改革现行高中体育教学的若干设想研讨

2019-06-11 06:30薛新拾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改革教学

薛新拾

摘  要:提供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教学对于高中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以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为切入点,提出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措施,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进行必要的改革,不断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改革  高中体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2(a)-0001-02

1  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教学目标与时代要求脱轨

全面育人是当前体育教学的总目标,所有的一切体育教学活动都应该服务于这一总目标。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体育教学大纲主要是以“三基”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但是“三基”教学目标主要是以“体质教育”和“技能教育”,这一教学目标带有严重的单纯生物教学观的烙印。但是素质教育不仅要求体育生具有良好的体质,缜密的体育技术,同时也对体育生的心理素养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三基”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具有极大的偏差,这就导致高中教学目标与21世纪的要求脱轨。

1.2 高中学校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学生数量大大增加,但是教师却增加不多,而且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新课标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高中体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化,高中体育的师资队伍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提高高中体育校师资力量必不可少。

1.3 教学结构程式化,教学组织强制化

一般情况下,高中课程都是“按部就班”来进行的,而体育课程也是按照“队列、定位操-基本教材-整理活动”的结构模式所进行。由于这种“三段式”的结构模式过于程式化,而造成教师教课期间课程死板,方式单一,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落,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样大大抑制了青少年学生好动的天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甚至产生逆反的心理。

2  改革高中体育教学价值观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运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因素,科学实施有目的的体育训练,优化教育价值观,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自觉参加专项体育活动的意识和动机。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国内外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种优秀成绩来促使学生认识到参加体育训练、提高体育素养对发展身心健康,振奋民族精神及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意义。此外,教师在构建高中体育教学模块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设置运动项目,在指导学生提高体育技能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特长与天性发展,适当提出问题和运动要求,以此开发学生的智育,引导学生了解有关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再次,教师应协同学生设计适宜的体育课程计划,明确各项目训练的作用、内容,并通过组织竞技比赛来逐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引导学生在参赛训练中发扬自觉配合、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积极融合自觉性教育因素。教师应注意教导学生在不同的运动环境和外在条件下控制好自身的思想意识、行为和动作战术以及应变能力,形成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努力克服在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中所遇到的困难,促进自身在德育、智育、体育以及个性天赋方面的均衡发展,推动教学价值观的改革与创新。

3  改革现行高中体育教学的若干设想

3.1 加强高中师资队伍建设

推动高中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师资队伍。因此,学校应结合教学改革的目标,做好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为本校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在具体培训过程中,学校应全面引导体育教师了解本职工作和教育改革的要求,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教学技能与职业化修养。与此同时,学校应着重加强师德教育,大力培养体育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宽泛的文化素养和崇高的品德修养。需要注意的是,职业素养教育应具有主要目标,培训讲师应该从教师的职业领域和现代教育理念出发,引导受训教师活用所学知识,提高职业能力,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保持平和的心态,从而为受训教师的品德与文化修养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全面加强高中师资队伍建设。

3.2 秉承“区别对待原则”, 细化教学模块

学生属于一个群体,不同学生的个性、爱好、天赋和身体状况存在多种差异性,对于各方面的差异性,教师应注意细化教学模块,秉承“区别对待原则”,构建队列训练、体能实训、田径训练、球类训练等不同教学模块,使学生能得到专业发展。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地组织安排科学的训练过程,设置多样化运动项目,制定适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运动方案。其次,不仅体育运动专项具有多样性,而且学生的竞技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此,教师在选择运动项目和教学方法以及训练手段时,应根据不同专项竞技的具体需要,有计划地开展运动训练。再次,教师应认真观察和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以此制定适合个体发展的训练计划,使学生在符合个人发展需求的训练中激发内在潜能。最后,教师应注意运动训练和比赛条件的多变形。一般来讲,学校都会定期设置多种竞技比赛项目,不同项目的比赛条件各不相同。运动训练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简而言之,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学生在不同状态下的运动训练过程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些因素的变化均需要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区别地组织体育训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条件。

3.3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搭建高中教学和社会需求人才桥梁

目前,我国的高中学生由于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强,与高校相比存在不足。为了及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学习期间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又保证其掌握基本的技能操作,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独当一面。目前我国高中体育专业的学生,其实践能力普遍不强,特别是当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往往具有很长的迷茫期。如何提高高中体育的实践性和教学型具有重要的作用。不断刺激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高中体育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自身发展。

3.4 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修改

教材是我国高中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工具之一,当前,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应的教材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整改,让其在高中的学习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作为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当代教学大纲,结合新课改的目标和教学方法,做好体育教材的整改工作,及时删除与教育改革相悖的陈旧内容,补充新知识,设置新项目,以此创建完善的体育教材体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推动高中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理念,改革体育教学价值观,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自觉参加专项体育活动的意识和动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协同学生设计适宜的体育课程计划,秉承“区别对待原则”,细化教学模块,改变人才培養模式,搭建高中教学和社会需求人才桥梁;学校应注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专业技能与师德修养。

参考文献

[1] 程廷纪.改革现行高中体育教学的若干设想[J].四川体育科学,2002(3):61-62.

[2] 王洪浩.现行高中体育教学的若干改革设想[J].俪人:教师,2014(1):204-204.

[3] 刘志国.改革现行高中体育教学的若干设想[J].体育科技,1999(Z1):132-133.

[4] 王超英,阮立本.对中学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分析与设想[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7(2):10-15.

[5] 贾丽丽.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青春岁月,2013(9):315.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改革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