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书,必求甚解

2019-06-11 12:04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异义孟尝君磨刀石

作为一种读书方法,“好读书,不求甚解”本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文言文中重要词句的翻译,我们必须“求甚解”。要确定这些词的意义,就必须明确它在句中的作用,并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认真揣摩。这里主要涉及多音字、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诸多内容。

【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有三字真言:信、达、雅。简言之,信即准确,达即通顺,雅即有文采。翻译时,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不能把注释当作翻译

如“金就砺则利”一句。“金”译为金属,“就”译为“接近、靠近、趋向”,“砺”译为“磨刀石”,“则”译为“就、便”,“利”译为“锋利”,但把这几个词的注释简单相加,并不能准确传达出这个句子的含意。这里的“金”“就”二字的注释需要加以变通。此句可译为:“金属的刀剑在砺石(磨刀石)上磨过便会变得锋利。”

◆字字对译,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翻译方式

若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句译为“君子多学习而且每天多次反省对于自己,那么智慧明达而且行为就没有过失了”,这样逐字翻译是否就能得到满分?当然不会。如果这样翻译,就会出现以下问题:“博”“乎己”位置不妥。“博”译为“广泛地”,“乎己”译为“对自己”,翻译时,位置要调整至“省”前。因此,该句应译为:“君子(也可译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参也可译为检查)反省自己(译为对自己反省显得不通顺,不可拘泥),那么就能智慧明达,行为也没有过失了。”

◆关键字词的落实,不可忽视

这类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活用的实词、表现句意关系的文言虚词、通假字等。这一点要在日常学习中进行积累,在练习中逐渐巩固。

◆固定结构要固定

固定结构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翻译也有相對固定的格式,需要引起同学们足够的重视。如:1.“何以……为?”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或“哪里还用得着……”。2.“无乃……乎?”表偏重于肯定的揣度语气。可译为“大概……吧。”或“恐怕……吧。”3.“得无……乎?”表示怀疑、揣测语气。可译为“莫非……吗?”或“该不会……吧?”4.“……孰与……”表比较。可译为“与……相比……”或“哪里比得上……”。

◆特殊句式要引起关注

一般来说,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指的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通常情况下,判断句要译成“……是……”的表述方式,被动句要注意语言标志,省略句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地补出省略成分,倒装句要调整成符合现代汉语语言习惯的顺序。

【即学即练】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文。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节选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猜你喜欢
异义孟尝君磨刀石
冯谖为孟尝君“买仁义”
两块磨刀石
韩汉同形完全异义词略考
古今异义词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读后
人人都需要一块磨刀石
谭拾子调停政坛恩怨
磨刀石
孟尝君识人用人高明之举
论音同异义隐喻认知与大学英语词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