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博物馆文物资产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索

2019-06-11 11:17王京民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1期
关键词:标准化文物资产

王京民

摘 要:本文基于北京汽车博物馆文物资产管理的实践,阐述了北京汽车博物馆资产管理标准体系构建、标准化实施,创新资产管理方式方法,规范资产管理行为,防范资产管理风险,发挥资产使用效益,实现资产管理职能,促进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资产;标准化;管理

一、文物文化资产

文物文化资产是指用于展览、教育或研究等目的的历史文物、艺术品以及其他具有文化或者历史价值并作长期或者永久保存的典藏等。国有文物是文物文化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资源性国有资产,是优质的国有资产,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和,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2017年12月30日),文物资产纳入国有资产管理,并接受人大监督。我国的会计制度中,很早就有“文物文化资产”科目,且已并入2017年发布的《政府会计制度梹椥姓乱档ノ换峒瓶颇亢捅ū怼罚糇什嗫颇浚颇勘嗪?821。《政府会计制度》于2019年1月1日实施。

二、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文物资产管理体制机制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文物保护法》规定了由各级人民政府或政府部门和文物行政部门分级负责的文物行政管理体制,其主要特征是属地管理,主要手段是行政审批、财政补助和行政处罚。文物资产管理的主要特征是权属管理。国有文物资产管理体制就是要面向广大国有文物资产占有者和使用者建立责权相称、激励相容、信息对称的管理制度。博物馆文物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管理权是各级文物主管部门,经营权是各级各类博物馆。国家授权各级文物主管部门进行管理,文物主管部门代表国家授权博物馆进行管理,博物馆授权馆长或理事会进行管理。为了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非对称出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需要国家从所有者角度不断完善文物资产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度。

三、文物资产管理标准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文物资产管理标准化管理就是“立规矩”,规范委托代理关系各自职权范围和行为。在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标准化(Standization)被定义为: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文物资产管理标准化就是依据财经法律法规政策,结合资产管理实际工作,采用标准化的科学原理和管理方法,对文物资产管理中常态性和重复性活动进行归纳、评估、总结,形成规范化文件和管理体系,并实施、评价、优化标准的过程。

四、 文物资产管理标准体系构建与实施

北京汽车博物馆是全国博物馆、科技馆行业唯一一家国家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2012年被批准成为第二批“北京市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2012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2014年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成为全国博物馆行业唯一一家实行标准化管理的单位,2016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级科教文化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标准化管理是北京汽车博物馆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有效工具。依据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根据博物馆自身的运行规律和特点,结合资产管理实际,提出以实现“展示一流、服务一流、效率一流”为总目标,以财经法规为指导,以管理流程为核心,以管理制度(办法)为基础,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几何工作法”,梳理管理业务流程、工作界面,建立 “处处有流程、事事有标准、物物有人管、岗岗有考核、日日有坚持、时时有创新”的工作机制,创建与实施了预算收入及支出管理,其他各類收入管理,资金及账户管理,资产管理,会计及核算管理,公务卡、票据、印章管理,监督及专项管理,采购管理八大类22个管理标准(BZ212)。涵盖了财务管理所有内容和管理事项,并以此构建了“预算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会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管理”六位一体财务管理模式,为博物馆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其中,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全面梳理计划与购置、验收与入库、保管与维护、出库与领用、盘点与清查、信息与报告、产权登记与年检、监督与检查、处置与核销等管理流程,明确管理事项与控制流程,坚持统一标准,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权清晰,安全完整,风险控制,价值管理,注重绩效,保值增值,结合预算,统筹协调,闭合管理的构建思路,创建了基于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北京汽车博物馆资产管理规范》(Q/QBG/BZ212-20)。

1.文物资产管理机制

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对管理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建立了“归口管理、分工负责”的资产管理机制。即由党组会、馆长办公会统一领导,财务部归口统筹监督,资产实物归口部门与资产日常使用部门分级负责管理机制。

按照资产管理规范,党组会、馆长办公会负责审议批准资产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年度资产预算和决算、资产管理工作报告、资产报废处置方案等重大事项;财务部归口统筹全馆资产管理,健全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和规范。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分管资产的年度预算、申请购置、验收入库、领用审批、维修维护、退库审批等工作;资产使用部门负责领用申请、使用保管、故障报修、资产清查、处置申请等工作。

2. 资产管理模式

作为资产管理的顶层设计,建立了预算管理与采购管理、采购管理与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与支付管理、支付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四位一体”闭合管理模式,顶层决定底层,理念与目标实际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具备实践可行性。实施“四位一体”闭合管理模式,保障资产账实、账账、账证、账表相符,促使资产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实现资产保值与增值管理目标。

3.资产分类方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國国家标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结合资产实际使用情况,针对不同类别资产的特点,充分利用资产运行环境、人员控制等因素,以资产属性分类方式为基准,结合资产日常实际使用管理情况,按资产的功能、用途、材质等特性进行二次分类,即功能性分类。例如场馆设备设施类、场馆展陈展项类、文物藏品类、藏品修复工具类、安全保障服务类、游客保障服务类等,并制定出《设施设备管理规范》《展览设施设备运行管理规范》《展览及场馆设施设备备品备件管理规范》《展览设施设备维修管理规范》《服务提供、办公及专用类设施设备管理规范》及《库房管理规范》等12个相应的资产使用管理规范,使功能分类方式与资产属性分类方式进行有效衔接,为资产日常管理提供了便利。

4.文物藏品资产管理

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2)》内容规定,文物和陈列品类资产属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将文物资产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范畴。政府会计制度(意见稿)规定文物文化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文物藏品类资产不同于一般类资产,具有唯一性、专属性、收藏性。由于其价值无法准确估算,导致用来衡量是否属于固定资产的现行标准尚不能适应,财务核算处理上存在困难,不能用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在文物资产管理上采用文物口径文物藏品登记总账与财务口径资产明细账“两账”并行、分别记录、交叉管理的方式,建立起一个标准衔接平台,对文物藏品类资产进行有效管理。专门制定《北京汽车博物馆藏品鉴定委员会工作章程》《北京汽车博物馆藏品定级标准》《北京汽车博物馆文物资产估价标准》等规范标准。通过鉴定和估价,将已定级、估价的藏品资产列为文物类资产管理,未定级的藏品资产列为陈列品类资产进行管理。建立了适宜博物馆文物资产管理特点和规律要求的特有资产管理模式。

5.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实践中,北京汽车博物馆资产管理模式为“双重管理模式”,重点强调是对资产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监督控制。通过不断完善《资产管理规范》,实施计划与购置、验收与入库、保管与维护、出库与领用、盘点与清查、信息与报告、产权登记与年检、监督与检查、处置与核销等管理环节,明确管理事项与标准,并采取“谁使用、谁保管、谁维护、谁负责”的管理举措,明确各自管理责任,形成了以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为重点,以使用部门为基础,以管理部门为保障,相互监督、交叉管理的资产双重管理模式,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有效统一,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链条管理。

五、政策建议

资产管理标准化作为资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手段,其在推动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然而,从资产管理标准化发展现状来看,资产管理标准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标准体系性不强、覆盖面不全,甚至较多业务领域存在空白、有效供给不足、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理论基础和应用体系,亟须加强资产管理标准化建设,建立层次分明、分类科学、布局合理、开放兼容的财务管理标准体系。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北京汽车博物馆通过标准化管理之路,实现了连续满负荷安全稳定开放运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创建了自己的运行管理模式,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作为博物馆标准化管理的一部分,资产管理标准化不仅是对传统资产管理的创新,也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给予政策支持。一是在持续优化完善标准的同时,加强资产管理标准化理论和实践研究,开展标准化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夯实标准化管理持续提升基础。二是加强标准实施后评估。充分利用现代评估技术,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对标准化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便于针对问题进行改进提高。三是发挥“标准化+”效应,将资产管理标准化与新时期博物馆战略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探索新时期博物馆资产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建立体现中国博物馆行业特色的资产管理标准体系,并推广全国实施,推动博物馆行业资产管理总体水平提高。

依法治国,依标准治馆。资产管理标准履行“管理”和“服务”两种职能,通过资产管理标准化,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通过对资产管理机制、管理模式、职责划分、工作内容、操作流程等规范与实施,实现从“有问题,找领导”到“有问题,找标准”的管理方式转变,创新资产管理机制、方法,实现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实现提升博物馆资产管理效率和水平目的。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

2.北京汽车博物馆.财务管理标准及采购管理标准.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

3.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 2015.3.11.

4.国务院.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5.

5.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2000).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6.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GB/T24421-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责任编辑:兰卡)

猜你喜欢
标准化文物资产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文物失窃
报告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