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树脂电池有望2021年量产 成本低于锂电池且不易起火

2019-06-11 11:01
新能源汽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树脂量产控制器

本报讯 日本三洋化学工业公司日前表示,正与源自庆应大学的初创企业积极研发“全树脂电池”。

据悉,用树脂代替金属作为电池构件,可避免电池起火,該类型电池有望最早在2021年秋季启动量产。三洋表示,将以此追赶目前在新一代电池研发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全固体电池和空气电池。

据介绍,三洋化学将向电池初创企业APB出资。APB由日本庆应大学研究生院特任教授堀江英明创立。他曾在日产汽车主持研发纯电动汽车“聆风”的锂离子电池。通过取消电池构造物中的金属来从根本上预防起火事故的“全树脂电池”的研发方案也由他提出。

三洋化学掌握着办公复合机墨粉和纸尿布材料的生产技术,将依托该技术生产作为全树脂电池基础材料的凝胶状树脂。该公司已经与化学厂商和生产设备厂商展开合作,确立全树脂电池的生产方法,并开始朝着量产的方向启动试制品的供货。

全树脂电池由含有电解液的凝胶状树脂将锂等电极材料进行包裹,作为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其特点是即使在完全充满电的状态下,无论是钻孔还是切割,都不会起火。生产成本预计在每瓦时12日元以下,低于传统锂离子电池的15~20日元。

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锂离子电池由日本旭化成的吉野彰等人开发,索尼公司于1991年实现商品化。近来围绕新一代电池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原因就是传统产品的性能提升已经到了极限。

例如在移动设备上无法消除由于电池原因而导致的起火事故。另外,要想让纯电动汽车和无人机等长时间行驶,仅靠传统电池的容量也已经很难满足要求。

目前最受关注的新一代电池是“全固体电池”。TDK于2018年采用陶瓷型方式开始在世界上首次量产,丰田汽车和村田制作所等也在大力研发。不过多数观点认为正式普及要到2030年左右。

83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发业绩预告

近六成预增

本报讯  截至2019年2月18日,两市共有83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发布2018年年度业绩预告,其中净利润预增公司达47家,占比56.63%;业绩预减、略减、增亏、首亏公司为34家;此外两家业绩不确定。

总体来看,目前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平均毛利率稳定在20%左右的水平,净利润维持在7%左右,收入增速及净利润增速均高于新车销售增速。在整车销售遇阻的背景下,多数零部件公司业绩保持健康成长且不少优质公司仍保持较高增长率。

具体数据显示,从预告净利润下限来看,31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1亿元,占比超过37%。

其中,潍柴动力净利润预计为74.89亿~88.51亿元,同比增幅10%~30%,名列净利润排行榜第一;均胜电子预计净利润达12.50亿~14.5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16%~266%;中鼎股份维持盈利态势,并以12亿元的预计净利润额位列第三名。

在34家业绩亏损的企业中,东方精工和富临精工成为亏损最多的企业,亏损额上限分别达到44.16亿元和22.89亿元;其他首亏企业如兴民智通、西仪股份、秦安股份和襄阳轴承的净利损失分别为2.4亿元、8000万元、6700万元和4890万元。

电机控制器开发和产业化技术交流会召开

企校结合构建自主产业链

本报讯  为更好地总结“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宽禁带半导体电机控制器开发和产业化”项目执行情况,推进项目任务顺利实施,项目牵头单位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于近日在哈尔滨召开了“2018年度项目进展交流会”。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项目及课题负责人、项目管理人员及相关财务人员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各课题负责人围绕项目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创新性进展、人才培养和组织管理,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进行了汇报。专家组在充分听取研究报告和交流研讨的基础上,对项目年度执行情况进行了评议,建议加强项目组织协调和项目内部的交流合作,构建“芯片-模块-控制器-整车”自主产业链。

该项目针对电动汽车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可靠性SiC电机控制器,从SiC 芯片、模块、电机控制器和系统应用四个层次开展综合性研究,打造下一代高性能电机控制器。截止到2018年底,项目组已经开发出可批量应用的SiC MOSFET芯片,并基于标准模块开发出SiC控制器原理样机,完成了台架试验;设计并试制出了40kW、80kW两款电机原理样机。在实物产品研发过程中,各合作单位同步开展了软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树脂量产控制器
南京溧水电子3款控制器产品
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治疗窝沟浅龋的疗效观察
炫酷发明
水泥生料立磨压差变参数二型模糊控制器设计
知行科技获近亿元B1轮融资
基于NFV的分布式SDN控制器节能机制
被封印在树脂与木头里的风景
ACS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小马拉大车SUV拖动284吨大飞机
智能液位控制器在排水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