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植物园发展模式探讨
——以天津农学院西校区植物园规划设计为例

2019-06-17 02:13陈乐蒙胡妍妍郭雨欣李晓莉张书睿张丹
安徽建筑 2019年5期
关键词:农学院种植区植物园

陈乐蒙,胡妍妍⋆,郭雨欣,李晓莉,张书睿,张丹

(1.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天津市 300384;2.天津青川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308)

高校校园植物园的建设从出现开始便一直是植物园建设中的典范,欧美早期的高校植物园建设多集中在优秀的大学中,如牛津大学植物园、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劳尔斯顿植物园、加利福尼亚大学植物园等[1],国内关于高校校园植物园大多用于科学研究,如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的植物园。如今很多高校也开始探索建设属于本校专用的校园植物园。

农业院校作为高等学校中专业性比较强的一类院校,建设植物园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首先,以园林为主的相关专业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实践能力,规划和建设高校自身的植物园是对农业类院校来说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次,农业院校建设植物园是对现有植物的收集研究与保护,更是对生态保护开发的探索,并可将农林牧渔结合,以打造一个人工的生态循环系统,对今后的生态农林业发展有很大帮助。最后,规划对外开放展示的区域,扩大植物园服务群体,加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将植物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提高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对环境的保护和自然的热爱。

虽然在高校植物园建设中涌现出了一些新的设计方法,但形式内容单一化,植物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限[2],社会职能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本次研究以天津农学院西校区植物标本园规划设计为蓝本,设计结合高校办学特色,在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对外展示及科普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为高校植物园建设提供新思路。

1 现状分析

天津农学院作为天津市唯一一所高等农业类院校,并以农科为主体和优势,学校分为东、西两个校区,近年来校区改造以及对校园用地的充分利用,再结合高校植物园的功能定位,考虑到学校开设有水产养殖、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园林、林学等跟植物息息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无论在课堂教学、实践考核和教师的科学研究,都需要植物园为依托,同时研究成果可以服务于社会,故校方计划在农学院西校区建设一座高水平现代化植物园,集教学、科研、休闲、科普于一体的现代高效植物园,以满足多种功能需求。

植物园规划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天津农学院西校区,占地面积约0.2hm2,地势开阔平坦。现有立地设施园艺智能温室、天津市农业节水研究中心农田水循环实验基地、动科养殖办公室及动科动医学院教学实习基地,水产学院淡水养殖场及一无特殊看护管理的小型池塘。区域内有大量未种植土地遍生杂草,现有的部分种植区域种植白蜡等乡土树种,灌木为月季等观花灌木,地表部分覆盖草皮,均未得到有效的管理。

2 规划细则

2.1 规划目标

以天津农学院西校区植物标本园的规划设计为例,结合农学院专业发展方向、教学实践及科研需求,将特色果树区、农作物展示区、对外采摘体验区、药用植物园、专类园等特色植物分区规划其中,体现天津农学院专业特点,建成集科研、教学、休闲、展示、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标本园[3]。

2.2 设计主题

以“生态校园、绿色体验”为主题,在保留西校区该地现有建筑的基础上,发挥有限的土地资源,依托天津农学院特有园艺园林种植技术,设计集植物科普、生态教育、科学研究、互动体验、对外展示并体现生态循环的多功能高校植物园(见图1)。从教学实践、科学研究、科普展示、互动体验四个层面实现该植物园的功能,加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儿童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图1 植物园总平面图

3 植物园规划特色

3.1 天津地区适宜生长植物种类收集归纳及展示

天津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旱少雨,再加上土壤盐碱化的恶劣环境,为了保证所种植植物的最大成活率,园内植物大多采用乡土植物以及少量引育的经实践证明适宜在天津种植的植物种类。重视植物之间相互的关联与影响。保证整个植物园在栽植上为和谐有机的整体,体现生态性,利用好现有的土地资源及小型湖泊资源。

3.2 植物标本园及特色专类园的设置

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各种植物的观赏特性以及各个植物群落之间的互利或互害关系,将植物园分为药用植物园区、农作物种植区、蔬菜种植区、果树种植区、彩色叶树种植区、常绿植物区、水生植物区、藤本植物区等8个特色分区,在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同时还能在不同的季节里形成不同的景观,同时保证艺术性和实用性。

3.3 结合农田种植、小动物及鱼类养殖的循环生态系统实验基地

该区域内有农林牧渔四种研究场所存在,所以可将农田种植、小动物及鱼类养殖相结合,以打造一个人工的生态循环系统,对今后的生态农林业发展有很大帮助。

3.4 满足天津农学院农学、园艺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植物需求

结合实践教学特点,划分出园艺实践教学种植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让学生进行实地操作。同时,将园中植物的栽培养护、果树修剪、植物配置等工作交由学生和教师进行,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也节约了一定的养护成本。

3.5 学术研究与科技普及

开展学校特色日活动,发动全校师生走进植物园,感受植物四季的不同季相特点,开展校园大讲堂活动,由相关教师定期为师生讲解植物知识,提高师生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意识。本植物园开辟区域方便各位教师和同学进行各种科研活动,引育新品种,进行相对的科学研究,不断丰富园区植物种类。

3.6 儿童科普及互动体验活动

植物园分为对内展示区与对外展示区,体现高校植物园的社会职能,向市民开放,定期进行公益讲座,普及植物知识。开展对少年儿童的科普教育,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都参与到植物种植、养护及采摘的过程中来。学校也可结合开展对外的科普讲座,提高少年儿童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及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将植物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提高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对环境的保护和自然的热爱。

4 主要专类园设计布局

4.1 药用植物区

药用植物学这几年发展迅速,药用植物在药用成分的开发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药用植物种类除高大乔木如白蜡、旱柳、毛白杨、银杏外,它们是很好的造林、绿化树种,更多的是如玉兰、皂荚、栒骨、波斯菊、马鞭草等的常绿、落叶乔木、小乔木以及灌木。考虑到我校有药用植物方面的师资力量和相关方面的科研成果,若将药用植物结合景观进行集中展示,将会成为天津市第一个专类植物园,也势必会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4]。

4.2 农作物展示园

农学作为我校的特色专业,理应为农学专业的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实习基地供他们进行科学研究,而且农作物种植区的建立还会让很多城市长大的学生学会区分五谷杂粮,同时更加切身地感受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适合天津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种类有:玉米、棉花和大豆。

4.3 月季园

月季,又被称为“花中皇后”,花色鲜艳多变、栽培品种多样观赏花期长,同时也是天津市的市花,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天津的高校如天津大学有特色的月季种植区,通过展示不同品种、不同花色的月季,形成了很好的观赏效果。我校可以选择一些珍贵品种栽植,作为我校一大特色区域展示。

4.4 特色果蔬园

果蔬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我校园艺专业也有专门的果蔬研究方向,果蔬园内可以大面积种植石榴、桃、杏等果树和一些当季的时蔬等,到果实成熟时还可作为采摘园让学生进行采摘活动,还能从中体会到不一样的乐趣,可实现观赏、科研、采摘“三位一体”。

4.4 彩色叶树种植区

秋色叶树种在秋天或经霜后的叶片变得醒目、亮丽,明显不同于其他观赏期的颜色,且叶片转色期整齐、叶色期长,孤植或者片植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5],如北京香山公园以漫山的“红叶”黄栌而著称。该区域还种植叶色鲜艳的彩叶植物,形成一条彩色人行道。可种植:槭树、柿树、栾树、银杏、金叶榆、紫叶李、五角枫等。

4.5 常青园

天津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干旱风大且持续时间长,这就意味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校园里将无景可观,所以常绿植物种植区可以为学生在冬季提供一个课外活动场所,一般来说适合天津地区生长的常绿植物大部分是针叶树种,只有少量的阔叶植物,在植物的选择上也偏向于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如大叶黄杨球、广玉兰、大叶女贞、火棘、南天竹以及松柏杉类植物。

4.6 水生植物园

该植物园含有一个面积较小的池塘,可根据现有的环境条件,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可按照水体深浅种植不同形态的水生植物,如浮水植物水罂粟;浮叶植物——睡莲、芡实;沉水植物——金鱼草、角果藻;挺水植物——荷花、菖蒲;滨水植物——水杉、千屈菜等。水生植物区还结合有鱼类养殖,形成一个小型水生生态循环系统,形成特色区域。

4.7 藤本植物区

藤本植物奇特的攀援器官能感知周围的物体,凭借着自己的攀援器官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可从地面攀援到数十米的树冠上,又从一株树攀到另一株树上[6],在天津地区也有不少藤本植物可供我们欣赏和研究,可以按照缠绕式、卷须式、依附类进行分类种植,选择观赏性强的如牵牛花、凌霄、紫藤、南蛇藤、铁线莲,还可以选择和南瓜、葫芦、葡萄等这些常见的观赏蔬果类结合生产,形成特色区域。

4.8 海棠恂子园

海棠类多用于园林的绿化、美化中,观赏性海棠适应性强、抗寒、栽培管理较易,适于北方地区广泛种植[7]。海棠树态峭立,花姿潇洒,且西府海棠在我校长势很好,我校的海棠恂子园内可以将西府海棠、珠美海棠、贴梗海棠和各类恂子种植在这个区域,花开季节会有很高的观赏性。

5 小结与展望

建立高校植物园应该遵循生态保护原则,种植乡土树种,利用现有立地资源。利用生态循环性,结合农渔牧在同一环境下共同发展,体现环保与循环经济。应建成能集中养护,展示丰富的具有科研价值和学校特色的植物的高校植物展览馆,有特色的农林牧渔高校试验生态农林循环系统,受众面广、服务于大众的高校植物科普园及在科研教学、科普教育等基础功能外有所收益的高校示范性植物园。

猜你喜欢
农学院种植区植物园
植物园的“虎”明星
华南广州 国家植物园揭牌
金陵大学农学院与中央农业实验所合作及影响研究
C市主要草莓种植区土壤重金属镉、铅现状调查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草莓种植区土壤中典型有机氮化合物的分布及来源
国立西北农学院的农学教育研究
北京高校科技创安—视频监控应用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