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制图信息化教学的内化与提升

2019-06-11 12:29王欣朱晓雯
天工 2019年2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信息化

王欣 朱晓雯

[摘 要]机械制图是中职机械工程系学生的必修课程,以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为例,简述信息化教学的设计方法、手段,突出中望CAD引入教学的优越性。针对机械制图的知识特性,提出构建制图岗位目标与学习目标相结合的新评价标准,以赛促学的新策略。

[关键词]中职制图;信息化;中望CAD软件;提升策略

“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是教学领域新的机遇与挑战。中等职业教育开展信息化教学,对当今信息化时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以学生为主体、学习自主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制图中需要信息化教学的原因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专业教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方法和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信息化的综合能力。在“互联网+”大环境下,让互联网与传统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与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时代相比,教师教学理念、教法发生了重大改变,教师素养也要有相应的进步和提升。

中职学生本身的自律性差,在专业知识面前更是出现了敌对情绪和逆反心理,但为了通过考试,不得不硬着头皮啃书。这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教师吃透的同时,还需有一定的教学管理能力和与学生的沟通能力。教师需研究提高该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将变革根植于内心,外化于教学的课堂,让学生轻松的认知,愉快的学习。

二、中职制图课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主要为三部分。课前采用学案预习,微课解难的方法。课中老师用多媒体PPT讲解,难以理解的地方用中望CAD软件现场绘制形体图形,出工程图。课后采用在线答题,拓展训练的方法。

在教学思路上,信息化教学手段,“互联网+制图”的方式,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网路教学模式融合。以组合体章节为例,可用以下几种方法:

1.用中望CAD软件绘制实体图

组合体部分,难点多为补全第三视图和补漏线。首先要明确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各个面、线、之间连接关系,以及图形的实际形状。学生不能正确识图,做题无法顺利完成。上课时用中望CAD软件,边讲边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完成三维到二维的转换。

2.改用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读图、画图方法

组合体的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图形的形成过程想象成搭积木的过程,将组合体进行分解,逐步画出组合体三视图。如果遇到切割型的组合体,反之进行。采用逐步法画图,分解视图形成的步骤,理清基本体之间的搭建关系,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

3.增加思维拓展练习

习题中多见的题型是补画视图。有一些图形,主、俯视图已定,而左视的答案图至少两个以上,这类题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想象多个实体。老师只需将左视图的答案分类汇总,归纳出一定的规律,以便形成看某些特殊图形的应有的条件反射。

三、中望CAD软件的植入教学的好处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体现,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借用现有的技术尝试着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将中望CAD软件的植入制图课程,对学生专业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望CAD软件绘图教学上课中边讲边画边提问,学生的思维跟进视图的形成。主动的思考过程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中望CAD软件绘图可以清晰地展现出各个零部件,不仅节约了教师黑板画图的时间,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3.有利于快速帮助学生读图、识图

中望CAD软件绘图的引入,学生可直观地看到各个部分的连接关系,对补画漏线制图帮助很大。另外,讲到装配图,缺少实践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以理解,而中望CAD软件却可以显示装配体的内部结构,还可以用动画演示出零件间的连接关系和运动关系,学生直观的认识,能快速有效地进入学习状态。

四、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加强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感素养的提升。这需要外因和内因相互带动,共同发展。

1.树立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

国外研究表明,人在大学毕业之前只能获得10%~25%的知识,剩下的知识是我们在大学毕业后继续学习的部分。人们只有通过终身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和竞争,才能获得生存的权利。信息化时代发展快,更新快,知识会老化,人才会折旧,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和事实,对付“老化”和“折旧”的唯一办法就是“学习,内化,提升”。

2.建立学业质量评价新标准

机械制图教学评价模式的创新,应从课程内容重构建设开始,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基准的学业质量评价新标准,将素质教育的目标按认知阶段分解,对每个认知段的掌握和应用情况进行考核。

新的评价标准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学习目标,将教学体系与职业岗位技术能力有效对接。二是以赛促学,“考、选”合一。把技能比赛融入机械制图教学中,将教学与技能大赛有效结合。以技能大赛促进学习,将学业考核与技能大赛的选拔有效结合。将技能比赛的基础训练融入日常教学过程,考核学习效果的同时选拔技能大赛储备人员。

參考文献:

[1]陈秋怡.“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素养结构分析[J].现代教育,2016(18).

[2]王艳辉.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结构及培养路径[J].人才培养,2017(19)

[作者单位]

1.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2.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

(编辑:曾彦慧)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