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2019-06-11 10:26单博华
天工 2019年2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单博华

[摘 要]为进一步加强优质职教资源建设,提高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根据学校坚持“培养实用技术人才,服务港城经济建设”的办学理念,结合“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从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中职生教育的实际出发, 把培养经济社会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建设面临的困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方法及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探讨人才培养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一、 背景分析

(一)行业专业背景

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作为长江流域最大的精细化工业园,自成立以来,区内签约项目不断,开工项目不断,开发成效显著,美国陶氏、杜邦、优尼科,日本旭化成、三井等一批世界500强和知名大型化工企业相继落户化工园。根据近几年对张家港市各大、中、小型化工企业的调查发现,化工生产企业第一线的技术人员、高级技工相当缺乏,尤其是高级技师和技师更是严重缺乏。初级工、非技术工尚占有相当的比例。在工人中未接受过技术培训的人数相当多,因此在职职工的培训市场较大。

(二)专业建设基础

学校建立了由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德国博格豪森职业培训中心(简称BBiW)、扬子江国际化工园内相关企业共同开展的“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项目——中德合作化工实训中心。建设有两个能容纳100人的标准化工实验室、两个教学讨论区、一个实验准备间、一个实验试剂储存间、一个数据分析室、一个IT机房、两个标准教室、两个办公室及其他配套设施。

(三)发展机遇

在“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完成二期建设,二期工程利用大众楼约1070平方米进行建设改造,建设有模拟工厂实验室、教学工艺室、教学模拟装置室、防爆区、DCS和IT室、电仪操作间、仿真培训室、安全实验室等。二期建成后化工专业的实验实训项目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可以更好地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日常教学、实验实训、优才培养、校企合作、教师办公、对外培训条件将得到极大优化。

(四)发展挑战

1.学校在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德国博格豪森职业培训中心(简称BBiW)、扬子江国际化工园内相关企业“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的深度和广度上能否有真正突破,项目合作教学团队能否在产学研、产教结合上真正发挥作用。

2.化工教师能否真正按照联院的办学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内容

(一)构建“政—企—校—外”四位一体的工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将按照‘政—企—校—外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倾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通过推行‘现代学徒制,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工学结合育人办学模式再优化、再提升、再增效。

(二) 依托德国“双元制”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做”于一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将引进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德国化工人才培养标准,按照未来目标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实际工作过程设立学习情境(章节),各情境采用具体的项目或任务作为学习内容,在完成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兴趣。开展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改革,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探索,建立新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结合项目实施和成果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注重过程评价等。体现了“岗位、课程、职业资格证”三融通的课程设计理念,实现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的高度一致,最大限度地缩短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与企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差距。

(三)开发中德合作化工实训项目、实训课程校本教材

依据以优先发展社会急需、关系学校长远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课程建设原则,吸纳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把化工企业中生产一线的先进技术贯彻在课程教学中,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本专业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项目合作中将按照德国的要求制订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对化工实训项目中的基础化学实验与安全实验开发校本教材。

(四)建设成“四位一体”综合性实训基地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以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开发实验实训项目。将对基础实验项目进行改革,加大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将企业的真实原料和产品引入分析实验和实训,让学生按照企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照企业的质量指标要求结果,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质量意识;构建与企业相近的实验实训环境,将企业的真实工艺和操作方法引入仿真实训,将企业的真实设备引入实验实训室,将企业的规章制度引入实验实训管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团队精神,实现学校企业“零”差别,学生就业上岗“零”距离。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编辑:刘莉琴)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