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问题与对策

2019-06-29 23:55张卫卫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2期
关键词:师资建设高职院校

张卫卫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对专业教师岗位技能的要求的提高,迫切需要专业教师丰富一线操作经验,提高岗位实践能力,进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文章通过调查研究,立足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现状,分析目前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航空物流管理;教师企业实践;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2-0188-03

1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教育突出能力本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备专业领域完整的知识储备,又要能够进行现场操作、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等。然而反观我国高职院校现状,大量从企业一线引进专业教师根本不现实,大部分教师还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乏一线生产实践经验,更缺乏对高职教育的职业体会。鉴于此,比较可取的方法便是教师到企业实践——利用节假日或正常教学时间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一线的操作流程和生产技术变化并及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当中。

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加之学习和借鉴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成熟的高职教育经验,《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简称《规定》)便应运而生。《规定》明确肯定了教师企业实践对高职院校“双师”教师培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和专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教师企业实践的形式内容、保障管理、组织协调、考核制度等做了具体规定。

随着我国民航货运的快速发展,航空物流管理专业应运而生,近几年发展迅速,旨在培养掌握运输、仓储、配送、航空货运、航空配载、地面处理等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实践性较强、综合性较高。高职院校航空物流专业教师也多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在航空物流企业工作的经历,缺乏对整个行业的宏观把控,因其专业特殊性,亟待具备专业特点的个性化教师企业实践策略的出现。

2 高职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问题分析

自《规定》颁布以来,各高职航空物流管理专业均拟定了具体的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具体实施方法,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部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对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带来了启发,但问题也同样存在。

2.1 院校对教师实践目标和工作安排不合理

(1)目标不明确。从走访和问卷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为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安排企业实践时,未结合教师担任不同课程的实际教学需求和研究方向,安排的实践内容多为地面服务和仓储流程操作等,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即缺乏针对航空物流岗位技能要求和岗位群的工作內容的分析,导致航空物流专业教师去企业实践流于形式,目标并不明确,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现今,航空物流领域不断涌现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尤其国际货运方面,新的标准不断出现,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相关岗位技能要求和工作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更需要专业教师保证深入企业一线实践的效果和质量。

(2)安排不合理。通过走访发现,多数高职院校航空物流专业的教师下企业实践都安排在节假日或者寒暑假期间,加之生师比超标,教师均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尤其是青年教师还有辅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和科研任务等,课外时间所剩不多。同时,调查发现,高职航空物流专业教师里中青年教师占比达一半以上,他们的家庭责任重大,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是顶梁柱,更加剧了他们在实践与教学间的矛盾,不利于保证教师企业实践的效果。

2.2 企业积极性不高

航空物流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经营与航空物流相关的航空公司、机场等企业数量有限,能够提供给教师企业实践的机会更少,哪怕能获得去航空公司、机场的货运部门实践的机会,因其工作的专业性和保密性,也很难保证实践过程和时间的完整性。

多数航空物流教师进入企业实践时,航空物流企业或者货运部门很少会安排专门的工作岗位给老师,多是看一看、听一听,现在航空物流发展逐步朝智能化发展,教师很难通过某一具体岗位的实践了解全部作业流程,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提高。同时,航空物流企业作为盈利单位,对教师的实践通常只是因领导层之间的关系而完成任务,并不会对实践教师进行管理和考核,有的也只是带着教师到企业走马观花地转一转,让教师根本无从下手。

航空物流专业岗位本身就需要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才能掌握,加之智能化已经成为航空物流发展的趋势,对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掌握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切都需要航空物流企业的积极协助,共同保证教师企业实践的实际效果。

2.3 不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

学校在给教师安排企业实践机会时,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并未考虑教师的个体实际所需。不同职称、专业背景、性别、年龄等的教师所需要的实践项目、组织、方式、期限等也不同。只有密切结合教师的个体差异性,才能有效地提高实践的效率。比如,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他们对实践内容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要求。具备初中级职称的航空物流专业教师更愿意去体验的是不同环节的操作流程,思考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则更会关注深层次的流程优化、技术革新等方面。反观实际情况则不然,更多的高职院校面对航空物流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只是把任务分配下去,甚至照搬其他同类院校的方案,很少会考虑教师自身的个体差异,实践效果很难保证。

2.4 产教融合程度不够

航空物流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技术要求和岗位要求,并不像普通的物流管理专业那样岗位要求不明确,专业技术并不复杂,对人员要求没有那么高。大多情况下,教师短时间下企业实践并不能让企业产生即时的经济效益,企业属于盈利单位,也就导致航空物流相关企业缺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多的航空物流管理专业都是靠管理层之间的人脉关系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不利于教师企业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缺乏约束。健康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应该是一种市场行为,是在利益驱动下产生的,有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政府政策支持,有完备的约定条款、组织框架。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教师企业实践仍面临严重的发展瓶颈。

3 高职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改进策略

3.1 搭建教师企业实践发展平台

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实践过程中自身、企业、院校多方面的局限,提高教师实践的质量和效率。在美国,为了给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和帮助,有一项关于教师发展的决议案——提议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该平台可以促进同行教师间的沟通交流,针对性地对教师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帮助,促进整体教师水平的提高。

借鉴美国学术委员的做法,在国内,可以联合多家院校搭建航空物流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发展平台,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重要的是要有合适的激励机制,能让更多的教师加入到教师企业实践发展平台中。在这里,各大高职院校的航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师和同行专家可以形成学习共同体,交流企业实践经验,探讨实践技能和知识革新,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助力航空物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2 重视教师间的个体差异

根据教师的需求、能力、阶段等个体差异性安排設计航空物流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方式、内容等是改进教师企业实践现状的出发点。具体实施时,在调研不同教师的能力水平和能力差异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所讲授的专业课和需求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实践项目、设计实践目标和实践具体安排。比如,讲授不同课程的航空物流专业教师可以分别设计“掌握航空配载与平衡的操作技能,具备航空配载业务能力”“航空货物运输流程与航空货运代理岗位要求”等企业实践项目,同时还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系数的梯度岗位“实践项目池”,方便专业教师选择相应的企业实践项目。

3.3 落实教师企业实践评价考核体系

一方面,采用将教师企业实践的过程性考核和成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对过程性考核评价时,可以对教师在实践岗位上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技能进步、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打分,即学分式评价体系。对教师企业实践完成后的成果性考核进行评价时,可以综合评定教师的总结、论文、报告等成果,作为教师企业实践能力是否达标的依据。只有将过程性考核和成果性考核以合理比例计入最后总评,才能使教师企业实践评价考核更科学。

另一方面,采用多主体评价方式。首先,对教师个人反馈制度进行完善。既要重视航空物流企业在教师实践结束时出具的相应反馈报告,分析企业对教师企业实践中的直接考核评价,又要关注教师自身实践反馈,从中可以研究出教师企业实践的侧重点和实际收获;其次,重视教师彼此之间的互评结果,采取返校后互相听课评价的方式;最后,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学生作为教师企业实践成果在课堂应用效果的直接见证者和受益者,高职院校可以采取访谈或网上评教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间接实现了对教师企业实践成果的考核。

3.4 优化航空物流专业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应竭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院校作为主体、航空物流企业参与的多方合作办学机制,促成由院校、企业和地方政府形成的理事委员会,将各方的权利、职责以法律形式明确下来。一方面,提高了教师企业实践的质量和频率;另一方面,推动了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有序开展。航空物流管理作为新兴行业,知识技能更新速度加快,这就需要更多的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积极深入企业实践,学校应充分利用自有的人才和知识储备优势提高校企双方的合作深度;同时,企业应更新观念,配合教师的企业实践项目,利用他们的知识储备提高现有员工素质,更新企业管理模式,为企业技术注入新活力,借助与高校的合作,助力企业提高在行业综合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张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6):15-17.

[2]宋时雪,高忠明,倪山山,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7

(7):39-42.

[3]张慧.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34-35.

猜你喜欢
师资建设高职院校
借鉴国外经验探索中医药类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关于不同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提高师资水平的思考
关于强化区县公务员培训师资建设的几点建议
转型时期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究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师资建设中孝德文化的渗透与传导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