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机械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9-06-11 11:31石秋东
天工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教学

石秋东

[摘 要]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变革,带动教育界发生前所未有的创新。广大的一线教育者,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尤为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实际,积极地转变课堂教学观念,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营造活跃愉悦的教学氛围,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趣味性、生动性的教学活动,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思维。

[关键词]中职机械;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位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一动力,想要把学生引领进创新的大潮中,就需要通过不同的课堂教学,全方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中职机械课程是集实用性、实践性、专业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特别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中职机械教学中,一线的教师要把握学科的特点,从学生学习机械知识的实际出发,改变传统的传授方式,创新性地进行教学改革,设置层次分明的问题,通过不同的教学角度、教学渠道,尽最大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那么,在实际的中职机械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具体的实施策略如下:

一、融入创新性教学观念,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中职院校的教师,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严重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使课堂变得呆板、无趣,缺乏活力,没有重视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需求,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鉴于此,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师要自主地转变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的知识探索,用创新的态度研究理论知识,选择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教师不能再继续采用陈旧的教学手段,而要创新性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机械知识中的铸造、锻压、焊接等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观看机械知识的操作过程,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二、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职学生大部分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但是,思维意识十分地活跃,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如果不加以正确地引导,是很难开发出来的。所以,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师要从学生本身的情况入手,构建合理的教学策略,把创新与教法结合起来,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分阶段、分层次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和探究四杆、凸轮、带轮机构的机械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教学材料,按照学生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明确每个阶段学习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寻找不同机械之间的优缺点,并直接参与动手实践,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地发挥,是在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调动中产生的,所以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师,要通过趣味性的课堂,最大程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把课本上的知识完整地呈现出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保证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都能有所提高。比如,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时,教师发现学生对这一知识,基本没有什么兴趣,如果把实际的机械实物和美术学习结合起来,课堂气氛很快活跃起来,学生在观察实物的过程中,掌握图纸的主体构造,并对图纸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然后边思考、边绘图,体会到绘图的乐趣,领悟出绘图的真谛,为学生创新能力地培养创造条件。

总的来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任何阶段、任何学科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师要善于利用以上有效的教学策略,营造创新性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创新,注重机械专业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密切结合,深层次地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创新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技能大赛,以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學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万新颖.如何培养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快乐阅读,2016(20):78-79.

[2]孟晓琪.培养学生在中职机械专业中的创新能力[C].扬州大学培训结业论文集,2017(19):105-106.

[3]杨明霞.浅谈培养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J].科学教育,2017(10):37-38.

[作者单位]

新昌县技工学校

(编辑:田香香)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教学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