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2019-07-02 09:12徐成卫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高琦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建构

◆徐成卫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高琦幼儿园

创造性能力是幼儿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建构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形式,他们通过对周围生活种种现象的再现和模仿,进行创造想象,这个过程对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基于这一点,同时为了我们园申请的省级课题《个别化学习理念下幼儿园分组活动的探索与研究》JK17011能够得到深入有效研究,我们利用区角活动以个别化学习为主的特点,创设了建构区,并着重对建构游戏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及指导,研究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获得了很多宝贵经验。

一、营造宽松的建构环境。

教育既能激发幼儿创造性,也会限制幼儿创造性,研究证明宽松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园学习环境中,区域游戏以宽松、自主的个别化学习特点深受孩子们喜欢。教师可以创设建构区,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幼儿自主选择建构内容,自由构建、自由交往。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应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尊重幼儿的差异,允许幼儿发表新构思,实践新创意,允许幼儿犯错误,充分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幼儿建构游戏时,教师不要提要求,让孩子一定要按照什么样的方法玩,玩出什么。如果这么做了,既会降低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又让孩子的创造性无法得到发挥,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每一种不同的做法中就融入了孩子的思考和创造。比如我在幼儿升入大班时,为了方便幼儿多样化的建构游戏同时开展,对于小型建构材料随便幼儿自选桌面玩耍,大型的材料则在走廊开辟了两块建构区。一块用于建构牛奶盒,一块用于建构大型塑料拼装玩具,每次区域游戏时幼儿按人数限制自主选择建构内容玩耍。游戏中他们互相商议建构主题,可以合作,也可以各自为阵,独自建构,自己确定主题。游戏过程中教师是材料的提供者,是活动的观察者,对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很少干预。这样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幼儿捋起袖子大胆创造,出了许多原创作品,同时也让这些建构区成了孩子们争相竞选的游戏区角。(见图1)

图1(走廊大型塑料建构区)

二、鼓励和支持幼儿对建构材料的探索,挖掘幼儿创造潜能。

幼儿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喜欢敲敲打打各种工具和材料,喜欢将材料进行堆砌、组合,构建自己想象中的世界。蒙台梭利育儿全书提到:“儿童必须先有内心生活的创造,然后才能将其表现出来。我们必须为孩子们提供内心生活所需要的东西,然后让他们自已进行创造。为了有所创造,他们必须自然地从外界吸收材料。”【1】作为老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建构材料来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在材料选择方面我们可以网购一些精品建构材料,比如轨道拼装玩具、多变魔块、沟渠道模拟玩具等。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做建构材料,如纸杯、纸板、冰棒棍、牛奶罐等。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材料为幼儿建构不同主题内容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同时也为幼儿创新、创造打开便利之门。(见图2)

图2(多样的建构材料)

有了丰富的建构材料,教师还要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如果教师担忧幼儿瞎玩,玩不出名堂,或玩坏材料而对幼儿制定种种限制,不让幼儿自由定主题内容,不允许幼儿将多种材料自由组合,而是要求按老师的设计去建构,那么幼儿的创造力会因此而被抑制,得不到充分的培养。所以在建构游戏进行中,不管孩子会不会玩,有没有经验,教师都要放手,尊重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不同的建构主题,充分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记得第一次给幼儿玩大型塑料拼搭玩具时,没有提供任何图纸和范例,只是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搭一样东西出来。孩子们拿着材料,没有片刻的停顿,马上就开始研究每种零件可拼接的部位,探索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很快他们就知道螺丝螺帽的衔接功能,不久就有幼儿用一样的长条材料连接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路轨,还拿着配套的圆球在轨道上滚来滚去说这是他设计的高铁公路。还有幼儿利用材料的不同形状搭出了一辆小推车,小推车的四个轮子还会滚动,我看见他推着自己拼接的小推车跑了几个来来回回,笑容那么灿烂,孩子们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既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又让幼儿体验到了自主玩、自主学的快乐,从而爱上思考和创新,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放手让孩子自己创造,教师何乐而不为呢。(见图3)

图3(自主探索)

三、有意识支持鼓励幼儿模仿,促进幼儿创造性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幼儿园实际活动中,教师在开展建构游戏时,常发现幼儿在没有任何样品可供参考时,他们创造的作品总是围绕简单的状态进行,无法再进一步高质量地创造。如何突破这一现状让幼儿自主学习到更高级的知识经验,是我们教师重点研究的内容。《幼儿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幼儿游戏是对周围生活种种现象的再现或模仿,这种再现和模仿不是简单地、直接地再现周围的生活环境,而是幼儿创造想象的过程。”【2】建构游戏属于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也具有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过程。

因此教师在指导建构游戏时可以有意识地提供高层次的样品让幼儿模仿,在高层次的模仿基础上幼儿再进一步高水平地想象和创造。比如在刚开始玩渠道连连看玩具时,我没有提供样品让幼儿模仿,而是让幼儿自己探索、创造,发现幼儿只会将方块依次连接成横的或竖的单一路线的沟渠,其他复杂形式沟渠设计就想象不出来了。为了让幼儿的创造性得到更高一级的提升,不停留在低级的创造上,这时我给幼儿提供了沟渠设计样例,让幼儿欣赏更高层次的设计样版,孩子在观察模仿后,明白了设计思路,在此经验基础上我启发他们创造不同的造型,有了开阔的视野,孩子们的思路被打开了,设计的路线不再单一了,而是复杂多样了,甚至连人的样子都创造出来了,创造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了。(见图4)

图4(玩具沟渠连连看模仿再创造)

四、正确评价幼儿的创造性作品,激发幼儿创造意识

获得成功与快乐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激发幼儿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当幼儿获得成功时教师给予内部归因评价,失败时给予外部归因评价,有助于幼儿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而学习动机也影响着创造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从创新角度科学评价幼儿创造性作品,以激发和维持幼儿创造意识。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教师要侧重创新内容方面,言辞上重点赏识幼儿的创造力,对于模仿他人的作品则建议他改一改,引导幼儿朝着创造的方向努力。教师可以请班级里创造力强的孩子来点评其他孩子的作品,既能够给别的孩子以启发性思维,又能够培养这个孩子的语言能力。记得有一次,我们在进行建构游戏时,班级的大部分孩子基本上是利用拼接、组合的技能做出的作品,做出的作品呢,没有大的问题,但是在创新性方面需要提高。此时我请班级里平时创造能力强的孩子来点评。点评的孩子说:“你们想象的机器人的身体都是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但是我认为,也可以是梯形或者三角形,于是我的机器人的身体就变换了,在组合在一起时,没有办法拼接,我使用了粘贴的方法,你们看这就是我的机器人。”

比如,在建构游戏中,当幼儿完成一项创造性作品时,只要他的作品与众不同,我都会表扬他们创造能力强,头脑聪明,并让这个孩子当众介绍他的奇思妙想,孩子们对这个介绍环节非常热衷,尤其介绍与众不同的地方感到自豪。当他们的作品只是模仿别人没有创新思想,我会说:“你的作品要比别人变化更多一点,这样大家才愿意听你介绍,向你学习!”孩子听了,下次他会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孩子们树立了我的作品我创造,别人作品我改造,以创新为荣的意识。(见图5)

图5(自主创造)

总之,在建构游戏中教师要为孩子创设宽松的建构环境和心理环境以及各种各样丰富的、可供幼儿创造的材料,可以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也可以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未见过的,更加能够激发幼儿对这些材料的好奇心,从而创造出更新的玩法。除此之外,对幼儿的独特想法和表现要加以鼓励,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和衡量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还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善于启发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动手动脑,积极探索,让幼儿在穿、插、拼、搭的游戏中创造力不断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建构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