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技术实验项目教学设计

2019-06-25 01:50董雪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局域网路由器无线网络

董雪

●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科版新教材必修二《信息系统与社会》第二单元“信息系统的集成”的内容。

● 教学目标

①认识组建无线局域网的硬件设备及其功能,了解互联网的接入方式,知道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②通过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体验无线路由器等常见设备的安装及设置方法,培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③树立合理使用无线局域网的意识,能预判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培养信息安全意识。

● 项目设计

本节课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填写实验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项目活动:一是通过实践操作组建小型无线网络,体验无线路由器等常见设备的安装及设置方法;二是使用无线客户端访问已有的无线网络,并了解传输速率、IP地址等基础知识;三是通过无线客户端来验证组建的小型无线网络,体验简单信息系统的搭建过程,并学会利用信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 课前准备

全班共分为6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发实验器材:无线路由器、路由器电源、iPad、笔记本电脑。

● 项目实施

1.情境导入,明确主题

利用更换路由器情境吸引学生兴趣。

师:世界杯期间,法国队的一名铁粉想观看法国队和克罗地亚队的决赛直播,但是这名粉丝家的无线网信号时有时无,他决定重新换一台路由器,于是打电话向你求助,你能帮帮他吗?如果不能,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你会信手拈来!

设计意图:本节课采用言语情境来引入学习任务。世界杯也是高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导入之前也可以询问学生们最喜欢的球星和球队,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活跃课堂氛围。

2.合作探究,实践学习

活动一:组建小型无线网络,检验无线路由器的指示灯是否变亮

(1)将无线路由器的WAN口连接外网网线。

(2)将无线路由器的LAN口通过网线连接笔记本电脑。(假设我们的设备并没有笔记本电脑,只有一台iPad,该如何用iPad进行无线路由器的设置呢?)

(3)接通无线路由器的电源。

连接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设计意图:①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用自己搭建好的無线局域网会使他们更具成就感。②绝大部分学生可能对无线局域网的搭建不熟悉,因此,将连接示意图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按照连接示意图勇敢尝试,不要怕出错,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试误的过程。从课堂效果来看,有的小组能根据示意图顺利搭建出无线局域网,但是有的小组在操作时遇到了困难,存在将WAN和LAN口混淆的情况,个别小组甚至没有接通路由器电源,这充分说明部分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不够,教师可适当加入操作演示环节。

活动二:配置无线路由器

(1)观察路由器参数,记录型号及路由器的IP地址(或管理页面),填写相应数据至实验报告中。

(2)访问路由器。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如http://192.168.1.1或melogin.cn,并设置登录密码(初次登录时需要设置密码,以后可直接凭密码登录),进行访问,做好记录。

(3)设置路由器的网络参数,并记录。①打开“网络参数”。②观察“WAN口设置”,记录IP地址的获取方式。③观察“LAN口设置”,记录IP地址子网掩码等信息。

(4)设置无线网络。①打开“无线设置”。②利用“基本设置”,可修改SSID号(无线局域网的名称)并做好记录(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如自己小组的名字,方便寻找)。选中“开启无线功能”和“开启SSID广播”,并保存。③进行“无线安全设置”。考虑到无线局域网的使用安全,认证类型选择“WPA-PSK/WPA2-PSK”,加密算法选择“AES”,并设置密码,点击保存,做好记录。

(5)若要再次修改路由器参数,必须重启路由器(在“系统工具”中)。

(6)恢复路由器出厂设置快捷操作:长按“reset”按钮5秒。

设计意图:①设置好本组无线局域网的户名和密码,并做好记录,以供后期检测。②通过登录路由器IP并设置各项参数,学生能够简单了解无线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培养信息意识,加深对无线局域网的认识。③告诫学生不使用安全性较低的密码,增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信息安全意识,能够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规范。

活动三:使用客户端验证无线网络

尝试使用iPad、手机等客户端连接到自己设置的无线局域网中,通过访问网站验证是否联网成功。

组间互评:依次检测其他小组的无线局域网是否组建成功,填写实验报告中的小组测评表。

小组讨论: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免费wifi出现在各个公共场所,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同时免费wifi的安全隐患也随之出现,各种“钓鱼wifi”以假乱真。在公共场所,若使用不知来源的免费wifi,是否有安全风险?

设计意图:①利用移动设备检测本组的无线局域网,合作找出错因,并逐步完善。②分别检测其他小组的成果,并尝试分析出错原因。③通过小组讨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会识别可疑的wifi,提高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性。对于公共场所不知来源的无线局域网,不可随意连接,也不可随意破解他人无线局域网密码,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感。

3.拓展练习,总结提升

小组讨论:①分析、总结“组建无线局域网”实验的过程和收获。②简述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方法与步骤,并交流网速测试实验的数据。③部分型号的无线路由器有转发规则、安全功能等选项,你能否利用这些选项,提高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请尝试应用相关技术。

设计意图:①通过小组讨论,回顾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与收获,培养信息意识与数字化学习能力。②设置技术任务,延伸学生思维,小组合作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苍山点题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一直面临的问题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纠结,是教条地学知识还是在实践中锻炼?我们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忽左忽右、顾此失彼的情形。新教材更加重视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在内容安排、学习方法上都在进行更加精心的设计。本期解码,我们选择的两篇教学设计是基于新教材的教学实验,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与原来相关主题不同的内容及不同的教学方式。

第一篇文章,引导学生探讨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讨论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描述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展望信息社会的未来。其中,旅行计划技术功能分析表的应用能够切合实际,把知识与技术功能相结合;对滴滴顺风车事件、人工智能发展等问题的讨论,可以更理性地认知信息社会,并逐步认识信息社会的新特征;再增加对信息社会未来的展望讨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强认知能力与观念创新。

第二篇文章,主要内容是认识组建无线局域网的硬件设备及其功能,了解互联网的接入方式,知道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通过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让学生体验无线路由器等常见设备的安装及设置方法,培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合理使用无线局域网的意识,能预判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培养信息安全意识。这节课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填写实验报告,通过技术实验报告进行实验管理,尤其是用连接设备实验、实验数据测试等体现出实验教学的显著特征。

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并不是说一定是我们没有教过的内容,也有很多是把经典的内容用在如何体现出学科核心素养、展现出科学技术的价值上,如计算机硬件、软件等组成可从信息系统着眼,硬件测试、应用可从技术实验着手等,期待大家在新课程中给学生一个知识与技能融合学习、整体发展的新平台。

猜你喜欢
局域网路由器无线网络
买千兆路由器看接口参数
路由器每天都要关
路由器每天都要关
无线网络安全漏洞及防范策略
web3.0时代,无线网络安全策略研究与防范
计算机局域网组建及管理探讨
用无线路由器共享单位局域网
4G无线网络建设项目的进度管理浅析
路由器成为木马攻击目标
局域网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