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呼吸窘迫为首发表现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分析

2019-06-11 06:45刘大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临床特征

刘大伟

文章编号:WHR2018071010

【摘 要】 目的:对以呼吸窘迫为首发表现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02例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无呼吸窘迫为对照组(n=62),有呼吸窘迫为观察组(n=40),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并发症、炎症指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实行并发症对比,对照组感染性休克发生概率0.00%低于观察组7.50%,对照组颅内出血发生概率16.13%低于观察组35.00%,对照组肺出血发生概率1.61%低于观察组20.00%,对照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概率1.61%低于观察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实行炎症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呼吸窘迫为首发表现的早发型败血症患儿易发生感染性休克、颅内出血、肺出血以及支气管肺炎发育不良等,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较其他无呼吸窘迫患儿更常见。

【关键词】 呼吸窘迫;首发表现;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

在新生儿时期常见感染性疾病中,新生儿败血症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类。当新生儿血液被病原体侵袭,产生、繁殖毒素,致使患儿出现全身性炎症反应。在新生儿败血症中,通常缺乏典型临床表现,但是因为进展较迅速[1],新生儿败血症具有病情险恶的特点。本文以收治的102例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无呼吸窘迫以及有呼吸窘迫为首发表现的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102例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无呼吸窘迫首发表现,患儿62例,观察组有呼吸窘迫为首发表现,患儿40例。纳入标准:1)入院30天内;2)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败血症。排除标准:1)产重、胎龄等信息不全;2)发病时间超过3天。对照组中男患儿36例,女患儿26例;年龄在出生至35d。观察组中男患儿28例,女患儿12例;年龄在出生至31d。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行实验室检查,其中包括特异性、非特异性检查。特异性检查方法如下,对于应用过抗生素的患儿,需在消毒情况下将桡动脉血进行抽取,行血培养;如患儿未用过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则应用高渗透培养基,开展L型细菌培养,时间需控制于7~14d;非特异性检查方法如下:细菌感染指标为白细胞小于5×109/L,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比例超过0.2;败血症诊断可能出现血小板小于100×109/L;CPR在炎症出现后6h或8h内有升高趋势,其大于等于15μg/mL提示败血症,可以帮助感染早期诊断。对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并依据败血症诊断标准行诊断。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并发症,包括感染性休克、颅内出血、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观察患者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血小板。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收集到的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s)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以率作为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并发症比较

对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实行并发症对比,具体分析见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炎症指标对比

对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实行炎症指标对比,具体分析见表2。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因为新生儿免疫功能较差,系统还未发育成熟,所以发生感染的情况较常见,而且在出现感染后局限较难,致使出现全身炎性反应,且较为广泛[2]。其中常见为早发型与晚发型,在早发型中,多表现在出生后7天内发病,出生之前以及出生时感染发生性较高,病原菌主要以G-杆菌为主[3],多数系统受累,病死率高,病情较为凶险。晚发型是在出生7天以后发病,出生时以及出生之后感染发生性较高,病原体通常以肺炎克雷伯菌以及葡萄球菌较为常见[4],常有局部感染病灶,如肺炎、脐炎,与早发型败血症相比,病死率较低。其临床早期表现常不典型,特别是对于早产儿。表现为抗拒母乳,进奶量减少,情绪烦躁,哭声较小,也可表现为面色苍白、体重不增加等非特异性症状[5]。如出现下列情况应高度怀疑是否出现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黄疸,其有时也被认定为是败血症唯一表现;肝脾大,一般表现为轻至中度大;出血倾向;休克,血压下降,尿量较少或出现无尿现象;呼吸窘迫、呕吐等[6]。新生儿呼吸窘迫,通常可以表现为以下情況。患儿多为早产儿,在刚出生时哭声无异常,在6~12h之间表现为呼吸较困难且持续加重[7]。伴呼吸暂停,且无规则,由于缺氧,面色开始变为青灰色或灰白色。出现右向左分流后青紫明显,供氧无法减轻[8]。体征,胸廓开始时隆起,鼻翼出现搧动等。本文以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实行并发症、炎症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以呼吸窘迫为首发表现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并发症出现率较高,且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较其他无呼吸窘迫患儿更常见。也有相关研究证明,早产儿更易出现早发型败血症。综上所述,对以呼吸窘迫为首发表现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感染性休克、颅内出血、肺出血以及支气管肺炎发育不良等并发症较为常见,且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与无呼吸窘迫的早发型败血症患儿相比,更为常见。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可以为医生对患儿行早期合理诊治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靖,郭璐,李智.本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5):4554-4555.

[2] 蒙丹华,黄丽萍,韦秋芬.48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0):2195-2197.

[3] 汪淑香,郑聪霞,黄玉萍.康派特医用胶在新生儿脐部残端愈合中的应用效果[J].浙江医学,2016,38(03):226-227.

[4] 李丽霞,蒋叶均,李海静.极低出生体重儿晚发败血症27例危险因素分析[J].浙江医学, 2016,38(12):1010-1013.

[5] 蒋晓宏,王柏林.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34例临床及病原学特点分析[J].安徽医学, 2011,32(06):754-755.

[6] 陈娟.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败血症40例[J].临床医学,2011,31(06):91-93.

[7] 余小红.新生儿黄疸315例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2014,34(01):96-97.

[8] 郭艳梅,刘翠青.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析[J].河北医药,2012, 34(15):2262-2264.

猜你喜欢
临床特征
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与治疗护理效果分析
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特征的关系
基层医院门诊52例干眼的临床分析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良性惊厥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轻度听力障碍婴幼儿临床特征及早期治疗
胺碘酮在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