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6-11 06:46张琦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护理管理手术室

张琦

文章编号:WHR2018071017

【摘 要】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意识予以管理的效果与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34名手术室护理人员,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均17名。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式,研究组实施手术室风险意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技能、护理文书、清洁消毒、服务态度及总体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手术室护理人员总满意率(94.12%)明显高于参照组(58.82%),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合理应用风险意识予以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管理;风险意识

手术室是医院中重要的科室之一,其护理工作强度较大、护理人员工作难度较高,在管理中重视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水平,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34名手术室护理人员,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17)与参照组(n=17)。其中,男性护理人员3名,女性护理人员31名。最小年龄22周岁,最大年龄48周岁,平均年龄(32.7±5.4)周岁。工作时间最短1年,最长21年,平均工作时间(9.4±5.3)年。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18名、大专学历的护理人员11名、大专以下学历的护理人员5名。两组护理人员年龄、性别、工作时间、学历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分组方式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式,针对护理人员技能、工作态度予以管理,并建立手术室护理人员管理制度。研究组实施手术室风险意识管理模式,分析当前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各项风险,包括:1)术前风险评估。患者术前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实际病情予以评估,并全面整合患者资料与检查结果。患者到达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资料、手术类型、手术意识、手术通知单等等进行严密核查[2]。同时针对部分心理压力过大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疏导,避免患者血压、心率受到情绪的干扰,进而影响手术进程。2)术中风险管理。术中护理人员应全程陪同患者,针对全麻患者,护理人员在配合医师实施手术的同时,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协助医师做好无菌化手术工作[3]。实时清点手术用具与一次性用品,如患者需要输血,输血前仔细核对血型、血液类型及输血量。3)术后风险交接。术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将患者送至病房或ICU病房,并将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术后护理要点、用药情况等信息告知病房护理人员。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13.0软件对比分析34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关数据,研究组与参照组护理技能、护理文书、清洁消毒、服务态度及总体质量评分数据行t检验方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情况行χ2检验,采用(%)表示。差异性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比较

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数据,两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技能、护理文书、清洁消毒、服务态度及总体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见表1。

2.2 手术室护理人员满意度比较

分析研究组与参照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情况,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手术室护理人员总满意率(94.12%)明显高于参照组(58.82%)。见表2。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其护理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采用风险控制方式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尤为必要,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水平。鉴于此,医院应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风险管理工作,具体措施包括:1)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控制。医院在手术室建立护理质量监督管理小组,该小组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监管,严格评估护理人员在手术前、中、后各阶段的工作质量[4]。在监督管理基础之上总结当前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全体手术室护理人员会议进行讨论,优化当前护理管理方式,以不断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2)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医院应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风险防范教育培训活动,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蓝本,根据医院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手术类型实施针对化教育,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围手术期各阶段风险管理与防范意识,增强护理人员职业责任感[5]。3)采用人性化护理人员管理模式。鉴于医院手术室護理工作强度较高,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践行人性化管理模式,采用弹性排班制度,根据医院手术室实际情况进行排班,在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尽量照顾每一名护理人员的家庭与生活,从而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热情。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工作管理水平与患者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医院应重视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加强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控制水平,降低手术室医患纠纷,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证实,采用风险管理的研究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各项评分较高,护理满意率高于参照组人员,说明风险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卫小娜,张云霞.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1):1693-1695.

[2] 段闵,石磊.风险意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5):165-167.

[3] 毕水红.风险意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2):75-76.

[4] 濮文玲.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3(49):9788-9789.

[5] 徐鸣,张琼,王娟,等.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1):219.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护理管理手术室
中国共产党新征程上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应对研究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注册制对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