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软实力提升企业硬实力

2019-06-20 18:48陶洪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竞争力

陶洪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021-02

摘 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竞争的焦点已经从传统的资源、人才、信息,转移到企业文化的竞争上。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本篇论文对巨化集团企业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尝试提出进一步提高企业文化创建水平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企业文化 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一个舶来品,最初来源于欧洲发达国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开放,我国企业和西方国家企业之间的往来更加密切,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下,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文化特性均不相同,但是从学理角度来看,比较一致的提法是“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而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则是企业员工整体认知的统一概括,体现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行为中和企业员工的精神状态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现代企业制度从国外流入国内,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将其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实践发展中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企业发展的优势文化。对于这些优势文化构建路径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企业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实现路径。

一、企业文化的特点

(一)特色性

特色性是企业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都有着不同于其他的独特企业文化,这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沉淀,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特色、企业传统、企业目标、企业员工素质以及内外环境不同所决定的。正是企业文化的特色性,才让各种类型的企业绽放出各异的光芒,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彰显出不同类型企业源源不断的发展潜力,极大的活跃了市场经济。从实际情况来看,一般服务类企业和生产类企业在企业文化构建上就存在较大的不足,这是由于企业所肩负的任务和发展职责来决定的。因此,我们判断企业文化的类型和特色,可以从企业自身所肩负的职责入手观察。

(二)延续性

企业文化不是一种短暂性的现象,而是一种持续性的概念,往往伴随着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历史性的产物。对于企业文化的起始发展动力来看,主要是来自三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企业优良经营文化和对外来优秀企业文化的借鉴。这种延续性还体现在企业人文精神的传承,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底蘊,就是要更加注重人的主观感受、道德认同、行为规范在企业规范化管理过程中所占的地位,以及这种地位带给企业巨大的提升功效。以巨化企业为例,企业现存的企业文化,最早是由第一批创始人和建设者所探索、形成的,在后续漫长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尽管企业文化在内涵和外延等方面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但是本质却没有改变,这正是体现了企业文化的延续性,他跟随企业自身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同时,以人为本还要求企业最终的发展成果必须要让全体员工来享用,如果成果无法被共享,那么只能说明发展是劣质的发展。

(三)动态性

企业文化具有整体性和延续性,但是并不代表是一成不变的,相反,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规模层次,其对于企业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这种不变性正好又为企业的发展汇聚起强大的合力和动力,因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和生产力种类是不同的,只有精确的掌握这种不同,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但是这种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之后,就具有长期的稳定性,这里所说的长期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绝对化的概念。这也就保证了企业即便存续了很长时间,依然能够有丰富和多元的文化予以其必要的支持。如果单从企业纵向发展脉络来看,企业文化的这种动态性就比较鲜明,与企业不同阶段发展态势密切相关,始终随着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和客观经济规律相适应,对于这种规律的精准把握,促使企业充满更大的竞争力。

二、巨化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巨化集团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以“自强、自信、聚力、聚合”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这种精神最初体现在建设成浙江第一个大型化工企业,大力发展化肥和有机化工。巨化创业者筚路蓝缕,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和魄力,靠着“两只肩膀两个手,一条扁担一把锹”,实现了巨化集团从无到有的诞生。这种源自第一代创业者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也顺势成为历代巨化人精神血脉的组成部分,成为企业最宝贵的文化理念和人文精神。尤其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巨化集团从来都没有忘记初心和使命,以建设中国氟化工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己任,开启了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并将建设资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企业为目标,这正是长期以来企业价值的再现和反映。

在后续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伴随着全国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巨化集团也展开了全面的转型,这是对时代发展潮流的顺应,也是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的体现。巨化集团主动顺应市场变化,积极调整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提出了“再创业、再出发”的口号:在第二次创业中,巨化建成了以氟化工为核心,煤化工和盐化工并举的我国最大的氟化工基地,支撑了巨化的发展和巨化的再次腾飞;在第三次创业中,巨化以建设中国氟化工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己任,启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将巨化建成一个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型企业。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巨化集团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转型发展,这是企业对市场的主动适应,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彰显了巨化人义无反顾、矢志不渝谋求发展的精神品格。从外在层面来看,规模在扩大,产业结构在调整,主营方向在变化,而始终不变的则是从第一代创业者身上提炼和形成的企业文化和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价值观,这成为支持巨化集团不断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之一。有理由相信,随着巨化集团再次扬帆起航,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中,企业价值和文化将会继续发挥应有作用,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路径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已确立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企业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努力寻求企业独特竞争力,而加强企业文化构建则成为实现这种特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结合企业文化的特征和优势,立足巨化的发展成就,笔者认为新时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文化建设要以思想为基本指引

将员工的愿景凝聚和统一起来,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发展始终,比如巨化集团领导人就提出,“打造受人尊重企业”的战略观、“创新与发展 安全与效率 环保与健康 尊重与和谐”的企业价值观、“蓝天碧水 造氟社会”的巨化宗旨、“团结求实 诚信 创新”的巨化精神、“诚实守信 恪尽职守”的企业道德、“学习 尽职 精业 奉献”的员工信条。对于这些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弘扬和宣传,最终促成了巨化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具有多变性,只能在一定的时期保持相对的稳定,因为企业文化往往都是与企业发展阶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比如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企业精神和文化基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创始人或是创立者的个人品格、气质,这是一种由个人向企业的精神蔓延,这时的企业文化更核心的是奋斗和争创。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其市场占有率、产品或是服务竞争力开始彰显,这时的企业文化就开始转向开放、包容等比较虚化的精神实质。而从巨化集团的发展脉络来看,也契合这种思路和路径。因此,当我们对于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分析时,应该以一种与时俱进的眼光去看待,而非一成不变的理念。换而言之,企业文化具有一脉相传性,其中的文化精神和宗旨贯穿始终。

(二)企业文化要体现对人的重視

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在不同的阶段和过程中,人的价值和作用始终处于基础性的地位,一个企业想要活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要将人才建设和锻造放在最核心的位置上。从一定程度上看,一个企业是否能够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是否有长远的发展空间。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企业想要更好的服务人才,就必须要多措并举,在留住人才、激发人才作用等方面想办法、出实招。具体而言,企业要树立先进典型,传递正能量,着力培养和发现身边的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学先进、比先进、当先进”的氛围中。每年评选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巨化十佳,最美巨化人,职工小家等等。树立榜样,可以把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引向深入。职工中隐藏着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要使这种积极性发挥出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评选优秀、树立典型活动,激发了员工自我加压、拼搏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弘扬了正气,振奋了精神,鼓舞了人心。

(三)企业文化要注重对人发展

良性的竞争是企业保持永久活力的重要手段,要在和谐、优越的企业文化基础之上,进一步引入竞争文化,通过竞争手段,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岗位竞赛、技能比拼等常规活动中,展现员工队伍的能力素养。企业应该引入竞争文化,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引导更多的员工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勇当先锋,开展良性的竞争,在企业内部营造出氛围。同时,还应该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明确职业输出的方向,从而增强他们对于企业和组织的归属感。在员工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普通员工开展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四、结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关系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员工作用的发挥,随着巨化集团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对于企业文化的追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本篇立足巨化集团发展历史和现状,浅析其构建完整企业文化的途径,从更长远角度看,想要实现巨化集团顺利发展、弘扬企业文化价值,还需要秉持与时俱进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炼,才能形成最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春花,杨忠,曹洲涛.组织行为学[M].上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5).

[2] 樊庆德.企业文化一决定企业兴衰的一把利器[J].商业文化,2011(9).

猜你喜欢
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竞争力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