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偏好

2019-06-18 08:39侯美婷
财讯 2019年15期
关键词:审计报告

摘 要:我国财政部于2016年12月下发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准则。2018年是我我国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第二年。为此笔者手动搜集整理了1700家A股上市公司的关键审计事项以此来分析事务所的披露偏好。

关键词:关键审计事项;审计报告;披露偏好

在新准则实施之后,在对关键审计事项进行沟通的时候,应围绕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在筛选关键审计事项时,应该充分了解被审计企业经营状况和行业特征,选出真正“关键”的事项。对1700家上市公司统计的3694项关键审计事项进行整理,将其分为9类,其中资产减值类一共披露了1632项,其次为收入确认事项,共计1220件;长期股权投资事项、资产确认和计量事项、重大交易及事项和负债分别沟通了276件、207件、143和102件。披露最少的为费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及其他,总占比为3%,其他事项包括会计估计变更、前期差错更正、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技术系统等关键审计事项。

一、资产减值事项

1632项资产减值事项中,披露应收款项坏账准备事项的最多,共计581项,占到资产减值事项的比重为35.60%;其次是存货跌价准备事项,沟通了201项,占到该事项的24.57%;商誉减值事项披露了298件,所占比重为18.26%;非流动资产减值202项(固定资产减值154项、在建工程减值25项、无形资产减值23项、长期股权投资减值23项)其余金融资产减值共计78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42项、代垫款、融出资金等减值36项);其他事项是指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关键审计事项——减值事项披露的时候,将整体的资产组减值进行了披露,例如将无形资产减值、固定资产减值和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减值测试,无法将其剝离出来归纳到具体的项目内,因此将其统一归类到了其他,该事项总计披露了49项。

二、收入确认

1220项收入确认事项中,营业收入共计1081项,占到收入事项整体的88.61%。营业收入依据不同的行业,涉及的收入模式各有不同,如房地产开发项目收入、医药收入、产品销售收入、经销商销售模式、大宗业务销售模式等,收入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收入确认的时点也是成为关键审计事项的重要因素,在披露过程中均有提及;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的收入69项,政府补助收入56项,其中搬迁补偿和土地收储事项有12件;,由会员积分确认的递延收益7项;具体认定5项、租赁事项2项,

收入确认事项是第二大审计重点,其本身就属于重大错报风险领域,因此在本次统计汇总中发现,许多披露了一项关键审计事项的上市公司也选择了将收入作为唯一一项进行了列报披露。

三、长期股权投资及合并事项

267项长期股权投资及合并事项中,股权收购与转让143项(股权收购77项,66项股权转让或处置),这些项事项体现了关键审计事项的当期性,因为这些事项并不是企业的日常经营业务,只是当期发生的特殊事项,在次年的审计报告中可能不会体现;结构化主体合并共60项,其中金融业就有52家,同时在此次的统计中金融业共计74家,换句话说,70.27%的金融业企业均选择将结构化主体作为关键审计事项进行披露,体现了行业特征,说明结构化主体合并评估是金融业的

四、重大交易及事项

143项重大交易及事项中,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披露的完整性事项87项,占总数的60.84%,资产出售及处置损益事项的确认有22项、重大资产重组19项、重大仲裁事项5项、债务重组9项、破产重组一项。

五、资产确认和计量事项

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共207项,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49项(开发支出资本化23项、研发支出资本化3项,特许经营权摊销18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48项;金融资产的额确认计量45项,其中有7项为“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影响评估的披露”,体现了政策法规对企业的影响;固定资产23项,其中8项为固定资产的增加及折旧的测算,余下的15项均为“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在建工程均为12项;货币资金5项,主要是对货币资金下的银行账户的存在及完整性进行重点关注,以及定期存款进行重点审计;投资性房地产、存货、预付款项分别为5项、4项和3项;其他非流动资产是指搬迁损失期末计价事项,是四川华信(集团)会计师事务所为宜宾纸业出具的审计报告中披露的。

六、负债及公允价值

102项负债类关键审计事项中,预计负债54项,占到负债类50%以上,该事项主要包括合同准备金、未决诉讼以及产品质量保证金等;土地增值税的计提23项;职工薪酬13项,这里主要是指设定辞退福利和设定受益计划;其他事项是指应付票据、境外涉税、带息负债等,共6项;大修理准备4项;股份支付项2项。

57项公允价值计量的关键审计事项中,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25项,其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19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10项,第三层级投资资产的估值3项,同时有21家金融企业对后3项进行了披露。

七、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师事务所披露时倾向于涉及重大判断或是重大会计估计的事项,此类事项的计量依赖于管理层主观判断。对于同一行业相同事项如果事务所能够做到根据每年的具体情况、宏观形势来对同一个客户同一个事项进行针对性地阐述,抛开所述内容不谈,其所带来的后续效应是非常积极的,投资人、债权人可以通过审计报告看到更多与公司相关的信息,从而增加投资人、债权人的信心与对审计报告的信任程度,进而可以积极影响公司的股价,提升了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因此如何保证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更具有针对性,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凯旋,雷倩华.审计师个人特征与A+H股公司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J].财会月刊,2018,(14):143-154.

[2]冉明东,徐耀珍.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改进研究——基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试点样本的分析[J].审计研究,2017(5):62-69.

[3]阚京华,刘超宇.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特征与思考——以2017年审计报告为例[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04):71-75.

作者简介:侯美婷(1995-),女 ,汉族,山西太原,硕士研究生,北方工业大学,研究方向:审计

猜你喜欢
审计报告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现状研究
浅谈内部审计报告编写的方法与策略
财政部发布12项新审计报告准则
一份经济效益审计报告引发的思考
关于公立医院审计报告与内部控制的思考
审计报告模式将迎重大改变
我国拟推行新的审计报告模式
浅谈工程造价审计
如何发表审计意见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