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996!

2019-06-11 07:29陈春春
互联网经济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薪程序员企业

陈春春

996的出现,体现了社会深层次的一些问题,也因此会在当下迎来热烈的讨论。中国要快速发展,就需要劳动者的奋斗精神,但并不等同与996,996也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的问题,需要多方面全面的改进。

996是怎么一回事?

近日,关于程序员996的话题成为热门话题。关于996,其实早就在互联网上有过几次发酵。最早是在2016年,58同城爆出996工时的新闻。去年12月,大疆无人机一名年仅25岁的程序员因心脏骤停猝死。在近期的发酵中,这一事件甚至通过GitHuB让国外也有了很多的了解。

GitHub是微软旗下的代码共享社区。996.ICU则是众多中国IT从业者发起的在线抗议项目。意思是,朝9晚9,一周6天,这种工作模式下,员工离住进ICU(重症监护室)也就不远了。该项目呼吁人们更新非法用工的不良公司名单,并提供证据。目前这份名单上已经有90家中国企业,包括华为、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京东、苏宁、有赞、拼多多、大疆创新等等。对蚂蚁金服的指责网文说“真的拿员工当蚂蚁使”,有阿里员工晒出公司里搭帐篷加班的照片,加班晚了直接在公司休息。有员工说:“最近两周都是916,有时候半夜走在路上担心会不会突然挂掉,中午趴在桌子上闭上眼睛就能睡着。”

截止到目前,马云和刘强东都对996有了相关的发声。马云指出: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马云的言论有了很大发酵后,他又在第二天补充道:任何公司都不能强制996,但是应该向奋斗者致敬。

刘强东则在朋友圈更新了“地板闹钟的故事”,回忆了创业的艰辛,最后指出:“京东还远谈不上成功,我们的国家还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我们还有很多贫困人口需要帮助!天上掉不下馅饼,我们只有拼搏奋进才能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京东永远不会强制员工995或者996,但是每一个京东人都必须具备拼搏精神!”

可见员工和老板始终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但无论马云还是刘强东都表态不会强制996,说明他们已经感到了社会舆论的压力。有程序员在GitHub上表示,已经向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递交了公开信,希望政府谴责996等非法加班风气,同时对执行996的企业展开调查。同时,参与996.ICU的中国码农已经是国际技术社区不能忽视的一股力量,他们可以通过开源项目的方式汇聚众人之力形成合力,可以通过白名单、黑名单向互联网公司施加压力,乃至于推动将996.ICU协议加入开源项目授权协议,从而对996公司进行反制。

总之,这似乎是程序员群体第一次真正成规模的、带有普遍性的,对超时加班、过劳、企业违反劳动合同的大讨论,而且产生了国际影响。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老板们简单用奋斗二字进行回应,显然是不够的。

程序员长期过着996的日子,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高薪。作为企业,由于人力成本很高,必然希望程序员能产出更高的价值;同时,最近的996争议也反映出互联网行业当前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瓶颈期。

讨论这一问题之前,需要先对经济环境做一个了解。当前,互联网行业已经进入到了平稳发展期,首先,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已经逐渐消失,互联网的渗透率已经十分之高,而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又在降低;其次,新的行业热点正在孕育当中,而且,整个中国经济正在结构转换过程当中,高经济增长率已经成为过去,互联网行业发展不可能背离整个经济大环境。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企业不是通过创新的方式来挖掘蓝海市场,而是一味强调996,将压力转嫁到员工身上,本质上是压低员工的劳动成本;另一方面竭泽而渔,在降低员工价值的同时,使得员工没有时间来自我提高和照顾家庭,本质上是一种不负社会责任的体现。而且,996也并不能够完全提升员工的效率和能力,反倒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使得员工出现懈怠和工作能力下降的情况。

程序员高薪和996的一体两面

程序员的高薪与工作的高强度本就是共生的。这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现实。

自從互联网作为一个行业在中国兴起,在早期发展阶段,互联网企业就显现出很高的工作强度,但当时由于存在创业的理想主义和高回报的激励,员工对工作强度的情绪和感知并不明显。而现在,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瓶颈期出现,过去加入创业公司后等待公司上市股权套现的回报模式更难实现,而就工资而言,程序员的回报感也在降低。

为何程序员高薪必然会伴随着996的出现?

首先,程序员为何收入高?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职业的薪酬,归根结底都是由供需关系造成的。中国互联网近年来发展非常快,使得高水平程序员供不应求,人力成本水涨船高,而在资本支持下,互联网企业又表现得不差钱。

但目前情况正在变化。随着大量人群涌入程序员行业,供需发生了变化,互联网企业希望通过高薪吸引到高水平的程序员,不会在招聘这个环节开出低价,但如今企业对招入的程序员有更多的话语权,而且希望能从员工身上获得更多的人力价值,如果不能实现,还有大量的后备队伍可供选择。

其次是行业背景,互联网行业多年的迅速发展对应着人口红利和资本信用的扩张,只要把用户数和营收做上去,企业就可以迅速上市,这一模式被广泛接受。在刺激之下,各种新热点不断出现:共享单车、各种O2O、直播、新零售等等。

这些热点的出现,从逻辑上都能行得通,比如说服务的互联网化、线上线下的融合等等,但又在某个地方有着先天不足,使新模式远远不如当初的搜索、社交、游戏等奏效,有的新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行业背景的变化,使得程序员可以选择的大厂更少,已有的那些成熟互联网企业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互联网行业的高薪,其实是受互联网的网络效应的影响。互联网收入模式和传统模式不同,会呈现出比传统行业快得多的指数级增长。这使得“快”成为决定性的要素,只要快,就可以使得网络效应更加明显,用户体验更好。这一点比较一下王者荣耀和今日头条的迅猛发展历程就可以理解。而且,很多时候互联网应用系统不需要人为地一个个去发展客户,客户可能随着网络效应自动实现迅速积累,这一点看看阿里或者王者荣耀的吸金能力就可以理解。基于这些,程序员需要更快地进行劳动、工作、自我更新和升级。

可以说,高薪和996就是一个心理契约,只是现在越來越难以维系。

希腊管理学家曾经提出过“心理契约”的概念,过去互联网公司和程序员之间就有996和高薪的心理契约,但这个契约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动以及企业自身的生命周期的变化,开始松动;此外,即使高薪,一部分程序员也不愿意996了。80后的程序员可能有着更多的家庭压力,而90后的程序员则有着更强的自我意识和更优良的成长环境,这使得90后员工对于996的接受程度降低。

笔者认为996其实没有那么大的作用,首先增加个人的工作时间只会让人的工作效率降低,出现磨洋工的现象,个人和组织没有出现良好的心理契约;其次,对于大环境和周期引起的经济下滑,其实增加劳动时间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996背后的真相

其实如果不考虑到股权回报这一块,互联网企业的时薪其实并不算特别高,甚至有人核算必须要把工资打到2.96倍时,996的工作才算值得。中国培养出的大量互联网程序员队伍,其实也是中国人口红利的重要一部分。经过核算,中国的技术人才成本是比欧美企业低的,巨大的工程师人口红利和市场红利,是中国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的秘密。

这次的996.ICU抗议,让社会看到了高薪程序员的另一面。对程序员这个群体,人们有很多肤浅和刻板的印象,没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高薪的背后,其实是互联网企业程序员职业路径受限、社会印象刻板、个人交际层面狭窄或者说社会资本狭小的一面。经济回报是程序员最看重的,但是发展路径和社会职业的认同感还没有完善。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程序员的心理认知,其实主要是靠高收入维系,而不是类似其他职业一样还有社会资本、社会声誉等方面,因此遇到了996这样的争议,程序员内心会受到更多打击。

这种心理状态、观念和认知支持着程序员,但是一旦这种认同出现动摇,就会出现对996的极大的不支持。而且,程序员接触社会面相对狭窄,因此会在理解上也会更加激进。其实,社会对程序员和程序员对社会,都存在一定的误解,误解是双向的。

尽管中国程序员的队伍已经十分庞大,但是这个队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按照最正统的城市阶层分类,他们可以分类到新阶层当中,但是对于这个新阶层而言,他们有些什么样的职业共识和共同体意识?其实还比较缺乏。

而我们看到的医生共同体、法律共同体等职业共同体,在更多收入之外,都有着社会声誉机制,而且职业发展路径也相对更加明晰,由于直接和人打交道,个人的创造性因素和工作的自由度也相对要高。但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程序员发展路径的企业很少,而且转岗机制也相对狭窄,不易向社会其他岗位转型。

相对于传统职业而言,社会对于程序员的认识仍然相对模糊,他们的工作成果基于团队作业,个人努力和成绩不能清晰感知。这使我们可以看到,程序员大部分也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在小城市,他们甚至往往被理解为“修电脑的”。当我们想起程序员时,往往想到的就是高薪和直男;而程序员队伍,基于中国的理工科教育特点,往往也会对社会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

相对于很多社会阶层的社会意识和定位,程序员的社会定位主要是基于经济收入上的,而对于程序员自身而言,这份收入又极度依赖于工资收入和可能的股权激励,在社会网络和社会认同方面,缺乏除了经济收入以外的其他因素来维系。把程序员和教师或者医生这样的直接和人打交道的职业进行比较,其实给人的认知是泾渭分明的。

按照米尔斯《白领》一书的说法,在美国的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后,出现了以智力作为重要的工具的白领阶层,他们在办公室里工作,按照朝九晚五的节奏上下班。白领阶层的出现是社会引人注目的现象。而在中国这样的变体则是国有企业和父辈意识中的——单位。随后北上广出现的外企又再度满足了人们的想象,但是,到了现在,程序员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是白领,而是“码农”。这种戏谑说法说明了什么?

程序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其实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个行业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很多程序员对于未来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困惑。未来做管理岗位吗?很明显的,并没有那么多的管理岗位可以做,很多互联网企业还在高呼砍掉中层。而且基于中国程序员的教育结构,大部分程序员其实并不合适转换为市场等岗位。

至于出去创业呢?随着行业环境的变化,纯程序员创业的难度其实是越来越大了,这个问题其实需要社会和企业来共同解决,毕竟能够完全财务自由的是少数,而且也是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

奋斗不意味着996,需要更多的调整措施

马云说得没有错,企业需要提倡奋斗精神,但不能够硬性规定996的制度。而且企业的奋斗也需要和人性取得平衡。现代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越来越强调人本管理,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更应该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激发员工活力,帮助员工平衡个人生活的工作路上进行深入探索,实现个人、企业和社会的三赢,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不止于此,监管部门应该强化劳动法的执行,要密切注意互联网产业等新经济产业的劳动保护情况,并且与企业进行沟通,如果有违法的事件出现,必须进行相应惩罚。同时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由行业协会出面组织调研和签订自律公约,避免企业在劳动时间上的恶性竞争。

从宏观而言,要帮助互联网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努力发掘新的行业蓝海,摆脱陷入竞相压榨劳动力成本的怪圈,尤其是产业互联网的蓝海可以帮助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力,互联网企业在这方面将是大有可为。

而对于员工而言,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能力,需要自我完善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同时社会要提供丰富多元的培训机制和知识传播机制,帮助员工提升能力,多方面帮助员工平衡工作和生活,不要让996蔓延成为社会的“恶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扩展和普及,程序员是构建未来智能社会的基础性岗位之一,对于企业而言要继续完善发展渠道的构建,建设心理契约,加强各方面培训;对于社会而言,则需要帮助完善程序员队伍的福利机制,帮助程序员人力资源的扩散,修改对其的刻板印象。至于996的情况,归于法律的归法律,归于市场机制的应该由市场去调整。

猜你喜欢
高薪程序员企业
2020年程序员依然很吃香
“高薪”真的高吗
2018上海企业100强
高薪贫困症
程序员之子
噜噜拒绝“高薪”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加班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