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沙棘泡腾片的提取工艺考察

2019-06-27 00:40杨静阿古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槲皮素

杨静 阿古拉

【摘 要】目的:研究五味沙棘泡腾片中沙棘膏、白葡萄干、甘草、栀子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Agilent C18 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65∶35),流速1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70nm,进样10μL;综合以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总量为指标选取最佳工艺;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优取醇提法的最佳提取方法。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75%乙醇,物料比为1∶8,提取1h,提取2次。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分别是0.427mg/g、0.370mg/g、2.833mg/g。结论:确定五味沙棘泡腾片中沙棘膏、白葡萄干、甘草、栀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泡腾片剂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五味沙棘泡腾片;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正交实验法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6-0020-05

五味沙棘方是蒙藏医临床常用的传统方药之一,全方由沙棘膏、木香、白葡萄干、甘草、栀子5味药组成, 沙棘膏为方中君药,含多种黄酮化合物,主要有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β-D-芸香糖苷、槲皮素、山奈素。方中以味酸,性温,锐而有止咳、祛痰、除巴达干功效的沙棘膏为主;以排脓、祛痰的木香为辅,配以白葡萄干以清肺热、止咳、平喘,甘草以清热,止咳、祛痰,栀子以清血热为之佐使。功能主治清热祛痰、止咳定喘,临床用于肺热久咳、喘促痰多、胸中满闷等。现行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有五味沙棘散,且其质量标准较为完善[1],市场上已有五味沙棘颗粒、五味沙棘含片及五味沙棘口服液等,但有关泡腾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此将其制成迅速溶解,吸收迅速,便于患者服用的口服泡腾片剂型。蒙藏医临床常用的传统方药,采用水平正交试验法,以方中君药沙棘膏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总量作为提取工艺的评价指标,来优化提取工艺。

1 仪器与试药

岛津LC-2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SPD-M20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CBM-20A型控制器、CTO-20A柱温箱、LC-20AT型输液泵、SIL-20A型自动进样器、LC solution色谱数据工作站、DGU-20A5型脱气机),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旋转蒸发仪(瑞士步琦有限公司),HH-D4型数控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双捷实验仪器厂),甲醇、磷酸(天津市盛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醇(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色谱甲醇(SIGMA-ALDRICH),水为超纯水,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材(内蒙古天力药业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条件 由于处方中多数药材的已知有效成分在乙醇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2-6]。故采用单因素考察后,选用L9(34)水平正交试验,以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含量对工艺进行优化,所确定的正交因素水平见表1。

2.2 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采用Agilent C18 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65∶35),流速1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70nm,进样10 μL。

2.2.2 供试品溶液 取五味沙棘方中除木香外的其余四味药,精密称定, 置圆底烧瓶中, 精密加入8倍量的75%乙醇, 加热回流lh,提取2次, 滤过放冷, 用旋转蒸馏仪回收乙醇后将药液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备用。精密量取25mL,置具塞锥形瓶中, 加盐酸3.5mL, 加热回流水解1h, 立即冷却, 移至50mL量瓶中, 用适量75%乙醇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75%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

2.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槲皮素3.559mg、山柰素2.534mg、异鼠李素3.021mg分别置于100mL、100mL、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摇匀,滤过,即得对照品溶液

2.2.4 阴性对照试验 阴性对照提取液(处方中缺沙棘膏药材),按提取物测定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供试液,进样测定。结果表明其色譜在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相应保留时间无峰,如图1所示。说明处方中其他成分对测定结果无干扰。

2.2.5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2.2.3”节下混合对照品溶液1、2、5、10、15、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2.2.1”节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进样量对峰面积积分值进行回归分析,所得结果见表2,3种黄酮在所测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2.6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标准品溶液10μL进样,按2.2.1项下重复进样6次,测得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的峰面积积分值,计算RSD分别为0.65%、0.74%、0.86%。表明方法精密度良好。

2.2.7 稳定性试验 取提取液测定液,按0、2、4、6、8h不同时间间隔进样,测得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的峰面积积分值,计算RSD分别为1.03%、1.15%、1.52%,结果表明提取物测定液中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在8h内稳定。

2.2.8 重复性试验 分别称取样品5份,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平行制备5份溶液,进样10μL,测定峰面积,连续进样2次,计算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含量的RSD分别为0.77%、0.57%、0.77%。结果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良好。

2.2.9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测知含量的五味沙棘提取物的样品,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槲皮素(见表3)山柰素(见表4)异鼠李素(见表5)对照品,按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测定其含量,计算回收率。

2.10 提取物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正交试验各试验号提取液测定液1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依次进样,测定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峰面积积分值如图1所示;经计算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见表6。

2.3 试验结果分析 采用综合平衡法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SPSS统计软件),结果见表6、表7。由表6中的R值可知,以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总含量为指标时,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均为A>C>D>B。说明溶剂浓度和提取时间是重要因素,提取次数和溶剂倍数次之。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因素A、C对总含量的影响均有显著性。结合极差分析,并按生产实际中降低消耗,提高效率的原则,确定五味沙棘泡腾片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A2B3C1D2,即加入75%乙醇8倍量,提取2次,每次1h。

2.4 提取工艺的验证 按上述较优的工艺进行试验验证(n=6),结合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总含量的平均值为3.6300mg/g,表明所确定的较优工艺合理可行。

3 讨论

考虑到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化学性质,在进行提取工艺条件的考察时,采用了65%乙醇、75%乙醇、85%乙醇 、95%乙醇作为溶媒进行回流提取。结果表明,75%乙醇较优,考虑到浓度为影响因素,故以70%、75%、80%为提取溶剂浓度进行正交试验考察。根据文献报道沙棘膏中黄酮类化合物大多数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主要以槲皮素苷、山柰素苷、異鼠李素苷。如果直接测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发现及其低,难以反映黄酮类化合物的真实含量,因此试验中采取酸水解后测定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为了尽可能短时间内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不同组成的流动相,如乙腈—水、甲醇—水、甲醇—酸系统,酸比较了磷酸和冰醋酸。结果表明磷酸可以减少色谱峰拖尾,使色谱峰达到较高的对称性,改善了分离度,最终确定下条件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峰形对称,无拖尾现象,槲皮素保留时间为14min左右,山柰素保留时间为23min左右,异鼠李素保留时间在27min左右。

4 小结

在五味沙棘泡腾片的研制过程中,根据方中各味药材中主要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确实了五味沙棘泡腾片的工艺路线。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醇提工艺进行优化,以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的总量为指标,优选了最佳煎煮工艺条件。通过剂型改进,对全粉末的五味沙棘散中全部药材进行了提取,减少了服药量,有助于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溶出和吸收,加快了药品的起效速度,同时便于服用、携带和贮藏,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给药选择方案。

对于蒙药的标准建立为今天蒙医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强化蒙医药在防病、治病、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中发挥独特的、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形成保持蒙医药特色的标准体系,建立规范的、科学的蒙药材内在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蒙药制剂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15:616.

[2]李亚真.沙棘膏制备过程中黄酮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14,29(4):407-409.

[3]游剑,邓青云,高丽,等.不同工艺对栀子苷提取效果的比较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20-222.

[4]胡震,杨广德,罗国安,等.栀子中栀子苷提取工艺及HPLC分析[J].中成药,2006,28(3):336-338.

[5]王振辉,李超生,王海森,等.甘草苷提取工艺正交试验优化[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0):30-32.

[6]魏宁,郎伟君.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提取工艺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143-145.

(收稿日期:2019-01-07 编辑:程鹏飞)

猜你喜欢
槲皮素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槲皮素诱导MCF-7细胞凋亡及其与Fas/FasL通路的相关性研究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新型饲料添加剂槲皮素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槲皮素与贯叶连翘提取物合用抗抑郁作用初步研究
UPLC-Q-TOF-MS检测槲皮素代谢产物在大鼠血清及组织中的分布
槲皮素及其代谢物抑制氧化应激与炎症
槲皮素金属螯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槲皮素对葡萄糖胺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槲皮素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