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洞庭湖沅江段鱼类资源调查

2019-06-14 09:44吴倩倩石胜超邓学建
生命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沅江区系种数

柳 勇,吴倩倩,石胜超,刘 钊,王 璐,邓学建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湖南长沙410081)

洞庭湖位于北纬 28°44′~29°35′、东经 111°53′~113°05′之间,地处湖南省东北部,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湖泊面积2 625 km2,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东、西、南3个湖区。东洞庭湖以湖南岳阳属地为主,南洞庭湖以湖南益阳、沅江属地为主,西洞庭湖以湖南常德属地为主。沅江市地处洞庭湖腹地,为南洞庭湖分布面积最大的属地。沅江境内湖泊面积41 330 km2,属南洞庭湖的主要湖泊为东南湖及万子湖[1]。

目前关于南洞庭湖沅江段的鱼类资源研究甚少,最早于1977年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的《湖南鱼类志》中有涉及[2]。1985年,刘正湘等[3]报道了沅江段的鱼类组成为114种,属于12目,23科;2010年,乔璨等[1]报道了沅江段的鱼类资源组成为117种,隶属于12目,23科,阐述了其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并未有关于本地区的鱼类资源现状的专项报道出现,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南洞庭湖沅江段鱼类资源,得出其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现状,为管理南洞庭湖沅江段渔业资源、建设南洞庭湖生态文明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方法

于2013-2015年每年的8月、12月进行每次为期15 d左右的调查采样,在南洞庭湖沅江段主体的东南湖、万子湖及沅水、澧水、资水注入南洞庭湖沅江段处共设置10个采样点(图1),采样方法依据《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4],采取自捕、雇佣渔民捕捞及购买渔民捕捞所获的方式收集样本。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现场鉴定,并测量体长体重,对于疑难物种采用甲醛固定后带回鉴定。标本鉴定和分类主要依据《湖南鱼类志》[2]、《中国鱼类系统检索》[5]和《中国内陆鱼类物种与分布》[6]。标本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脊椎动物标本室。

1.2 统计方法

将采集到的鱼类进行个体计数,并通过多样性指数计算和分析鱼类多样性,公式如下:

1)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H′)[7]:

H′=-ΣPi1nPi

Pi:i物种的个体数与所有物种的总个体数之比。

2)均匀度指数(Pielou’s指数J)[7]:

H:实际观察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max:最大物种多样性指数;S:群落中的总物种数。

2 结果

2.1 物种组成

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标本12 962尾,经鉴定共计66种,隶属于7目13科44属,其中鲤形目3科46种,占总种数的69.70%;鲇形目4科11种,占总种数的16.67%;鲈形目2科3种,占总种数的4.55%;胡瓜鱼目1科3种,占总种数的4.55%;鲱形目、合鳃鱼目及颌针鱼目各1科1种,各占总种数的1.52%(图2)。从科级水平上来看,鲤科占比最高,为38种,占总种数的57.58%;其次是花鳅科7种、鲿科6种;银鱼科和钝头鮠科各3种;沙塘鳢科2种;鯷科、鱵科、鲶科、鮡科、爬鳅科、刺鳅科和虾虎鱼科均为1种(图3)。本次调查发现的湖北圆吻鲴(Distoechodon hupeinensis)经鉴定为湖南鱼类新纪录种[8]。

图1 南洞庭湖沅江段调查点示意图Fig.1 Location of sampling sites in Yuanjiang section of South Dongting Lake

图2 南洞庭湖沅江段鱼类目别组成Fig.2 Order composition of fish species in the Yuanjiang section of South Dongting Lake

图3 南洞庭湖沅江段鱼类科别组成Fig.3 Family composition of fish species in the Yuanjiang section of South Dongting Lake

2.2 鱼类区系分析

李思忠[9]将中国淡水鱼类的地理区划分为5个区,21个亚区。南洞庭湖沅江段属于华东区的江淮亚区,调查发现本地区的鱼类广布种有5种,分别为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鲤(Cyprinus carpio)、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花鳅(Cobitis taenia)。华东区特有种有16种,分别为间下鱵(Hyporhamphus intermedius)、大口鲶(Silurus meridionalis)、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长须黄颡鱼(Pelteobagrus eupogon)、司氏 (Liobagrus styani)、粗唇鮠(Leiocassis crassilabris)、伍氏华鳊(Sinibrama wui)、湖北圆吻鲴(Distoechodon hupeinensis)、多鳞鱊(A-cheilognathus polylepis)、无须鱊(Acheilognathus gracilis)、长须鳅鮀(Gobiobotia longibarba)、宜昌鳅鮀(Gobiobotia(Gobiobotia)filifer)、武昌副沙鳅(Parabotia banarescui)、紫薄鳅(Leptobotia taeniops)、大斑花鳅(Cobitis macrostigma)和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华南区特有种有3种,分别为广西鱊(A-cheilognathus meridianus)、刀鲚(Coilia ectenes)和中华刺鳅(Sinobdella sinensis)。华西区特有种1种,为黑尾 (Liobagrus nigricauda)。未见北方区及宁蒙区的特有种。

华东区与华西区共有6种,分别为白缘(Liobagrus marginatus)、犁头鳅(Lepturichthys fimbriata)、南方鳅鮀(Gobiobotia meridionalis)、短吻间银鱼(Hemisalanx brachyrostralis)、陈氏新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白边拟鲿(Pseudobagrus albomarginatus)。华东区与北方区共有1种,为斑条鱊(Acheilognathus taenianalis)。华东区与宁蒙区无共有种,华东区与华南区共有16种,占总种数的24.24%。

将调查的各个物种的分区加以分离,并对不同物种的同一区进行统计,从而得出各区权重(图4)。其中,华东区所占比例最高,为42.18%;其次是华南区,为28.57%;北方区为第三,占14.97%;华西区和宁蒙区分别占10.20%和4.08%。由上可见,南洞庭湖沅江段的鱼类区系分布主体仍然以地理位置的华东区为主,并兼有华南区、华西区、北方区和宁蒙区的区系分布成分,具有南北贯通、东西交流的特征,体现了其作为大型通江湖泊组成部分的重要性。

图4 南洞庭湖沅江段鱼类区系比例Fig.4 Faunal composition of fish in the Yuanjiang section of South Dongting Lake

2.3 鱼类生态类型

参考相关文献[10~11],以不同方式对南洞庭湖沅江段鱼类生态类型进行分类。南洞庭湖沅江段的鱼类按照其栖息习性可分为以下4种(表1)。1)江海洄游型:该类包括刀鲚、大银鱼、间下鱵3种,占总种数的4.55%;2)江河洄游型:该类包括草鱼、赤眼鳟、长春鳊、寡鳞飘鱼、似鳊、鳙6种,占总种数的9.09%;3)湖泊定居型:该类包括似鱎、、油、红鳍原鲌、银飘鱼、翘嘴鲌、短吻间银鱼、黄颡鱼等53种,占总种数的80.30%;4)山溪流水型:该类包括麦穗鱼、紫薄鳅、犁头鳅、真吻虾虎鱼4种,占总种数的6.06%。

本地区鱼类按照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3种(表1)。属于植食性的有草鱼、似鳊、长春鳊、伍氏华鳊4种,占总种数的6.06%;属于肉食性的有刀鲚、红鳍原鲌、翘嘴鲌、花、长须鳅鮀、大口鲶、小黄黝鱼、真吻虾虎鱼等18种,占总种数的27.27%;属于杂食性的鱼类所占比例最高,有赤眼鳟、似鱎、、油、中华鳑鲏、麦穗鱼、棒花鱼等44种,占66.67%。

本地区鱼类按照其栖息水层可分为3种(表1):1)中上层,该类包括赤眼鳟、似鱎、、银飘鱼、中华鳑鲏、大鳍鱊、间下鱵等22种,占33.33%;2)中下层,该类包括草鱼、长春鳊、伍氏华鳊、湖北圆吻鲴、麦穗鱼、华鳈等13种,占19.70%;3)底层,该类包括花、棒花鱼、蛇鮈、泥鳅、犁头鳅、中华纹胸鮡等31种,占46.97%。

2.4 优势种组成

将所采集鱼类的数量及重量进行整理,以渔获数量统计(表2),占前3位的为黄颡鱼、 和似鳊,其次为鮈、大鳍鱊、银飘鱼和花鳅;以渔获重量统计,前7位依次为黄颡鱼、似鳊、、大鳍鱊、大口鲶、银飘鱼和鮈。不论是以数量统计还是以重量统计,在前7位优势种统计中黄颡鱼、 和似鳊始终占较大比例,为该地区的优势种鱼类。

2.5 物种多样性

经整理和统计,研究地区内的鱼类多样性指数(H′)为2.32,均匀度指数(J)为0.55,相较洞庭湖其他湖区处中等水平(表3)。

表1 南洞庭湖沅江段鱼类组成及生态类型Table 1 Fish composition and ecological types in the Yuanjiang section of South Dongting Lake

(接上表)

3 小结及讨论

3.1 鱼类资源现状及历史变化

通过调查发现南洞庭湖沅江段的鱼类共计7目13科44属66种,鲤形目占调查区域鱼类的69.70%,鲇形目和鲈形目次之。通过分析得出该区域鱼类区系以华东区为主,华东区特有种占总种数的24.24%,兼有华南区、华西区、北方区和宁蒙区的区系组成部分。本区域鱼类的栖息习性以湖泊定居型为主,占总种数的80.30%;食性以杂食性为主;栖息水层以底层为主。相较历史调查记录,南洞庭湖沅江段鱼类资源呈现以下特征及变化:1)种类数大幅减少,且在种上阶元也有大幅度减少。1985年的调查记录为114种,隶属于12目23科70属[2],本次调查发现鱼类66种,隶属7目13科44属;2)主要经济鱼类转变。与1985年相比,本次调查的鱼类中主要经济鱼类以黄颡鱼、、蛇鮈等小型经济鱼类为主,原本占一定比例的鳡、三角鲂、乌鳢等中大型经济鱼类在本次调查中并未发现,且优势种也由原来的四大家鱼及其他中大型鱼类转变为黄颡鱼、、似鳊和大鳍鱊等小型鱼类;3)洄游型鱼类减少。本次调查到的鱼类以湖泊定居型为主,如鳤、鳡等原有记录的江湖洄游型鱼类在本次调查中并未发现,尽管这可能与本次调查的强度及广度有关,但也能够反映其种群数量的减少和分布范围的缩小。

表2 南洞庭湖沅江段前7位优势种组成Table 2 The first 7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Yuanjiang section of South Dongting Lake

表3 南洞庭湖沅江段与其他湖区鱼类多样性指数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diversity indices between the surveyed area and other lake areas

3.2 鱼类资源保护现存问题及建议

南洞庭湖沅江段的鱼类资源变化与长江及洞庭湖鱼类资源衰退趋势[11]一致,经济鱼类小型化和具重要价值的河湖洄游型鱼类比例严重下降的现象尤为明显。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1)水域面积减少和繁育环境恶化。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入湖水量减少,水体环境容量减少[13],使得洞庭湖大部分时间处于低水位。由于泥沙淤积使湖中洲滩迅速发展,历年来人们不断围垦洞庭湖,建立矮围、大量种植杨树使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及碎片化,从而使得鱼类繁衍生息所需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面积大幅减少,造成鱼类资源锐减。

2)过度捕捞。据不完全统计,沅江段捕鱼的专、副业渔船有1.5万艘左右,其中专业渔民2万多人。随着捕捞面积和捕捞时间的减少,捕捞竞争加大。许多渔民铤而走险,不仅在禁渔期进行非法捕捞,更是采取电击捕鱼工具、“迷魂阵”,甚至是毒鱼和炸鱼之类的灭绝性捕捞方式,导致鱼类资源的种群数量和多样性严重下降。

3)涉水活动。在沅江段影响鱼类生存的涉水活动主要是非法采砂,仅2014年一年沅江市就查封了非法盗采砂工程船78艘次,盗采事件89起。本调查地区鱼类的栖息水层以底层为主,而采砂作业期间挖掘的含砂层往往覆盖着一层较厚的淤泥和腐烂沉积的植物。此层既是底层鱼类重要饵饲——水底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也是一些产粘性卵鱼类的产卵所。不间断的非法采砂不仅影响到鱼类的索饵场,更是破坏了其产卵场,对鱼类生存造成极大影响。

鉴于以上原因,南洞庭湖沅江段的鱼类资源保护应从河道湖泊的疏通、围垦湖地的矮围等的拆除、开展禁渔期巡查专项行动、加大对非法捕鱼工具的查处力度、合理安置渔民转产上岸、加强河道管理和执法力度等多方面进行。

猜你喜欢
沅江区系种数
从当前汉字使用情况调查看《现代汉语常用字表》①
赣粤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沅江:首本乡土教材出炉
一帆风顺
富贵鸟
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用药整合管理干预效果研究
内蒙古灌木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绝句(二首)
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