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的“五维” 机制

2019-06-11 09:33李金哲
求知 2019年5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党组织领导

李金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战略命题,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规律、长期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党的领导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深刻把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将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取得成功的基础保证。

一、巩固政治领导“主心骨”作用,构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的政治领导机制

政治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首要属性,如果基层党组织丧失了政治上的先进性,党的其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1.健全完善党的基层组织服从中央的体制机制,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党同志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维护党中央绝对的领导权威。各地方党组织要根据中央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基层党组织应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和地方党组织的相关规定。

2.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党规党纪中第一位的是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保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不偏移。

3.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基层党组织要用严格的党规党纪约束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警惕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侵蚀;增强政治仪式感,严肃开展入党仪式、重温入党誓词、过好党员“政治生日”等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加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体验式党性锻炼等活动,不断强化党的政治领导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二、发挥思想领导“指南针”作用,构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的思想引领机制

党的思想建设是基础性建设,党的思想领导是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的基础性工程。

1.坚持不懈抓好基层党组织的经常性理想信念教育。一是抓实抓细灵魂教育。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的核心内容,切实利用好各种新旧媒介,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将理论宣传贯穿到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二是发挥好党校、干部学院、行政学院作为培训党员干部主阵地的作用,分类实施干部培训,抓好日常培训教育。三是扎实開展好党内集中性教育活动。基层党组织要在上级党组织统一安排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综合运用课堂、红色教育基地、先进典型教育等方式,强化主题教育效果。

2.健全完善基层的党内学习教育制度,有效解决学习“上热下冷”现象。一是明确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党员党性教育,同时根据基层工作特点选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内容进行培训教育。二是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制度,执行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相关规章制度,既包括经常性教育,还包括实时性教育,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教育评价标准。三是加强基层党校建设,打通学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在条件成熟的镇街建立镇街党校,在条件不成熟的镇街强化县市党校对镇街党员的培训教育,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并组织编写一批切合基层党员需要的乡镇党性教育教材。

3.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一方面,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基层实际相结合,及时回应现实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解释力、适应力和实践力,进一步讲好基层党组织的故事,在基层社会发出党组织的声音,着力展示基层党组织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进一步发挥好基层各类媒体的作用,运用好已有的基层党报党刊做好传播工作,同时运用好微信、微博等新手段,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基层特点进行日常传播,增强其传播效果。

三、强化组织领导“奠基石”作用,构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的组织强化机制

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和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之时,需要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1.进一步理顺基层党组织与各地党组织的职权职责关系,健全纵向组织领导体系。一是厘清中央、地方和基层党组织自上而下的领导关系,制定相关规定,对中央、地方和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职权进行划分,防止地方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眉毛胡子一把抓”,也防止党的领导变成“上下一般粗”。二是突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强化其服务功能。基层党组织要更多发挥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不宜过多强调基层党组织的招商引资等经济功能。三是规范各级党组织的职能权限,明确中央和地方党组织制定文件的权限,基层党组织一般只允许进行执行文件的方式方法创新,防止执行走样。

2.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对基层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首先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各类组织中的议事决策机制。另一方面,要研究破解基层党组织对各类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重点突出问题。国有企业要重点解决好基层国企党组织领导作用发挥的途径,在国企发展中发挥好领导作用;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党的领导体制,真正将党的领导融入事业单位治理的各个环节;社会组织要重点破解党的领导弱化问题,在政治引导、凝聚人心等方面发挥作用。

3.创新回应基层党建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统筹,细化阶段目标。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总目标分解成几个阶段性目标,分批进行建设,最终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二是创新解决党建工作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基层党组织中坚持以工作覆盖为主、组织覆盖为辅,注重探索在行业协会、产业链、工业园区、商务楼宇等建立功能性党组织,更好地发挥党组织作用。三是注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农村社区的基层党组织实行“头雁工程”,注重从返乡大学生、致富能手、退休教师、复员军人等群体中选择党组织带头人,同时对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综合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领导水平。

四、增强党员干部“领头羊”作用,构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的能力提升机制

基层党组织要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领导本领,为基层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1.分层分类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领导本领,构建立体式培养体系。要分层分类培养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各类党组织的任务不同,设立不同学习班次和培训内容。农村基层党组织更注重其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能力的提升,社区基层党组织更注重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的党组织更注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能力的提升。

2.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完善健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体系。要把好领导干部选用的政治关,将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对政治出问题的领导干部实行更为严厉的一票否决制度;要以党内法规为标准,落实基层领导干部政德的具体要求,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标准具体化;贯彻执行《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不断完善引咎辞职、续用干部、罢免等制度。

3.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和实际工作本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党委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及相關实施细则,正确对待干部犯错误,明确“三个区分”标准,落实落细基层党组织的容错纠错内容,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明确基层党员干部的绝对禁止行为方式,包容基层党员干部绝对禁止行为之外的试错行为,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干事创业活力。

五、落实党组织和党员“督导员”作用,构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的主体责任机制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牢记职责使命、扛起责任担当,压实全面领导主体责任。

1.抓住基层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担起主体责任。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要加强对党的建设的领导,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基层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带头执行中央的政策方针,以上率下,从自身做起,推动党建责任层层落实落地,把党建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纪律委员的领导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督察问责,切实保证各项改革能顺利落实到基层,巩固深化改革成果。

2.加强监督考核,用好问责利器,健全党的全面领导监督考核机制。基层党组织要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党规党纪,紧紧抓住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将问责与党的全面领导紧密结合,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力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严肃问责,把问责的压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注重构建基层党组织日常监督和党员民主监督渠道,将基层党组织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纳入党员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之中,形成常态化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上去,有效提升考核成效。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期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动力研究”(15ADJ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党建研究所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 莙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党组织领导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市领导会见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称职”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