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框架、现状与策略

2019-06-11 11:18刘华柏杨明鄂
天工 2019年2期
关键词:现状与策略框架现代学徒制

刘华柏 杨明鄂

[摘 要]阐述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特点,通过梳理现代学徒制的四个层面,建立了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基本框架;分析了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框架;现状与策略

一、内涵和特点

髙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最重要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要素就是创新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坚持企业和学校为主体,政府和行业协同参与,学生在企业培训、学校学习中提高专业知识、动手能力、职业素养,提前适应岗位。企业结合自身的岗位需求和性质,与行业、学校共同制定培训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共同保证学徒(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动作,达到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要求。

二、基本构架

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企、校、政、行各司其责,共同参与。通过研究国内外现状,构建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四个层面。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与学校的纽带关系

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对“现代学徒制”产生浓厚的兴趣,但谈及与用人企业单位的具体实施情况,就有苦难言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从意识上将企业作为主导,十分注重企业培训。用人单位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但往往付出与收益还是严重不匹配,有悖于企业追求效益的初衷。仅仅靠社会责任感希望企业投入到职业教育中是不太现实的。学校可以通过互惠互利的方式建立纽带关系。

(二)“师傅”的选拔与监管

“师傅”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選拔与监管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只要工人技术水平高就是一个优秀的员工,可以胜任“师傅”的角色;但对于学校来说,光有好的技术水平只是具备了基本条件。毕竟“师傅”们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缺乏相应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学实践。“师傅”们作为企业正式员工,与此同时承担了学校的培训任务,就应该接受学校监管。

四、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优化课程体系

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建构能将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养真正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针对不同的岗位性质,重新分配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理实一体课程的课时占比。公共基础课程要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专业基础课程是要为后续的理实一体课程和企业培训打基础、做铺垫;理实一体课程是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延伸和扩展,需具备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作用。

(二)构建双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队伍自身的可持续性,既要做到向外“输血”,又要做到向内“活血”。企业和学校通过结合机制激励和制度约束,激发教师走进企业积极性的同时,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一是学校可以再引进标准上做文章,对于具有丰富企业经验的应聘老师给予一定的倾斜,放宽其他的引入条件,比如年纪和学历等等。二是注重现有教师队伍的实践打磨,寒暑假遴选教师深入企业,鼓励老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提高教师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蔡保.高职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现状研究与分析: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

[2] 陈星.对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的问题分析[D].西南大学,2018.

[3] 王晓辉.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 雷成良.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7.

[作者简介]

刘华柏,男,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1977年出生,湖南邵阳人,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通信作者:杨明鄂,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男,1985年出生,湖北荆门人,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作者单位]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编辑:张俐)

猜你喜欢
现状与策略框架现代学徒制
框架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高中历史的现状及实施策略
刍议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朝鲜族小学民族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文献综述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