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胜法宝 心理状态

2019-06-11 06:30顾广新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心理训练创新应用基本原则

顾广新

摘  要:跆拳道运动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受众群体广泛,发展规模在逐步扩大。该运动,不单单需要参与者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也成为决胜关键。究其原因,心理素质情况直接关系到技战术的执行效果。本研究则以此为核心,对跆拳道训练中心理训练的价值进行分析,提出心理训练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并做好心理训练在日常阶段和实战阶段的训练安排,为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关键词:跆拳道  心理训练  基本原则  训练方法  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b)-0033-02

跆拳道作为一项对抗性较强的项目,需要运动员能够充分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从而更好地展现跆拳道运动的魅力。但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还是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坚持跆拳道训练的科学训练方法。作为取胜法宝,跆拳道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节显得十分关键和必要。这既是本次要研究的重点,也是摆在跆拳道科学训练面前的一大难题。

1  跆拳道训练中心理训练的价值分析

跆拳道训练的过程中,影响运动员心理的因素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着手。前者,影响运动员心理的因素主要包括个性特征、自我评价、自我暗示和意志品质等几个方面,也正是因为这几个要素的存在,则需要做好心理训练;后者,外因方面包括赛场的环境、突发情况、比赛条件以及对手实力等等。总的来说,影响跆拳道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因素较多,将心理训练方法灵活的应用到跆拳道训练中,所展现出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打破传统跆拳道训练模式。传统的跆拳道训练,将重点主要是放在跆拳道技战术的训练层面,以此来全面强化运动员的跆拳道综合能力,但却严重忽略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导致技战术训练陷入瓶颈。心理训练的创新实践,则能够打破现阶段的训练瓶颈,摸索和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其二,促进跆拳道运动员的健康发展。心理训练是跆拳道运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成为运动员取胜的法宝。并且,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也直接关系到技战术的执行情况。可以说,跆拳道训练中心理训练的作用与价值显著[1]。

2  跆拳道训练中心理训练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2.1 基本原则

开展跆拳道心理训练之前,需要确定几个基本原则:(1)积极性原则。心理训练的过程,并非是教练员的强行干预,而是需要运动员本身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能够主动地融入到心理训练方法当中,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在教练员的引导下完成心理训练。(2)循序渐进的原则。跆拳道运动员在进行心理训练的过程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根据训练目标、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逐步传递给运动员,保证运动员的接受度,逐层深入,层层递进,从而达到心理状态的调节目的。(3)个体差异的原则。运动员本身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心理状态不同。这就需要在开展心理训练的过程中,将个体的差异性充分体现出来,灵活的运用心理训练的相关方法,做到心理状态的有效调节,为每一个运动员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4)特殊性考虑原则。由于训练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心理训练的方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优化与调整,制定可行性的训练策略[2]。

2.2 训练方法

目前,可以被应用到跆拳道心理训练中的方法较多,具体包括:(1)放松训练。作为一种最基础的训练方法,经常被应用到现阶段的跆拳道心理训练当中。该训练方法,核心是让运动员学会自我放松,舒缓紧张的心理情绪[3]。同时,该过程也需要逐步渗透自我暗示训练,使得学生学会自我的心理调节,如我的小腿放松、上肢肌肉放松等等。当然,除此之外,教练员还可以借助一些外部因素,如节奏相对缓慢的轻音乐等,使得运动员得以放松。(2)发声训练。通常情况下,对于每一个跆拳道的参与者而言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发声,这种发声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而是通过动作来带出声音,既能够展现出一定的震慑力,也能够树立自信,调节好心理状态。(3)模拟训练。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训练方法,该方法的应用主要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比赛场景和影响因素来达到实战锻炼的目标。具体包括观众、场地、对手、灯光等等,将这些元素进行模拟,以此来达到心理训练有效性。这些训练方法的灵活运用,都能够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需要根据训练原则来做好调整[4]。

3  跆拳道训练中心理训练的方法的创新应用

跆拳道训练中心理训练方法的创新应用,在坚持基本原则以及训练方法的基础之上,将其灵活的运用到日常的心理訓练以及实战心理训练当中来,展现出心理训练的有效性,为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跆拳道运动的持续发展指明方向,下面展开系统研究。

3.1 日常心理训练

跆拳道训练的日常训练当中,多是以跆拳道的技战术训练为主,从而导致心理训练的受重视程度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要将心理训练融入到日常训练当中。如在传统的跆拳道技战术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训练方式,以此来带动运动员更主动地参与其中,达到心理调节的目的,避免对于跆拳道训练产生消极心理。如训练过程中采取新的内容、新的设备和新的方式方法等,以新鲜感来展现学生的趣味性。同时,也需要将跆拳道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进行明确,使得运动员加深对于跆拳道训练的认知,为心理状态的调节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训练的过程中,将自我暗示的心理训练法进行传授。教师可以在适当地环境中做好引导,使得自我暗示成为学生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之一。在该方法的应用初期阶段,运动员的掌握程度十分有限,需要通长时间的持续渗透,才能够发挥作用。

3.2 实战心理训练

实战心理训练,是在跆拳道的实战训练中应用心理训练方法,从而增强实战训练的有效性。在该阶段,心理训练的方法主要是应用实战训练的心理引导和模拟训练两种方法。前者,教练员在开展心理训练之前,需要对参与者本身有所了解,从而在细节着手及时的捕捉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并针对性的做到调节。如在实战训练当中,发现运动员出现消极的情绪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则需要采取鼓励的方式,有效引导运动员树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强化意志品质,从而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将技战术发挥。该心理训练的过程,不单单需要教练员对心理训练方法有所掌握,更需要看到运动员的个体心理特征,确保心理训练和语言引导的有效性;后者,模拟训练方面。该方法属于一种现代的训练模式,之所以在跆拳道心理训练当中应用,主要是虚拟场景的构建更便捷。虚拟现实技术,搭建了一个训练的平台和空间,可以模拟赛场之上具备的所有干扰心理的元素,将其应用到心理训练当中,对于运动员而言可谓事半功倍。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虚拟现实技术由于实施的特殊性,需要对运动员做好安全防护,避免出现损伤问题。跆拳道运动员实战心理训练过程中,对于运动员的心理调节作用明显,通过实战的方式及时的发现运动员的心理变化,做好引导与调节。

参考文献

[1] 付玮宜.跆拳道心理训练方法研究[J].西部皮革,2018,40(6):91,96.

[2] 王剑飞.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必要性及方法[J].智库时代,2017(6):258-259.

[3] 倪恰亚.江苏省跆拳道运动员赛前焦虑和心理训练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17,36(2):93-99.

[4] 陈可芳.心理训练在跆拳道竞技比赛前应用的综述[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4):253-254.

猜你喜欢
心理训练创新应用基本原则
跆拳道心理训练方法探讨
柔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初探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分析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体校训练中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研究
如何推动企业文化的实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