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既有社区中心选址布局刍议

2019-07-02 01:19朱红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调研分析

朱红

摘要:以20世纪90年代为时间分界点,选定90年代前后建成的典型性社区中心为调研对象,侧重于对其选址布局展开设计调研,总结2个不同时间阶段内的布局转变,总结演变趋势。基于选址布局的演变趋势,依据调研数据对其进行综合评析,指出普遍性问题及解决思路,最后对当下及未来社区中心选址布局整合提出反思。

关键词:社区中心;选址布局;调研分析

基于国内社区中心发展不尽相同的情况,笔者在线上与线下同步开展调研,致力于拓宽调研广度,提升调研数据的严谨度。线上调研是运用网络途径展开问卷调研,线下调研是选取国内典型性城市的代表性社区中心,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线上调研收取有效问卷共计103份,究其网络使用群体年纪多集中于20~40岁之间的实际情况,为确保年龄层覆盖全面性,以及各年龄段横向调研数据对比严谨性,故在线下调研环节,着意补充对该年龄段之外的年龄阶层(20岁以下与50岁以上)的访问调研,基本保证各年龄段被调研人数的均等性,最终各年龄段收取有效问卷各50份。以下课题相关调研数据的分析均是基于这250份有效问卷。

在调研问卷中笔者设计有:“你去社区中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多选)”的问题,42.25%的居民认为距离较近的社区中心对于自己而言更具有吸引力,换而言之,社区中心的选址布局与居民使用频率的高低有直接关联性。

1国内既存社区中心选址布局调研及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机制确立,国内城市住宅的发展因这一机制的介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之后城市住房市场化的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时,城市居民住房类型、公共配套设施及住宅区环境等各方面都实现较大程度的转变。实际上,笔者经走访调研也发现,以90年代为时间分水岭,90年代之前与之后2个时期建成的社区中心的选址布局呈现显著差异性,可总结出两大演变趋势。

1.1 90年代之前的社区中心选址布局

经调研发现,20世纪90年代之前,这一时期建成的社区中心地理位置有三大选址、布局特色:一是多位于社区的几何中心;二是多位于社区重要出入口;三是沿着社区主要道路展开布置(如图1)。

其中左图是位于无锡市滨湖区的水秀社区(1988年竣工),右图是位于无锡市梁溪区的沁园新村社区(1989年竣工),依据2处社区中心实际布局绘制分析图,2处社区中心布局均位于社区的几何中心地带,就整个社区而言,这种布局形式能够有效做到平均社区中心服务半径、平均社区资源,便于全体居民的日常使用。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弊端性,比如内向性的布局形式,稍显闭塞,不利于与社区之外的事物发生联系,形成交往活动,也不便于持续化的经营管理。

此外,位于北京市的塔院小区(1989年竣工),其社区中心位于社区出入口两侧的社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与社区中心性质相似,这种沿城市主要道路布置的布局形式,较之前面内嵌式几何中心的布局形式,更显开放、外向,能够有效兼顾社区及社区周边居住区居民的需求,具有良好的经营效益,也更具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但弊端在于不利于交通组织的协调与发展。

1.2 90年代之后的社区中心选址布局

2009年郑州市评选出绿城十大“魅力社区”,笔者依次走访这些入选社区后,在其中筛选出2处社区中心使用较为有效、社区活动组织较为丰富的社区,分别是代书胡同社区(1995年竣工)和同乐社区(2001年竣工),图2是依据2处社区的社区中心位置绘制的选址布局分析图。

依据分析图可以看出:2处社区整体规划模式相近,均受城市道路影响,被一分为二,分为2处居住片区。2处社区中心布局在南北居住区交接一侧进,都临近社区主要出入口处。这样的选址布局模式,体现出规划者有意减弱社区中心服务半径失衡状态,对另一片区居民的使用需求存在设计考虑。

随着国内社区及社区中心建设更加成熟,全国各地社区在提升便民服务质量方面展开更多尝试和创新。典型之一莫过于位于天津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建设项目,该项目于2008年开始开发建设,社区中心以“服务深入、覆盖全面”“交通便捷、出行低碳”“居住导向、功能协调”为布局原则,服务居民。依照生态城既有社区规划图纸,绘制社区中心布局分析图如图3,从图中可看到,社区中心呈现分散式布局,服务覆盖率较之以往传统社区中心更显广泛。经研究得出:生态城以400m×400m的街廓构成细胞单元,大约4个细胞单元构建成面积约为800m×800m的社区单元,几个社区单元构成一处生活片区,最终共有5处生活片区共同构成整个生态城。

1.3社区中心选址布局演变趋势

综合分析以上典型性社区及社区中心调研结果,可得出:90年代前建成的社区中心选址布局多位于社区内部,比如处于社区中心,或沿社区道路展開,或毗邻社区主要出入口,整体而言布局形式显现一定的内向性,较为闭塞。而发展至90年代之后,国内社区中心布局形式趋向于外向化发展,选址方面侧重于考量均质化服务,布局呈现分散化,但此时的社区中心仍存在服务半径过大、居民可达性欠佳的发展问题。

2基于调研数据的社区中心选址布局分析

2.1传统社区中心服务半径适用性分析

国内关于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有一定的数据参考范围,如《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中有规定: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800~1000m,小区级≥400~500m,组团级≥150~200m。调研发现:多数社区依据其不同等级,社区中心服务半径也都基本趋近于相关参考数据。但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心理与行为模式都随之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对居住环境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社区中心建设有新需求。

同样,在实地走访调研中也发现:35.71%的社区居民鲜少使用社区中心的原因是太忙,没有过多闲暇时间,而28.57%的居民表示自己不去或少去社区中心的原因在于其距离较远、去一次耗时太久。这些数据都足以说明,当下社区中心使用仍有较大局限性,且对于上班族、老人孩子的看护人员等特定群体而言,多数社区中心的连接可达性欠佳。

2.2基于调研数据的社区居民交往分析

当下这个时代,居民深居简出,邻里互不相识,邻里关系亚健康化不断加重。在社区走访调研中,调研问卷设计有问题“您跟您附近的居民熟识吗?有没有来往?”,依据250份有效问卷答案,做问卷分析如表1,从表格中各项数据及答案反馈,分析得出:

(1)年龄在50岁以上的居民较之于50岁以下的居民更热衷于邻里交往,与邻里熟识且形成来往的人数最多,占据同年龄段人数半数以上。调研也发现,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回迁社区,这部分居民在房屋拆迁之前便存在亲缘或地缘关系,彼此认识或熟识,且居住年数多超过5年;从表中也可看出,20~30岁年龄段居民,同年龄段内能够与邻里形成有效交往的人数比例最低,仅为26%。其余3个年龄段就“与邻里是否熟识、是否有来往的评判标准而言,达到这一标准的居民人数占据同类群体30%左右。综上所述,分析可得:邻里间彼此熟识,有一定情感依赖的居民多集中于90年代之前建成的回迁社区,这部分居民因一定的亲缘、地缘亦或业缘关系回迁至同一社区。而相对的,90年代之后建成的社区内,居民、邻里间多欠缺这几类关系,情感维系微弱,所以多处于互不相识,老死不相往来的境况。

(2)除50岁以上年龄段居民,因特殊原因(前文有分析)多处于熟识、有来往的邻里交往状态,其余社区内,处于“面熟、但无来往”关系阶段的居民人数在同类群体中所占比重最大,超过半数。百度百科对面熟有释义:面貌熟悉,曾经识面。面熟这个词在国内常用常提,描述的是一种能够识得容貌特征,但仍有距离感的微妙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这种关系多源于居民居住位置临近,邻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不可避免的碰面,形成第一层次的交往关系,但这种关系碍于缺乏足够的深入交往动机,因此彼此信任感无法建立,难于构成一定的情感维系和往来。但这种关系的积极影响面在于,为邻里间创造了“见面三分情”的基础情谊,为打破新时代社区内“猫眼窥人、老死不相往来”的邻里交往状态提供了有效击破点。

(3)从以上调研数据还可以总结出,在提改善邻里交往应对策略时,要做到因人而异,考虑不同年龄层相异因素,譬如不同的心理诉求、交往特征、行为习惯等等,在这基础之上,分别对待,进行对应的情况分析,进而对应提出适宜的应对策略。

3总结反思

通过对国内既有社区的社区中心选址布局的調研分析以及各类调研数据的深入剖析,可提出2点反思问题:一是传统社区中心服务半径的参考数值是否能够再继续满足当下社区居民的使用需求。二是基于当今时代社区居民间的交往现状,基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及之后社区中心选址布局的演变趋势,反思传统社区中心选址布局模式是否能够有效促成社区邻里交流中心的形成,是否有足够吸引力将社区居民凝聚一处。

基于以上2点问题反思,在未来国内社区中心更新或建设中,可以采取小范围试运行模式,打破传统参考数值禁锢,正视社区中心均质、分散化布局趋势,与时俱进地寻求社区中心布局形式重置的方法与途径。

猜你喜欢
调研分析
新常态下贵州省中职生勤工助学现状调查
二线城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被直播”问题现状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