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审美特征

2019-06-11 11:43周华龙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和审美特征意境

【摘要】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由于其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与民族心理所具有的特殊性,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美学。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中和”分析,以虚实相生为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以借景抒情、追求意境为传统音乐的最高境界,对于我们在民族音乐风格把握和深化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审美特征;中和;虚实相生;意境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音乐发展的长河中,传统音乐不仅具有其独特的美学地位,甚至在世界音乐美学界也有着极高的地位。究其根源,这与中国文化所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由于其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与民族心理所呈现出的特殊性,与西方审美有着迥然不同的风貌。中国传统音乐中,其审美取向与西方音乐的音色厚重、表现力强、追求戏剧性冲突不同。中国传统音乐在其歌词上常简单明了,音色上含蓄淡泊;艺术表现上更是直接反映作者对事物的主观感受,究其内容上更寄情广景,意境深远,以平淡天真、幽静深远,空灵传神为艺术目标。

本文就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审美特征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使表演者和广大听众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传统音乐作品中的审美特征,热爱中国本土文化艺术,为弘扬和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而努力。

一、“中和”是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核心思想

“中和”审美也称“和”,是中国传统审美的核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凝聚。中国远古先民把自己与宇宙天地视为一体,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一部分,并在天地的相和中求得生存幸福,形成了“以和为美”的思想观。儒家从中推出“中和”之美,它的基本特征就是追求人人相和,天人合一,社会大同。“中和”审美常被作为是中国古典美的理想来描述,贯穿于中国各门类艺术中。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和”字解释源于春秋时期的《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此句说只有和谐才能造就万物,而同一物只能永远不变,最终消融,借此说明音乐亦是如此,只有不同的音的不同排列才能组建美妙悦耳的音乐,反之亦然。

在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中,以“和”为美首先表现在音乐作品的题材上,在传统音乐作品中经常出现山、水、月、渔樵等这类以自然为主的音乐主题,如琴曲《流水》《渔舟唱晚》,琵琶曲《夕阳箫鼓》等众多曲目,这些音乐大都带有文学性标题、标示;如琵琶曲《夕阳箫鼓》曲谱中带有文字性小标题。从这些作品的标题、标示中我们就能看出,作品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更是一种精神意境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独白自娱的一种超越之情,自得其乐,这是道家的自然音乐观。

在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内部结构上,究其对“和”的重视,在音程进行与配合、曲式排列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风格,这和西方音乐完全不同。中国传统音乐具有多种变奏体系及曲式,在统一中求变化,它是一种散体性的、线性的,也就是“多段连缀体结构”,它的图示是A、B、C、D、E、F,甚至更长。它不追求内在的一种张力,而是更多考虑的是一种自然的融入。所以它展现的形式,在形态上来看主要是体现在一种多段连缀原则,是一段一段的,不讲究材料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很自然的流露。如琴曲《流水》,乐曲用古琴特有的“滚”“拂”“绰”“注”等奏法表现出空谷中滴答声再到连绵不绝的壮丽景象,每一段音乐旋律都是一种自然的发展和变化。

二、“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

虚实原是一种道家的审美观,是庄子抬出来超越儒家的“礼乐”“仁义”的更高人生境界和人格理想。特点即在于,它鄙弃和超脱了耳目心意的快乐,即以“无”为本,“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至乐无乐”,引申到审美上就是要求人们超出有限,从有限的形象进入到无限的意蕴去体会那感官感受不到的东西。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突出的是自然。

这种虚实结合的境界说,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诗歌、书法、绘画、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艺术最具特色、最有民族个性的艺术精神体现。

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他们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在艺术中不局限于去刻画一个单个人体或者物体。相反,他们所追求一种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之像。在这种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间,抒发自己的感受。在音乐中就要求留有必要的空白,引人遐想,创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前一个“象”“景”是实像、实景,后一个“象”“景”则是虚像、虚景。所谓实景,即指艺术家利用文字、音乐、图画等展现出具体的客观形象;所谓虚景,则是欣赏者对这些艺术家创造的这些客观形象的抽象的主观感受,即“意境”。

在传统音乐中,作曲家常常以虚实结合的特征来表现意境,从而给欣赏者留下更多遐想空間。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意境全出。”这就是虚实相生的妙处:“红杏枝头”是实写,“春意闹”却是虚写。这一“闹”字使得欣赏者不仅能感受到春意的浓烈,更是将红杏景物展现得淋漓尽致。“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这样的量词,夸张的写法,更是引人联想,虚实结合,相辅相成。音乐以流动的音响表达宽泛而朦胧的意象,音乐的音响既没有可视可见的形象,也不具备明确的表意功能,只能通过一定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构成的听觉形象(实),让欣赏者临听音乐时想象出它所表达的景物和情思(虚)。在空灵的音响中获得弦外之音,声外之境,进入超乎于声音的审美意境。

然而,音乐家们非常讲究创造音乐的“虚境”,特别是中国的代表性古琴音乐,琴家往往讲究淡静、虚静、幽静等静态的美,在“静”中追求“大音希声”的意趣。中国传统音乐有极强的时间流动性,音乐以蜿蜒曲折的旋律线条为主,不追求和声的空间立体感。很多音乐在节奏、节拍处理上带有随意性。如古琴乐谱只记音位与奏法,演奏者可以自由处理节奏,“随心所欲”地倾吐心声。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更讲究顺情适性,在随机中自布疏密,虚实相生,寻求音外之意。如同中国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写意传神一样,古琴音乐也要求通过可感可闻的音响,传达不可穷尽的意蕴。因此,琴音并不对所咏之物刻意模拟,而是在主体虚静的状态中空纳万境,借助身心的投入化为手中的琴音,做到 “实音”与“虚境”的最佳结合。

中国戏曲融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不仅演员不用“实有”道具,舞台也没有布景,一切都在“虚”中现“实”。演员“唱念做打”的表演是“虚实相生”特征的另一表现。

三、“意境”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最高境界

意境是中国最高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意境的关系也就是心与物的关系,表现为情景交融,是情中景。两者相比情为主,景为辅,景是艺术家传情的媒介。而情则是对人生的某种感慨,一种对人生的感悟,它是中国美学的精髓与核心。

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艺术在思想表现上都是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而这种美学的意境都是一种对心灵的安慰。这种安慰不仅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中国古代的画家,即使画一块石头、一个草丛、几只水鸟、几根竹子,都要表现整个宇宙的生气,要流露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观。

中国音乐体现出一种“重情”“重心”的意境,这种音乐需要用心去感受、去填补那种真实音响的空白。中国音乐往往阐述事实存在的景象,但所表达的却凌驾于这景象之上,超脱于表像,这就是中国音乐真正的核心。然而就是这个超脱于表像的意境,才最是让人荡胸涤腑,这才是中国音乐的精髓所在。如《梅花三弄》将红尘痴情比作寒冷彻骨中的梅花,以寒冷梅花来承托执着,正所谓:“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利用梅花的实景、痴情的虚景更是让欣赏者感受痴情者的不屈和傲骨,其内容和效果更是注重心灵感受。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追求讲究“神似”,以“神似”而生“意境”。中國传统音乐无意精确鲜明,它借助于悟性、直觉,讲求意境,既追求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又趋向于表现“虚无”的意境。对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音乐,只有用不同的“审美耳朵”去聆听,才能发现不同的美和情趣。这对于我们在民族音乐风格把握和深化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我们在演奏实践中更好地体现中国民族音乐的审美情趣,为更好地继承与弘扬祖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进.中国传统音乐意境之探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1-33.

[2]唐朴林.华乐魂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要旨[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2):64-69.

[3]龚妮丽.论中国传统音乐“虚实相生”的审美意趣[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3):7-10.

[4]伍国栋.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5]王国维.《人间词话》导读[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17.

[6]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7]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7-118.

[8]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5-238.

[9]张鸿懿,张静蔚.中国名曲欣赏[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周华龙(1995-),男,汉族,福建宁德人,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中和审美特征意境
万物通心
春色满园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辛夷坞青春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
一朵花的意境
半碗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