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安卡拉病卵黄抗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2019-06-26 13:16李心海张林吉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51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6期
关键词:仔鸡安卡拉腺病毒

李心海 迟 兰 张林吉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51)

2015年6月以来,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吉林、安徽、湖北等省大多数地区暴发了鸡安卡拉病,该病以鸡心包积液和肝炎为主要特征[1]。该病最早于1987年在巴基斯坦的安卡拉地区一个肉鸡场发生暴发性流行,因此通常称作鸡安卡拉病。目前该病在世界多个国家均有报道。“心包积液综合征”即安卡拉病毒病就是由Ⅰ群禽腺病毒中特定血清型感染引起的[2]。30日龄鸡易感,随着日龄的增长,鸡的免疫力逐渐增强,死亡率降低,病程1~2周,死亡率最高可达70%,可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鸡安卡拉病是由病毒引起,目前,我国并没有农业部批准使用的疫苗,抗生素对该病疗效不大,没有特效药物可进行有效防控。当疾病发生时,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很有必要开发出高效特异性的药物进行防控。卵黄抗体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防治,且收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化学性质很稳定,易于运输和保存;易于商品化生产,价格低廉,效价比高。笔者利用在徐州地区分离到的1株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制备高免卵黄抗体,经过实验室试验证明,高免卵黄抗体可以有效防控鸡安卡拉病的发生和流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毒株 在徐州地区某发生疫情的养鸡场采集鸡心、肝等器官,于实验室分离鉴定一株血清4型I群禽腺病毒并保存。

1.1.2 试验动物 30日龄健康肉仔鸡和180日龄健康开产蛋鸡均购自无血清4型I群禽腺病毒感染史的鸡群。

1.1.3 主要试剂 白油、乳化剂Span-80、乳化剂Tween-80等试剂均购自化学试剂商店。

1.2 方法

1.2.1 病毒的增殖 7~10日龄的SPF鸡胚经卵黄囊途径接种0.2ml,置于37℃孵化,每天观察。将24h内死亡的鸡胚直接淘汰,收获24h后死亡的鸡胚尿囊液,每胚可收取5~10ml的尿囊液。-20℃保存备用。

1.2.2 灭活疫苗的制备 (1)灭活:-20℃保存的尿囊液加入甲醛溶液,混合搅匀,使甲醛溶液的浓度为0.1%。置37℃灭活16h,每隔3~4h振摇1次,即得灭活抗原。(2)疫苗制备:白油与Span-80按比例混匀成油相。灭活抗原与Tween-80按比例混匀成水相。将3份油相与2份水相混匀并乳化成油包水型血清4型I群禽腺病毒灭活疫苗。

1.2.3 免疫方法 选用180日龄健康产蛋鸡30只,体重2kg左右,按正常饲养要求进行饲养。对鸡皮下及肌肉多个部位注射。第一次免疫剂量为0.2ml/kg,在基础免疫后的第14d、21d再进行加强免疫,免疫剂量分别为0.4ml/kg、0.8ml/kg。三免后每隔60d再进行免疫,免疫剂量为0.8ml/kg,在腿部肌肉注射。同时选用10只产蛋鸡,并于同部位注射相同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将所产鸡蛋收集并作好记录,于4℃保存备用。

1.2.4 高免卵黄抗体监测 于首次免疫后7、14、21、30、60、120、180d分别收集免疫组和对照组的鸡蛋,无菌收集蛋黄,制成高免卵黄抗体。以制备的灭活抗原为检测抗原,采用琼脂扩散试验方法测定免疫组和对照组的卵黄抗体效价。

1.2.5 高免卵黄抗体的制备 (1)收集经琼脂扩散试验方法测定卵黄抗体效价在6log2以上的鸡蛋。先用水清洗蛋壳上的污渍,再用0.1%新洁尔灭溶液浸泡30min。(2)分离蛋黄:将蛋壳表面用酒精棉球擦拭清洁,打开蛋壳,倒出蛋清,取出蛋黄,收集蛋黄放入无菌容器。(3)卵黄匀浆:取990份蛋黄液与10份1 %柳硫汞溶液、加入硫酸丁

胺卡那霉素溶液及无菌生理盐水,用组织捣碎机以12000r/min匀浆10min,制备成高免卵黄抗体。1.2.6 成品检验 按照2016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的方法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稳定性检测、鸡胚接种、安全检验。

1.2.7 治疗试验 将100只30日龄健康鸡平均分成5组,各组均肌肉注射2.1中制备的病毒液0.5ml,24h后,第一组颈部皮下注射卵黄抗体0ml,第二组颈部皮下注射氟苯尼考溶液1ml,第三组颈部皮下注射环丙沙星溶液1ml,第四组颈部皮下注射利巴韦林1ml,第五组颈部皮下注射卵黄抗体1ml。隔离观察,按常规要求饲养,观察2周,对每组鸡的死亡数与治愈数进行统计,分析使用不同药物对人工感染血清4型I群禽腺病毒仔鸡的治疗效果。

1.2.8 预防试验 将80只未免疫的健康仔鸡分成4组,每组20只。第1组注射卵黄抗体1ml,2d后再攻毒;第2组注射卵黄抗体1ml与攻毒同时进行;第3组先攻毒,2d后再注射卵黄抗体1ml;第4组不注射卵黄抗体仅作攻毒对照。

1.2.9 抗体消长规律试验 选未免疫30日龄健康鸡40只,平均分成2组,第一组每只胸部肌肉注射卵黄抗体0ml,第二组每只胸部肌肉注射卵黄抗体1ml,每2d采血一次检测血清4型I群禽腺病毒的抗体效价。

2 结果

2.1 高免卵黄抗体监测结果 如表1所示,在疫苗免疫后,2周后免疫母鸡所产蛋卵黄中血清4型I群禽腺病毒抗体效价超过了4log2,30d后抗体效价超过了6log2,符合采收要求。

2.2 常规检验结果 (1)微生物学检测:将卵黄抗体接种于厌氧肉汤培养基和普通琼脂斜面,37℃培养48h,没有发现细菌生长。(2)稳定性检测:取油乳剂灭活苗10ml,经3000r/min离心20min后,油乳剂外观没有出现分层、破乳等变化。(3)鸡胚接种:用生理盐水将卵黄抗体10倍稀释,经卵黄囊途经接种7日龄SPF鸡胚10枚,每枚0.2ml,置于37℃恒温箱孵育7d,24h内没有鸡胚死亡。(4)安全检验:取30日龄健康鸡10只,均胸部肌肉注射卵黄抗体2ml,饲养14d,所有试验鸡均健康。

表1 免疫鸡卵黄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log2)

图1 免疫鸡卵黄抗体效价测定

2.3 治疗试验效果 如表2所示,对照组的20只肉仔鸡全部死亡,注射抗菌及抗病毒药物1.0ml的20只肉仔鸡分别死亡19、20、19,注射卵黄抗体肉仔鸡无死亡,治愈率分别为0、0、0、0和100%。

表2 不同剂量卵黄抗体治疗效果 (ml、只)

2.4 预防试验 如表3所示,第一组注射卵黄抗体1ml,2d后再攻毒,20只鸡观察10d,精神状态良好,预防保护率100%。第二组注射卵黄抗体1ml与攻毒同时进行,20只鸡在观察期间,健康良好,预防保护率100%。第三组先攻毒,2d后再注射卵黄抗体1ml,20只鸡在观察期间,有6只死亡,出现精神沉郁,拉黄绿粪便,呼吸困难等症状,其余鸡只健康。治疗保护率70%。第4组不注射卵黄抗体仅作攻毒对照,20只鸡在观察期间,全部发病死亡,出现精神沉郁,拉黄绿粪便,呼吸困难等症状,剖检可见心包积液,肝脏肿大。发病率100%,死亡率100%。

2.5 抗体消长试验结果 如表4所示,鸡只注射1ml卵黄抗体后,即可获得较强的免疫保护。随着日龄的增加,鸡只体内抗体效价逐渐降低。至第10d时,抗体效价为2.7log2,仍可对鸡只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

表3 卵黄抗体预防试验结果

表4 抗体消长试验结果(平均值)

图2 抗体消长试验结果

3 结论

本试验结果证明:抗生素和抗病毒药治疗禽腺病毒病几乎无效,高免卵黄抗体治疗禽腺病毒病,治愈率达100%,预防保护率达100%,可有效保护鸡只10d左右。高免卵黄抗体对禽腺病毒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在生产过程中并不能确定鸡群感染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的具体时间,因此,应及早预防。在禽腺病毒病流行时可以连续两次注射高免卵黄抗体进行紧急治疗,也可用于预防,可以有效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防控血清4型I群禽腺病毒的生物制品。

猜你喜欢
仔鸡安卡拉腺病毒
土耳其安卡拉无人机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肉仔鸡腹水的诱发因素与防治
某部腺病毒感染疫情调查分析
肉仔鸡猝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要点探讨
安卡拉禁止集会防恐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