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负担与企业创新的关系研究

2019-06-11 05:49徐晓丹
财讯 2019年1期
关键词:税收负担企业创新

徐晓丹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究税收负担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2年“营改增”的实施背景,以2012年至2016年中国30个省级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静态面板模型研究宏观税收负担与企业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就总体而言,我国税负对创新存在着微弱的促进作用,但是就税制内部结构而言,随着增值税税负与企业所得税税负的逐渐升高,企业创新能力会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不同地区其相关性有所差异。

关键词:税收负担;企业创新;增值税税负;企业所得税税负

一、引言

近年来,“创新”成了时代的热点词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让创新成为民富国强的制胜法宝。所以,研究创新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除了企业自身的需求,创新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推动。随着2012年“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更多的行业被纳入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营改增”政策较大程度地消除了以往中间环节重复征税的现象。那么,“营改增”后的宏观税收是否对创新起到促进作用呢?因此,研究税收负担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评述

目前,税收负担与创新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吴祖光(2013)研究发现税收与税收优惠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活动具有双重影响。李建标(2016)发现在新常态背景下,税负作为企业寻租行为的中介变量,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负面的影响。张凯(2017)根据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增值税优惠增加了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然而却降低了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刘放(2016)发现税收优惠会促进企业创新,并存在地区性差异。

在宏观层面,夏杰长(2006)利用理论与实证沦述了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邓子基(2011)研究发现企业在研发阶段对财政支持的敏感度最强;张希(2014)研究发现:宏观税负更重的地区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反而大大推动了创新产出。龚强(2016)论证了“营改增”政策短期能够降低企业税负,长期有利于促进万众创新和产业升级。进而,余永泽(2017)创新地以世界数据为样本,发现税负与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基于以上研究,可以发现:税收负担与企业创新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存在着不一致性。那么,中国的税收负担与创新是否仅仅存在單一的线性关系?税收负担与创新水平是否也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呢?因此,本文以中国省级数据为样本,旨在研究中国的税收负担与企业创新的具体关系,并分税种、分地区进行深入讨论。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税收负担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由于企业创新伴随着高投入、周期长的特点,所以企业创新的风险高,收益具有不确定性。本文假设影响企业创新的其他因素不变,税收负担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理论分析如下。

从企业收入来看,税收负担会降低企业的R&D投入,从而抑制企业的技术创新。从预期收益来看,税收负担作为一项扣减项目,会降低企业创新活动预期的净现值,因此税收负担越高,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减弱。从税收的用途来看,税收取之于民更用之于民。一定的税收负担水平会有益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良好的基础设施会给企业活动带来很大的便捷。所以,从基础设施的角度而言,适量的税收负担会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从市场竞争来看,税收负担越高,为了保持自身的市场稳固地位,企业在产品创新上的意愿会更强烈。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税收负担与企业创新既存在正相关关系,有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税收负担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呈现非线性状态,所以,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假设影响企业创新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宏观税收负担与企业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

假设2:假设影响企业创新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与宏观总税负一致,增值税税负、企业所得税税负与企业创新也呈现倒U型的关系;

(2)基于地区异质性的税收负担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各大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存在着一定差异。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税负水平不同,企业创新的出发点可能也有所不同,在经济发达地区,企业集聚,税负优惠较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企业的创新投入可能也较高;相比竞争较为激烈的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创新动力可能相对较弱。所以,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假设影响企业创新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税收负担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会受到地区异质性的影响,不同地区,税收负担与创新的相关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四、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由于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数据的特殊及不完整性,本文选择了除去西藏和港澳台之外的中国30个省级单位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12年至2016年,样本数据来自于同花顺iFinD数据库以及中国统计年鉴,最终根据要求一一整理样本数据,最终运用Excel、Eviews9进行面板数据分析。

(2)变量与模型

本文旨在研究税收负担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上理论分析,税收负担与创新既存在正向相关性,也存在负向相关性。而且,余泳泽(2017)在对世界191个国家为研究样本,发现创新与税收负担存在倒U型关系,借鉴其研究结果,中国省级间企业创新是否和创新也存在倒U型关系呢?因此,本文在模型中加入了税负的平方项,模型如下:Innovationit01Taxburdenit2Taxburden23Xitit

其中,Innovation代表企业创新,Taxburden代表企业税负,X代表控制变量,各变量含义如表1所示。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1)描述统计分析

如表2-1、2-2所示,可以发现:2012年以来,我国的平均创新能力在逐步提升,且创新的标准差也在逐渐增大,这可能是各省的创新能力的差异化也在增大;根据总体税负与增值税税负、企业所得税锐负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税负在逐年增加;同时,我国人均GDP在逐年增加,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在市政建设方面,2016年的市政建设相比之前大幅度减少,这可能是由于由于前几年的市政建设的大力推进,其完善程度较好,所以在这方面的投入也有所降低;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的占比在逐年降低,均处于40%-50%的合理区间,说明近年来我国工业结构得到升级,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2)总税负、增值税税负、企业所得税税负与创新关系检验结果

首先,对各解释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各解释变量均是平稳的。进而,对样本数据进行面板分析。

经Hausman检验,表3是税收负担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我国各省税负水平确实与创新能力存在显著性的关系。对于宏观总税负,其与创新呈现U型关系,表现为一次性系数为负,二次型系数为正,且二次项的系数的绝对值较大,说明我国总税负对创新的正向作用更大,符合余永泽(2017)认为目前大多数国家的税负对创新的影响尚处在提升阶段的结论;对于增值税税负,其与创新呈现倒U型的关系,表现为一次性系数为正,二次项系数为负,且二次项系数绝对值较大,所以增值税税负对创新的负向作用较大;对于企业所得税税负,其与创新也呈现倒U型的关系,同样表现为‘次性系数为正,二次项系数为负,且二次项系数绝对值较大,所以企业所得税税负对创新的负向作用更大;可以判断:随着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税负的适当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会有所上升,但是当税负到达某一节点时,过高的税负会降低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假设影响企业创新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宏观税收负担与企业创新呈现U型关系,增值税税负、企业所得税税负与企业创新呈现倒U型的关系;假设1不成立,假设2成立。

(3)分地区总税负、增值税税负、企业所得税税负与创新关系检验结果

为了因地制宜地制定税收政策,以及进一步分清税负水平与创新的关系是否存在地域差异,本文进一步针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进行分类回归,结果如下。

经Hausman检验,表4是东部地区税收负担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东部地区宏观税负水平、增值税税负与创新能力均存在倒U型关系,表现为一次性系数为正,二次型系数为负,但是企业所得税税负与创新能力无显著性关系,说明总税负以及增值税税负超过一定的水平,税负的提高对创新的抑制作用要大于促进作用,同时,东部地区各省的人均GDP与创新能力显著相关,说明:良好的经济发展推动着創新的不断进步,在东部地区,其第三产业发展较成熟,第三产业税基广、税源充足,可能由于2012年“营改增”的实施,对于“营改增”影响较大的行业,增值税的高低变化对创新存在较大的影响,而企业所得税作为变动改革较少的税种,其对创新的影响相对增值税较不明显。

经Hausman检验,表5、表6分别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税收负担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中部地区宏观税负水平、企业所得税税负与创新能力无显著性关系,而增值税税负水平与创新呈现U型关系,此外,中部地区各省的人均GDP、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结构与创新能力显著相关。如表6所示,西部地区的税负与创新能力均无显著性关系,且依旧与人均GDP显著相关。这可能是由于中西部地区过度依赖传统行业,第三产业税负率均落后于东部,地区宏观税负水平差异较大。特别对于传统农业,其税收贡献几乎为零,中西部地区的农业优势难以为地方税收收入做出贡献,所以,创新可能更多地会受到税收以外的因素影响。

综合比较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税收负担与创新的关系,可以发现东部地区的税负与创新的关系更为显著,且其存在着一定的负向作用,其中,增值税税负的影响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企业所得税对创新的影响十分微弱,可能是由于近年来企业所得改革力度较小,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所得税负担的敏感度降低。因此,假设3成立。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静态面板模型,主要研究分析2012年至2016年我国30个省份总体宏观税负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发现2012年以来,我国总税负与创新能力呈现U型关系,其中,增值税税负及企业所得税税负与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说明:就总体而言,我国税负对创新存在着微弱的促进作用,但是就税制内部结构而言,随着增值税税负与企业所得税税负的逐渐升高,企业创新能力会出现先上子}后下降的趋势。之后本文进一步探索了该关系是否存在地区性差异,结论是肯定的。在东部地区,宏观税负、增值税税负与创新能力均存在倒U型关系;在中部地区,增值税与创新能力存在倒U型关系;在西部地区,税负与创新能力无显著性关系。

总之,合理的税负水平既能保证高质量公共基础设施,又能有效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所以政府应该因地制宜、更加注重税收结构的调整,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创新型企业,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异,更好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实现“大众创新”!

参考文献

[1]吴祖光,万迪防,吴卫华.税收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挤出效应与避税激励——来自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5(05):1-11.

[2]李建标,梁馨月.民营企业是为创新而寻租吗一基于税负的中介效应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6,34(03):453-461.

[3]张凯,林小玲,傅卓荣.增值税减免、企业税负与创新投入——基于2013-2015年调查数据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7(11):33-39.

[4]刘放,杨筝,杨曦.制度环境、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投入[J].管理评论,2016,28(02):61-73.

[5]夏杰长,尚铁力.自主创新与税收政策:理论分析、实证研究与对策建议[J].税务研究,2006(06):6-10.

[6]邓子基,杨志宏.财税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1(05):5-10+136.

[7]张希,罗能生,彭郁.税收安排与区域创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09):33-39.

[8]龚强,王璐颖,蔡东玲.“营改增”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6(08):41-47+59+157.

[9]余泳泽,张少辉,杨晓章.税收负担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自跨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17,39(06):162-177.

[10]赵三英,刘波.宏观税负、薪资水平与民间投资的关系——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1(10):119-126.

猜你喜欢
税收负担企业创新
专用性人力资本、治理机制与企业创新
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特征实证分析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探讨
营改增对铁路企业的影响分析
新常态下吉林市企业创新现状研究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营改增对行业税收负担的影响分析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研究
实施细胞激活工程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