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的诊断及与X线的比较

2019-07-02 03:20山东省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超声科山东聊城252000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4期
关键词:疾病诊断气胸胸部

刘 丹(山东省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超声科 山东 聊城 252000)

湿肺、气胸及呼吸窘迫综合征均为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由于新生儿出生时间较短,肺部功能和结构尚未完全发育,发生肺部疾病后极有可能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因此及时对新生儿进行疾病检查极为重要,目前临床中针对新生儿肺部常见疾病主要通过血气分析、X线等方式进行检查,但是胸部X线的辐射可影响新生儿的健康,且易受病情限制,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认为超声技术对新生儿肺部疾病诊断效果更理想[2]。本次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8例发生肺部疾新生儿开展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32例新生儿湿肺患儿、41例新生儿气胸患儿及5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参与研究,包括男性患儿77例,女性患儿51例,日龄8h~16d,平均(8.3±0.2)d。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并在尊重其自愿原则下签署了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超声技术和胸部X线扫描检查,选择飞利浦彩色超声设备及西门子X线设备,超声探头频率设置5~11MHz,X线管电压设置50kV及管电流设置1.4mAs。患儿呈仰卧位,超声探头对其双侧前胸、后背及侧边胸部进行横向、纵向扫描,获取扫描图像信息。X线进行常规扫描检查。由至少2名专科医师进行阅片和数据分析,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的诊断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检验水准为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和X线对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诊断阳性率比较

超声检测新生儿湿肺、气胸及呼吸窘迫综合征阳性率分别为93.75%、92.68%、90.91%,与胸部X线检测75.00%、75.61%、76.36%相比显著更高,差异经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超声和X线对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检查阳性率比较(n,%)

2.2 超声和X线对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

超声技术对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胸部X线,差异经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超声和X线对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n,%)

3 讨论

气胸是临床常见新生儿肺部危急重症,发病原因为多因素引发的肺泡充气过度造成肺泡壁破裂所导致的急性肺部疾病,是引发新生儿脑瘫的主要因素,具有较高的致死风险。呼吸窘迫综合征以肺泡2型细胞分泌的表面活性物含量减少,对气体交换造成损伤,使得肺泡静态顺应性下降,继而造成肺泡萎缩塌陷为主要病理特征[3]。湿肺发生的原因与其肺液清除缓慢或延迟因素有关。这三种疾病均为临床常见新生儿肺部疾病,可对其肺功能、机体功能及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可造成新生儿死亡,因此为其开展有效的诊断对病情控制和解除具有重要意义。胸部X线是常用的肺部疾病诊断方法,虽然其诊断效果良好,但是其具有一定的辐射伤害,新生儿各项机能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其辐射创伤相比成人严重[4]。超声技术因操作简单、应用方便、可反复检查等优势在临床中应用极为广泛,其与X线检查相比无辐射、无创伤,且清晰度有所提升,能够对新生儿肺不张及不同程度肺水肿情况进行明确观察,及时发现气胸、湿肺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改变症状,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本次研究中发现超声诊断气胸、湿肺及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优于X线,说明超声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超声技术对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诊断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操作方便,可用于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疾病诊断气胸胸部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消化内镜在胃肠道疾病诊断和随访中的作用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中国医保支付改革的探索与反思:以按疾病诊断组(DRGs)支付为案例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
CD10表达在滋养叶细胞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家兔急性肺损伤胸部超声与病理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