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19-06-11 11:15杨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3期
关键词:资助工作育人功能途径

杨英

[摘要]高校资助工作不仅缓解学生的经济困难,更是通过资助达到育人目的。高校应不断挖掘资助的育人功能,不断探索资助育人的途径,加强学生感恩、诚信、励志教育及社会责任感教育。切实实现资助育人、立德树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资助工作;育人功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172-02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惠民政策,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在高校资助工作持续发展完善的历程中,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更加规范。在规范化管理中,全面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呈现新形势下新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为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更高要求。

一、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

近年来,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形成包含奖、助、贷、补、减在内的五位一体奖助形式。随着经费投入的大幅增加,学生资助规模不断扩大,成效显著,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公平,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高校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传递国家政策的重要途径,将国家的温暖传递给每位学生。因此,资助工作不同于学生工作中的其他方面,有它独特的厚度与温度,具体体现于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贫困而辍学,体现在通过资助引导学生发掘内生力,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告诉学生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头脑空空智力不足。更是通过奖助实现教育的公平,使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习近平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让每个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可见,资助工作本身就具有育人功能,需要发挥和挖掘。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资助育人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资助形式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资助工作不仅是对学生经济方面的帮助,这是资助最基本、最一般的作用。除此之外,通过资助的形式,对学生心理、思想、学业等方面全面帮扶。当下,高校对资助工作应发挥其育人功能有一定的认识和重视,但还存在着问题。首先,重资助,轻自助。资助,国家层面有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学校层面有学费减免、冬季送温暖等,种类多样,但都与家庭经济贫困有关。对学生自愿申请的勤工助学、勤工俭学岗位不多、方法不多、报酬有限,滋生了学生的等靠心理;其次,重结果、轻过程。高校对每年资助的学生人数、金额了如指掌,但是在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模糊不清。再次,重平等、轻公平。高校奖助学金名额一般根据班级人数分配。这种形式看似平等,但每个班级的情况有差异,班级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不尽相同,这种根据班级人数分配名额的方式简单易操作,但没有和班级需求相结合,可能会导致一些班级轮流坐庄的情况,也可能造成一些班级名额紧张,挫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的积极性。最后,重救助、轻关怀。学生家庭环境千差万别,造就了学生不同的个性。有些学生对国家助学金评选涉及贫困感到自卑,即使家庭经济有限也不愿意申请,对这类学生如果没有给予一定的人文关怀,则没有体现资助的作用。与此类学生相反,有些学生家庭经济足以支持正常生活、学习,仍然年年申请,甚至想方设法让自己评选上,没有羞愧感,更没有想到其他同学,认为是自己应该得到的,这类学生仍然需要引导。

由此可见,同样是评选,同样是获得资助,各类学生有不同的表现,通过资助,对学生表面行为和深层原因加以重视和教育,才能发挥资助的作用,才能体现资助育人的功能。

三、高校资助工作育人途径

学生资助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横向看,涉及地区、家庭、民政部门、高校;纵向看,涉及学生、院系、班级。纵观横向、纵向,具体情况千差万别。要实现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的目标,这不仅需要资助工作者对资料审核的耐心、细心,更要提升科学化水平,提升服务、育人理念,正确认识奖助评选与育人的关系。奖助工作,奖助是手段、载体,育人始终是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奖助工作中应构建物质帮助、精神激励的长效机制,形成“解困一育人一成才一回馈”的良性循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资助育人途径,有效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创新开展工作。

(一)感恩励志教育

陕西中医药大学Z学院在扶贫的同时注重扶志,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学院为建档立卡学生建立专门台账,班主任、专业教师主动联系学生,形成教师结对帮扶局面。采取学院统筹把控,教师发挥作用,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别的学生采取思想上的解惑、学习上的指导、就业上的帮扶,形成适合每个贫困学生的成長发展措施,激发每个贫困学生的潜力,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通过观影精准扶贫电影《十八洞村》,让学生清楚建档立卡背后的精准扶贫的国家政策。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影片以十八洞村为原型,展现了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下,十八洞村村民在追求物质脱贫的同时,用双手和赤子之心实现了精神上的脱贫与超越。通过观影这种隐形方式,引导学生拥有面对困难的决心、面对生活的信心,告诫学生经济的困难是一时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学生通过观影感悟,纷纷表达很感动,很受益。通过此电影,引导帮扶学生以心立志、以言立身、以情立行,感恩于国家政策,并激励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励志前行。

针对实习学生,跨时空建立就业帮扶微信群,为学生解决疑惑。与学生倾心交谈,围绕如何选择论文题目、如何收集文献、毕业论文写作规范与方法等内容进行指导;同时指导学生写简历,发掘教师专业资源,为学生推荐工作;通过安排结对学生定期撰写自我分析汇报,引导学生自我察觉,分阶段、分周期重点分析个人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学业帮扶。

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在帮扶过程中深度开展育人工作,形成较为成熟的常态化的帮扶体系,通过有效定期地梳理,拓宽深入育人途径,立德树人。

(二)诚信教育

学生工作应当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抓好重要时间点。学生资助工作亦如此,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毕业教育,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诚信贷款、诚信做人、诚信做事。更以每年教育部国家资助中心“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宣讲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诚信教育”主题征文、制作榜样学生视频、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尤其面对当前复杂的网络环境,加强学生对金融知识的学习,避免陷入网贷的圈套。教育学生通过正规途径,通过生源地贷款途径,向国家银行贷款,这与网贷有本质的区别。通过大量真实事例,引导学生诚信贷款、诚信还款。借助于学生实际接触到的贷款,辐射到个人成长,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诚信是个人具备的品格,做人、做事情要有诚信,人无诚信,则不立。

(三)社会责任感教育

学生奖助工作中涉及大量的纸质资料、核对信息等一手工作,这些工作繁琐细致,倡导参评学生从奖助申请资料开始自我负责。对待自我参评资料,内容上客观真实,形式上规范清晰。树立学生“我参评、我负责、我服务”的意识。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让参评学生协助、参与奖助工作。使学生不仅关心评选结果,更要注重参评过程,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主角意识。不做旁观者、坐等其成者,更不能等、靠、要。通过主动、自觉参与奖助,从自我资料的完善到协助教师工作,从自我负责到自觉服务,逐步提升学生服务、责任理念。并由此及彼,从小事推及社会,通过学生寒、暑假参加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参加公益、义务活动,不仅是爱的传递,更是每个受助者的责任与义务。

Z学院小邓同学荣获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是国家教育部门鼓励特别优秀的学生的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是奖助政策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国家政策就像阳光普照大地,温暖着千千万万的学子,为他们的求学道路减少障碍,使求学之路更加通畅。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奖助政策,她在寒假回到家乡、回到母校,身体力行地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发挥政策传播和励志引领作用。在她的宣讲下,身处高中阶段、因家庭贫困而担忧大学学费的学生看到了求学的希望。

总之,学生资助工作应当注重资助育人的目的,这不仅仅是资助工作者的责任,更是全校教师共同的责任。高校应该树立资助育人的理念,把对贫困生的资助、帮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通过多途径的育人方式,甚至通過完善制度、文化建设等,积极营造教师关心贫困生、参与贫困生帮扶的良好氛围,齐心齐力共同促进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8(3).

[2]孟国忠,农春仕.论高校资助育人的价值维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

[3]刘卫锋.从资助助人向资助育人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16(4).

[4]蔡路.试论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

猜你喜欢
资助工作育人功能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方法创新的探讨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与分析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探索
完善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育人功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