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特色经济智库

2019-06-14 06:13庄海燕梁海明
中国记者 2019年5期
关键词:海外侨胞海南大学华人华侨

□ 文/吴 璇 庄海燕 梁海明

内容提要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国际经济合作倡议。可通过借助7000万华人华侨的力量,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以促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有必要考虑打造面向沿线国家华人华侨的特色经济智库,让海外华人华侨实时、全面掌握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产生认可感,进而引导其所在国的政府、企业和民众加强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与支持,进一步增强我国与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挖掘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新动力,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从全球角度看,当前美国所拥有的智库数量最多,我国则有约600家,排在第二位。虽然我国拥有的智库不在少数,但种类并不多,且大多缺乏特色。尤其缺乏可以服务海外华人,还可以将“一带一路”与经济、金融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特色智 库。

当前,对于“智库”这一概念的来源尚且没有一个确凿的定论,基于公共政策研究的机构不断增多,“智库”所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不管是公共关系、国际政治还是经济等领域都有所涉及。通过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全球存在的智库种类将近5000家左右。[1]

智库一般都是通过对公共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来为政府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其最终目的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从组织形式以及制度属性两个方面看,智库既可以被看作是由政府负责的公共研究机构,也可以被看作是自主负责的私立机构;既可以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也可以是公益性组织机构。[2]

一、国内专职研究“华人华侨”的智库数据

笔者统计发现,当前我国关于“华人华侨”研究的智库种类,分别有侨办智库、侨联智库和各类大学、科研机构设立的智库,如中山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山东)等29所[3];其他地方政府涉侨智库有“五邑侨智库”智囊团1所;民间智库有“深圳华侨研究院”1个。

根据统计,其中侨办智库占比14% ,侨联智库占比2.4%,中国各省地方智库占比7%,高校和科研机构智库占比69%,地方政府涉侨智库以及民间智库所占比例均为2.4%(见表1)。由此可得知高校和科研机构智库占绝大部分,其次是侨办智库、各省其他载体类型智库,侨联、民间、地方占比较 少。

就我国智库来说,其在进行国际交往的过程中,往往倾向于把一些知名度较大的学者作为公关目标,以此加大宣传力度,然而,从其持续时间来看,通常不具备持久性。但不得不说,选择知名学者作为公关目标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通过利用其在当地的名声与地位,可以营造一个热点话题,进而构建更好的决策氛围。然而,从长远角度考虑,这样做的作用效果似乎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经过长时间西方文化影响,一些海外华侨的思想观念已经很难转变,认可“一带一路”倡议的难度较大。因此,以知名人士为公关对象,性价比并不高。[4]

表1:关于“华人华侨”研究的智库种类

二、各个智库研究华人华侨角度方向

当前,有关“一带一路”的建设正在不断深入,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密切,从而为多边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不得不承认,当前“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的实施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与挑战,主要体现在政治以及经济等各个领域,很容易为负面舆论所左右。[5]

根据研究分析,侨办智库是采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等模式,开展课题调研等侨务理论工作。其中就包括上海社会科学院、浙江侨务办公室以及广东中山大学等。至于侨联智库和中国华侨华人智库,2015年中国华侨华人研究院与广东五邑大学合作创建了一个以“中国华侨华人文化研究中心”为主题的新型华侨华人智库品牌,并连续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支持和推进在福建、云南、浙江、黑龙江以及海南建立海外华人文化研究中心,未来将有更多地方参与智库建设。同时在2018年开通的“中国华侨华人智库”微信公众平台,旨在汇聚多学科、宽领域、专业化的全球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专家学者、社会精英,为涉侨研究整合资源,为国家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建言。

新疆华侨联合会已成为新疆籍华侨华人研究、西部华侨华人政策和理论研究的智库,对国内外华人调查的分析与研究、对新疆籍华侨华人的研究,以及海外华人事业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福建华侨联合会选派和招募了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代表团,以及海外华人专家学者和海外华商,新侨文人学士以及媒体工作者等。重庆南岸区侨联通过新平台建设与时俱进地做好为侨服务。

三、华人华侨智库的发展方向及措施

(一)科学旗帜

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针对中国智库的长远发展设立一个清晰的定位:重点是提高研究质量,促进内容创新,从数量增长到内涵改进。有针对性地解决以下问题是必要的:智库定义的模棱两可与边界的模糊性;智库内部治理机制不够健全,并且缺乏专业性、规范性,各类智库的发展不平衡,系统不完善。

通过进一步地研究与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华人华侨领域相对低调,了解的人并不多,也甚少存在学者愿意深入学习;其次,即使有学者愿意投入精力去钻研该领域的业务,基本上也都是从事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而经济与金融领域则几乎无人涉猎,长此以往,这种现象便一直延续了下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经常忽略了中国华侨在其他国家的地位和实力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忽略了对海外华人后代的关 注。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在2019年4月19日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指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国际经济合作倡议,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挖掘新动力,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对此,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打造面向华人华侨的特色经济智库,让海外华人华侨实时、全面掌握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产生认可感,进而引导其所在国的政府、企业和民众加强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与支持,进一步增强我国与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挖掘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新动力,以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这是因为,当前海外有大约7000万华人,人口数量与一个大国的人口相当。对比当前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口来看,其人口总数约为20名,甚至超过了英法等国家。并且,一些海外华人在国外发展得相当不错,特别是他们的后代,不仅拥有大量的财富,同时也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因此,他们对“一带一路”的认可度十分重要,可以说会对其所在国对“一带一路”的想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 用。[6]

通过大量研究与调查发现,在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人华侨都享有极高的经济地位,例如,就马来西亚富豪榜来说,其前10名中就有80%是华人身份。并且,许多中国企业希望在海外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时,都会寻求当地华人华侨的经济帮助与支持。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海外侨胞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利用其优势,来进一步促进我国“一带一路”的长远发展。

(二)创新举措

所以,就当前的形势来看,将“一带一路”的建设与经济、金融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构建以海外侨胞为主的新型智库十分合理。可以说,如果新型智库在以下几个领域能够实现有效的成果,那么除了可以大大促进“一带一路”的发展以外,还将十分有利于其沿线国家的经济繁荣,最终达到多赢目的。

首先,可通过新型经济智库的构建来使海外侨胞以及各国人民实时掌握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越来越高,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些西方学者在利益驱使下,经常有意无意地发表许多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言论。

具体来说,中国经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保持一种较为平缓的发展速度,而此时一些西方学者则会故意对中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一副担忧的态度,实际上,这是一种变相的舆论误导,因为这样的信息一出,往往会使许多海外侨胞以及关心我国发展的国际友人产生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怀疑与担忧,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失去信心,进而则会影响到我国“一带一路”的发展与建设。

再比如,由西方国家特别是由美国领导的世界银行,经常会提出一些模棱两可的言论,例如G2以及“中美国”这类,看似是在劝服美国退出“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让中国坐上世界经济水平的第一把交椅,实则是想以这种不正当的手段让中国在舆论的压力下被迫做出一些与实际能力不符的事情,进而间接地阻碍中国的发展。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西方舆论一会儿过度贬低中国的经济水平,一会儿又采取过度夸张的形式,这样两种极端的评判,实际是想传达一种错误的信息,阻碍海外侨胞实时掌握中国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对于这样的情况,如果可以构建服务海外侨胞的新型经济智库,那么将十分有利于加深他们对中国经济的了解。在这类新型智库中,可以切实考虑华人华侨的需求,同时依据合理的证明,让华人华侨看到当前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以此产生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自信,避免其因为中国经济水平的短期下降,而生出不必要的担忧与怀疑。要让他们知道,即使中国经济出现了暂时性的不如意,其仍在全球享有重要经济地位,并且通过对中国经济体系的进一步改善与优化,同时促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经济必将增强活力,并将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要想借助海外侨胞的力量来促进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就必须要让其实时掌握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产生高度认可,进而引导其所在国民众加强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与支持,进一步促进我国与各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

其次,可构建新型经济智库,旨在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进入中国市场,并推动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获得进一步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建设,并在吸引海外华商的同时要向世界推销中国企业,实现共赢原则,要不断推动创新建设,加强国内外的经济交流和贸易往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原则,因为只有二者并行,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长远发展。

继中国以后,不少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开始大放异彩,与此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投资商进入这些国家投资,这些国际资本的转移,不但推动一些沿线国家发展成为 “世界工厂”,中国市场也慢慢升级成了“世界市场”。

基于当前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市场”的新形势,可以通过构建新型经济智库,以加强中国与海外华商的贸易往来,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并且,还能利用新型经济智库构建的政商界人脉和资源,吸引海外华商进一步投资中国市场,不仅可以加深其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为中国市场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经验,促进市场的进一步发展。[7]

构建新型智库,可以将中国企业“推销”给全世界,主要体现在通过新型经济智库的建立,便于中国企业与海外侨商进行沟通与交流,进而加深彼此了解,最终基于双方各自的需求而找到最满意的合作伙伴。

第三,可利用新型智库的构建为华人华侨的后代提供一个学习发展的平台。

当前我国许多教育机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以及海外侨胞给予的课程教学、提供的教学资源,有不少改善的空间。具体来说,通常来我国求学的海外侨胞等外国学生所接受的课程学科都局限在对外汉语、历史以及中医这三门,而很少给予他们学习金融、管理以及生物、环保等热门学科的机会。

促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要扩大对沿线国家学生的学科教育种类。如果还继续保持现状不变,那么将很有可能导致一些海外侨胞对其留学经历的失望,不利于更多的华人华侨学生来我国求学。这将不利于加深他们对我国的深入了解,同样也不利于“一带一路”的人才建 设。

当今社会,优质的人才是促进科技智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任何一个经济智库的长远建设都离不开一支优秀的专业研究团队。要想有效提高科技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往往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积极借助一些经济智库学者与专家的社会地位与威望,其二则是努力培养一支具有出色的社会关系的高素质研究团队。利用二者的紧密结合,除了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智库的专业性与可靠性以外,还能有效利用社会大众的舆论导向,为经济智库的发展制造热点话题,从而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另外,通过与社会大众的沟通与交流,往往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研究议题,进一步得以提高经济智库的社会认可度。[8]

因此,组建新型经济智库可以与中国教育机构展开合作,以此来促进海外留学生对多学科、多领域的认识与了解,并提高他们在金融以及会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这不仅有利于他们适应中国的教育模式,又可以懂得国际市场的发展规律,只有这种内外兼修的人才,才更容易取得成功,谋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并且,这对促进我国“一带一路”的人才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另外,我国政府应该积极鼓励海外侨胞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参与到有关智库方面的工作中去,使其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与掌握国内外的相关信息与时讯。这样一来,一旦这些海外学生将来成了他国的领导人或商业精英,那就他曾经接受过中国的教育这一点来说,必将大大提高中国的声誉,也为我国的教育实力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同时,这对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也有重要作用。[9]

四、新型智库建设路径

其一,建议在海南成立“全球华人丝路智库”。海南是著名侨乡,海南籍的海外华人、华侨不但数量庞大,且不少海南籍的华商多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地位较高,甚至可以说是领导地位,他们或是商业精英,或是政府官员,对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结合“一带一路”、海南自贸区/港的建设,在海南试点成立全球华人丝路智库,起点高、基础好,能迅速展开工作,试点成功之后,再联合全国其他侨胞资源丰富的省市区的力量共同建立全球华人丝路智库。

其二,建议“全球华人丝路智库”由海南大学牵头成立。全球华人丝路智库如果由政府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可能会忌讳其背后的官方背景,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或会有阻碍。

因此,建议该智库由高校、研究机构主导较为适宜。海南是侨乡,海南大学有天然的优势,有关华人华侨的学术研究力量也比较雄厚,由海南大学组建该智库,可发挥海南大学侨校的资源和优势,为智库的建设、发展奠定深厚基础。建议“全球华人丝路智库”由海南大学和央企、国企、海南大学的校友企业或其他爱国商业机构共建。海南大学作为一间高校,若仅以学术力量组建该智库,在人员招聘、经费投入、研究力量、在世界的广泛认受性等方面有其局限性,加上如要吸引著名海外华人经济学者、企业、各知名人士加入或参与该智库,以迅速加大该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若有央企、国企、海南大学的校友企业或其他爱国商业机构的参与,可令该智库既在海南大学内,又在海南大学外,这将有助于弥补海南大学作为一间高校的局限性,更好地聚集全球华人华侨经济精英参与,这将大大促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海南自贸区/港的发展。[10]

五、总结

构建新型经济智库,以便海外侨胞更好地掌握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同时将经济智库作为华人华侨第二代、第三代学习知识、发展的平台,并形成结交人脉、资源共享,吸纳各国优秀研究人员聚集的平台,将有利于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的全方位互联互通,从而推进中国和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注释】

[1] 陈逗逗,黄翠,梁慧刚,叶昀,刘欢.新形势下我国科技智库传播能力建设[J]. 科技传播,2016(01).

[2]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项目组.中国智库影响力的实证研究与政策建议[J].社会科学,2014(04).P4—P21.

[3] 梁志明.世纪之交中国大陆学术界关于华侨华人的研究[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1)P1—P8.

[4][5] 周方冶.智库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研究[J].社会科学文摘,2019(02).

[6] 张毅.聚焦企业主体作用 让“一带一路”行稳致远[O L].h t t p s://n e w.q q.c o m/omn/20180327/20180327A0FPXG.html?Pc.2018.

[7][9][10] 梁海明,冯达旋.创建华人华侨新型智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丝路智谷研究院[OL].http://theory.gmw.cn/2017-12/26/content_27192426.htm.2019.

[8] 吴迪.我国高校智库的传播力提升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海外侨胞海南大学华人华侨
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油画作品选登
网格架起连心桥 海外侨胞感温馨
绽放在东赢的侨界之花——记在日侨团优秀侨领、日本北九州华人华侨协会事务局局长孙娟
互联网医院华侨咨询专区平台
后疫情时代,海外侨胞和留学生如何应对?
阿里健康联合支付宝开通海外侨胞在线 医疗咨询专区
“借脑引智” 提质发展——德国华人华侨科技工商协会博士团来访江苏
北德华人华侨国庆庆典成功举办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ssessment of Automated Essay Scoring Systems on Graduate Students’ Wri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