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城市道路景观改造设计及建议

2019-07-02 09:38谭秀梅
城乡建设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绿地率昭通市行道树

■ 董 草 吴 亮 庞 磊 谭秀梅

一、城市道路景观现状调研分析

根据云南省昭通市林业局和园林局的委托调研和改造规划设计任务,对金鹰路、二环东路、蒙泉路、团结路等4条城市干道的板带结构与绿化带景观、行道树等植物种类开展现场踏查,发现以下五方面问题矛盾突出,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上述四大干道的改造规划设计研究。

(一)道路横断面绿带宽度比例多数小于国家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第3部分道路绿化规划中第一条道路绿地率指标的要求:在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时,应同时确定道路绿地率,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4条干道基本都没有达到上述国家标准。金鹰路道路绿地率最小处没有绿化带,最大处约为12%;二环东路为两板三带,但绿化带宽度很窄,绿地率约25%;蒙泉路绿化带绿地率约25%;团结路道路绿地率不足15%。

城市道路要形成良好的道路绿地景观,从满足“量”开始。狭窄的绿化带对于设计来说没有任何可发挥的空间,不管是中央分车绿化带、两侧分车绿化带还是行道树带,只有宽度“量”充分后,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才有施展的空间。

(二)行道树树种单一

金鹰路的行道树是香樟、紫叶李;二环东路是女贞、雪松;蒙泉路是广玉兰、香樟;团结路是广玉兰、香樟。同时,昭通市主城区大多数道路都是香樟、女贞做行道树,这些乔木的重复率太高,导致行道树种单一,从而道路绿地景观单一。

(三)道路绿地色彩单调,缺乏多样的季相变化色彩

昭通市道路绿地中落叶植物有银杏、国槐、英国梧桐等,都是秋冬叶子变黄后落叶,缺少观花观果植物,加之本地气象特点,容易形成灰暗的城市环境。在道路景观提升改造设计中应加入红色系秋色叶植物种类和观花,如枫香、红枫、黄连木、腊梅、国槐、大花黄槐、云南樱花、日本晚樱、复羽叶栾树、茼蒿菊等。

图1 中国城市园林植物区划示意图

图2 昭通市主城区道路景观调研分析

(四)护坡、挡墙等暴露,植物覆盖简单或不够

金鹰大道、二环东路、蒙泉路、团结路四条路的局部路段都有边坡或挡土墙或山体等,目前没有对护坡、挡墙、山体等进行植物覆盖,造成人行空间环境不佳。

(五)缺乏道路景观节点

调研干道基本无景观节点,路口识别性的景观亦没有,急需增加景观节点。

二、城市道路景观改造设计

(一)金鹰大道改造设计元素:色带+树阵广场

昭通市是我国陆上“南丝绸之路”要冲,是“锁钥南滇、咽喉西蜀”的重要通道,金鹰路是通往机场的主干道,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而道路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延续,该路段的景观元素采用丝绸的飘带设计(图3),流线型色带景观的拼接,加上昭通流传的龙灯舞“小彩龙”造型,龙腾景象表示欢迎远方的客人进入昭通市。当年中央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中共中央在威信县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为中国革命开启了新的篇章,红色植物的大量应用,体现昭通市以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为依托,红色给人以激情和生气的象征,在道路中的应用,有强烈的促使人们注意和似乎凌驾于一切色彩之上的力量。

图3 金鹰大道景观改造鸟瞰图

图4 金鹰大道人视点透视图与景观带遮挡美化面山效

图5 金鹰路与二环东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区改造

图6 金鹰路边坡景观改造设计

机场出入口两侧各有30m宽,60m长的待绿化空地,规划设置公交车站台,为了给行人提供一个停留、等待休息的场所,利用树池结合座椅的形式,在这两块空地设置不规则的树阵广场。道路两旁的边坡绿化利用原有的种植槽,配置不同色彩的绿篱植物,顺着种植槽的形状修剪成规则形式(图4)。树阵广场植物配置与造景:乐昌含笑、黄连木;道路两旁乔木:一排水杉、一排云南樱花、1排香樟,灌木:红叶石楠(新叶红色)、金森女贞(叶黄色)、红花檵木(叶紫红色),三种不同颜色的植物构成色带,建议修剪时剪成斜面,便于行人和行车者看到色带的变化和整体图案,而且这样做比抬高土壤做成斜坡的形式更节约工程成本;道路中央分车绿化带:保留原有生长良好的紫叶李,增加乔木雪松、日本晚樱,灌木及地被换成夹竹桃、雀舌黄杨、八角金盘、大花美人蕉、萼距花、红花酢浆草来丰富季相景观。整条道路春季花开不断(紫叶李早春开花,云南樱花3月上中旬,日本晚樱3月下旬到4月上旬),夏季绿树成荫,点缀着点点大花美人蕉的红花,真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秋有水杉古铜色的叶片和日本晚樱的红叶,冬季由常绿雪松和香樟勾画出整条道路的轮廓。边坡:萼距花、紫叶小檗、龟甲冬青,波斯菊作点缀。萼距花高度最矮,在最下面,紫叶小檗(叶终年紫红色)中间,上面为较高的龟甲冬青,这3种植物均耐修剪,耐瘠薄土壤,且生长缓慢,可以延长修剪时间,降低边坡修剪成本,修剪后3种植物形成3块色带,秋季边坡边角点缀的波斯菊可带来别样野趣(图6)。

(二)二环东路(岭东路)

保留原有生长良好的行道树雪松和女贞,中央分车道绿化保留,增加季相变化:春天的柳树,夏天的紫薇,秋天的滇朴,冬天的腊梅等同季节体现不同的色彩和感知。道路的植物栽种不只是为了满足城市的绿化要求,更多的要体现城市的人文气息,昭通故有云南诗人辈出之地,体现文人腹有诗书气质华的文化气质。改造目标:满足功能要求;合理运用借景和障景的处理手法;注重挡土墙绿化。三角状空地绿化(图7):保留原有的1棵垂柳。根据人的行为心理学(人都喜欢走捷径),若全部绿化,绿化植物肯定难逃被践踏的命运,达不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因此主要从功能上考虑,利用铺装形成一个可供行人通行、短暂停留的安全小岛。由于原有行道树雪松和女贞均为常绿,且株形较小,因此在加宽的绿化带边上再种植1排乔木,1株枫香(落叶树种,秋天叶子变红)+1株柳杉(常绿,树体高大,分支低,树冠紧凑,具有良好的遮挡作用),既丰富了季相景观,还能形成较强的节奏与韵律感。需要遮挡的地方高篱植物选用法国冬青。挡土墙绿化:选用常春藤、花叶常春藤、蔓长春花、花叶蔓长春花、牵牛花多种藤本植物,既可观花,又可观叶。

图7 二环东路畸零地块功能与景观优化设计

(三)蒙泉路

蒙泉路段的景观节点设计元素有石雕和微型的瀑布流水设计以及大面积的草坪,借引昭通市大关县瀑布资源、观斗山石雕群的标志,体现了昭通市因地理原因形成的以独具特色的高原风光、草甸、瀑布群等自然旅游资源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风貌。中央分车道绿化带保留,做适当修饰。道路两旁行道树广玉兰和香樟保留。昭通市是云南诗人和将军的故乡,进入蒙泉游园,沿路的景观以文化石、景墙、雕塑、文化宣传栏等形成点状布局。

图8 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范围内优化设计

图9 街头畸零地块游园改造设计

利用现状土坑,设计成山石跌水+疏林草地(图9),将周边的零散空地化零为整设计为珙桐广场与小游园,公园内部有树阵广场、花架、卫生间等公共服务设施。植物配置:由于原有的行道树广玉兰和香樟均为常绿,因此在加宽的绿化带边上再种植1排复羽叶栾树(落叶)。小游园的植物配置采用自然式的配置方式,植物种类丰富,尤其选用了大量的观秋色叶树种以及一些树形优美的观形树种和观花树种。珙桐广场:珙桐;秋色叶植物:刺槐(秋叶黄色)、红枫(秋叶红色)、檫木(秋叶红色)、枫香(秋叶红色)、银杏(秋叶黄色)、鹅掌楸(秋叶黄色)、金枝垂柳(枝条金黄色,秋叶黄色)、柽柳(秋叶黄色);观形植物:龙柏、金枝垂柳、龙爪槐、柽柳;观花植物:紫荆、剑麻、波斯菊、丰花月季、茶梅、二乔玉兰、日本晚樱等(图9)。

(四)团结路

采用复合多样的植物融合配置与造景,就像昭通市拥有23个民族和谐相处,体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如该路段的名字“团结路”一样,示意着促进各民族团结共进的寓意。采用树带式设计,树带植物种类丰富,有乔木:滇朴;花木:桂花(花有浓香)、紫薇、茶梅、腊梅(花有浓香)、大花美人蕉等,既可观花色,又可闻花香;灌木及地被:红叶石楠、龟甲冬青、紫叶小檗、光叶海桐及混播草坪;行道树选用乐昌含笑+银杏,常绿和落叶合理搭配(图11)。

图10 蒙泉路小游园改造设计

图11 团结路景观改造设计

三、城市道路改造设计建议

(一)以乔木为主,结合灌木、藤本、地被、花卉多层次配置,遵循植物多样性原则

乔木是绿化中的骨架,具有良好的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作用。但仅有乔木则显得单调,也不能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在规划中由乔木、灌木、藤本、地被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组成有层次、有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丰富绿化景色,增添自然美感,而且也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增加单位面积的绿量和绿视率,有效提高生态效益,而不像之前所提的铺块草坪就提高了绿地率。丰富物种多样性,增强道路生态系统抵御极端高温、极端低温和病虫害的能力,使道路生态系统更加稳定。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城市有100种植物,因自然灾害死了1种,还剩99种,死去的这种植物对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基本上没有影响。如果一个城市只有1种植物,这种植物受害以后这个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

(二)注重季相变化,做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

若要产生季相变化,也间接地要求植物种类要多样化。根据对昭通目前城市的色调和气候特点,到了秋冬季节整个城市灰蒙蒙的,天气阴冷,植物色调也很单一,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让人产生厌烦、抑郁感。为了丰富秋冬季节景观,提升整个城市的亮点,本次植物选择了大量的红色系色叶树种,如红枫、枫香、檫木、水杉、红叶石楠、日本晚樱等,也选用了系列观花、观果植物来丰富城市色调,提升亮度。细节决定品位,深入考虑每种植物的优缺点,做到扬长避短。比如现代月季开花时花朵娇艳,但冬季落叶影响美观,因此在配置时采用绿篱围合,让观赏者只能看到它的花,而看不到枝干。另一方面,对于道路外部景观,通过植物的疏密搭配,合理运用借景和障景的处理手法,做到外部景观的扬长避短。。

(三)适当选用能适应昭通气候的优良外来树种

昭通目前道路景观中已经不缺乏乡土树种,用的植物都很乡土,但是这些植物已经满足不了人们视觉上的要求,这也是目前提出道路景观改造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植物配置中,选用了一些优良的观花、观叶的外来树种作为点缀。四条道路选择不同的骨干树种,增强道路识别度。

(四)快长树-慢长树相结合与经济原则

作为新建道路绿地景观,首先利用快长树迅速形成绿化面貌,但由于快长树寿命较短,一旦长大成荫后,很快便会进入衰老期需要砍伐,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规划一定的慢生树,便能形成一个相对长的稳定期。经济原则主要体现在:一是原有生长良好的树种尽量保留。二是地被尽量选用多年生低矮木本和草本植物。一二年生草花虽花色鲜艳,美化效果明显,但需每个季节更换,成本较高。三是骨干树种大多选用乡土树种和已经乡土化的树种,节约苗木和养护成本。

猜你喜欢
绿地率昭通市行道树
昭通市种业现状与“十四五”种业发展对策
行道树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昭通市“省耕大讲堂”第二讲开讲
中小学幼儿园用地绿地率控制研究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并非越高越好
南京市建设用地绿地率影响因素分析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绿地率问题与对策研究
漫说古代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