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2019-07-04 03:28邓娴刘冕轩
丝路视野 2019年9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邓娴 刘冕轩

摘要:本文根据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探讨高职思想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从社会实践入手进行具体分析,帮助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学实践

一、高职生职业素养现状

(一)重视学生技能,忽视职业素养提升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即重视技能教育,忽视职业素养的培育。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与学校的重视程度、教育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学校为了达到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的重点通常放在培育学生职业技能上,这种教学方式就像一条腿走路,很难走得快、走得远,导致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也很难有较高的提升。

(二)提升高职生职业素养途径缺失

在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的途径十分单一,通常只是依靠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填充式的职业素质培养,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无法有效掌握,这种单一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也导致学生对于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整体形成恶性循环,使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工作开展困难。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充分发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作用

思政教育课堂是传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在高职思政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无可替代,需要进一步强化其功能作用。对于高职思政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可以进行创新和丰富,通过多种方法和举措,形成有效的思想观念教育价值体系,实现系统性地提升高职学生思政水平。其一,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为进一步落实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教育内容,学校可以从中国近代史发展、中国当代基本国情、世界基本格局、未来的世界形势等方面内容进行阐述,通过系统的、阶段的、完整的剖析,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后续工作开展做好铺垫。其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可以采取时事热点讨论、经典案例运用分析、重点内容的辩论或者讨论。总之,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知识印象,提高學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其三,拓宽知识渠道。网络的发展拓宽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与路径,教育工作者应发挥好网络平台的作用,占领主阵地打好网络教育“攻坚战”,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办公教学,如公众号运营、网络教育课程、短视频宣传等方式,对教育内容进行深化拓展,通过简单有效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加强社会实践,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与学生实践的结合是检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成果的根本途径。对于加强社会实践工作,首先完善高校思政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育人才队伍和管理团队,才能够在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中为学生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发挥好高校思政教育社会实践的载体作用。其次,掌握学生思想基础,做好针对性的社会实践计划,为了保证社会实践工作的科学性与思想教育理论体系的统一性,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思想现状的摸底掌握,分析好学生的思想特点,科学地进行社会实践工作,有针对性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体系融入其中。最后,落实好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丰富完善思政教育体系和提高学生服务意识、提升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认识当代社会发展现状,通过分析社会的基本民情、社情,帮助学生们找准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去除浮躁思想,注重于脚踏实地的工作,将个人梦想与社会发展有效结合,使自己成为促进社会稳定的积极因子。

(三)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搭建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平台

高职大学生的职业培养与企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部分院校与企业有着直接的培训联系,对此高职院校可以从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双方合作搭建职业素质培育的平台。例如,定期邀请企业高级技师、销售骨干、管理岗位的优秀人员与高职学生的交流培训,重点突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好社会责任意识,加深社会主义价值理论体系的作用。为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迷失自我,否定其所学的专业。通过企业的合作机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该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市场需求,解决自身信心不足的问题,帮助其规划长远的职业梦想。进行顶岗实习,利用暑期寒假的时间,开展一些顶岗实习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工艺标准,锻炼学生的技艺水平,更深地了解书本的知识,便于学生今后学习中可以做针对性的加强。帮助其树立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工匠精神培育是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企业人才需求的重要内容。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对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共同作用,营造培育职业道德规范的文化氛围,如“技术能手”的评比活动、“优秀技工故事宣讲”等活动,提升对职业道德规范的思想认同。

三、结语

当代社会环境复杂,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有了明确的教育方向和教学理念,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同时,便于高校学生重视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晓溪,王淑萍,陈金华.关于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35):244—245.

[2]王仁伟.高职学生就业观培育方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8):74—76.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