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人心灵活动的轨迹

2019-07-03 07:19
老年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情性沈鹏点画

“书,心画也”。“心”,包括志、意、情等在内,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但基本上是一个意思,是中国传统哲学、文艺理论的重要范畴。无论书法、音乐、绘画、舞蹈还是诗歌,基本都是从“心”字出发。所以,这些艺术形式虽然不能相互替代,却可以在更高、更深的层次上沟通。

西汉文学家扬雄在《扬子法言》中提出:“书,心画也。”后人用以讲书法。我看过原著,他当初所说的“书”,指的是书籍。“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古昔之,传千里之者,莫如书”。此话意为:书籍能够记下历史中目所不见之物和千里外繁杂混乱之事。以书法解释“心画”,已被普遍认可,可表达为人的“心灵活动的轨迹”。那么,书法心灵活动的轨迹是什么?是点画、线条、笔法。侧、勒、努、、策、掠、啄、磔,无论哪一笔都是从最基本的点开始,正所谓“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一点一画,都包含创作者的心灵活动,成为规范化后的“心”的一种美化。

舞蹈亦可作心画观。动人的舞蹈动作,正如优美的书法线条。东汉傅毅在《舞赋》中有“游心无垠,远思长想”之说。我将其理解为人起舞时,心若无垠,境阔意远。哪怕舞者是在狭小的舞台上表演,只要形体动作出于心,就不会受到局限。故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得以悟书法真谛。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是中国人的人文心胸,主要用来表达情感。有些诗虽格律正确,却缺少真情实感;有些诗看似华丽规整,却是套用前人陈词,或是胡乱堆砌词语,令人读之无味。反之,有些诗虽不工整,但自有情怀真意,令人回味无穷。

《王世贞艺苑卮言选句》清.刘墉

《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得句》沈鹏

情,乐本情性。古人曾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就艺术的纯粹性来说,一般认为书法与音乐最为相近。有一天,我吃早饭时,看到报纸上有句话:“嗓门大的人,不见得会唱歌。”我认为这话说得很对。有的人嗓门很大,唱歌却跑调,徒有“声”而没有“乐”。或说那“声”本来就缺少美的素质。从声到音再到乐的过程,需要无数次的规范化和美化,最终抒发情性才足以动人。

至于心以及志、意、情的表达,节奏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诗歌的格律就是一种节奏。黄庭坚曾说,凡书画当观韵。书画艺术中的“韵”离不开节奏,它是节奏之外的延伸,在节奏的基础上增添了独有的中国传统艺术特色。比如,古琴之“韵”便是寻常西洋乐器所不能及的。然而它表达的意象也有局限。韵,不止于音韵,还可扩展到气韵、神韵、情韵等,包含多种美学层次。

“写心”,是中华民族悠久的艺术传统。书法与其他艺术都讲求写心,由心开始,才有志、意、情等。书法最强调“心”的重要性,所以中国的其他艺术都可以从书法的美学原则中寻根,并得到启发。当下我们要“写心”,就要发挥创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心”应该是天赋、精力和体验的积累,只有不断学习、行动、体会,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人格力量和独立个性,才能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

《万壑千峰》七言联 沈鹏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确实可以从书画里看到一个人的知识、学问、素养等,但千万不要将其简单化。艺术作品所反映出的“心”,只是创作者所有人格、思想、知识的一个方面,绝非全部。每种艺术都由其特殊性构成自身的长处与短处、优越性与局限性,而书法以其纯粹性,也许更能识察人心的某些方面。

猜你喜欢
情性沈鹏点画
刘月华
沈鹏 书
荷风
沈鹏
楷书点画使转的学问
颜真卿楷书“点画”的教学课例
沈鹏《闲吟二首》之二
《沈鹏 奇痒》肖丽
七绝·春雪
论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