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心理控制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疏离感的中介作用

2019-07-05 06:54张萍王志博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

张萍 王志博

摘 要:目的:探讨父母心理控制、疏离感及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以600名体育类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父母心理控制問卷、一般疏离感量表及网络攻击行为量表进行测试。结果:父母心理控制、疏离感及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父母心理控制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父母心理控制通过疏离感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间接效应显著。结论:疏离感在父母心理控制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父母心理控制;疏离感;网络攻击行为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9)04-0006-06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同时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日常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伤害[1]。网络攻击行为是指以侵害他人利益为目的,通过各类能连接到互联网的电子通信设备而对他人在网络上实施的攻击行为,网络攻击行为是传统攻击行为的衍生形式,也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的新攻击形式[2-3]。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发生率是59.5%,网络被攻击率约是68%[4-5]。大学生在遭受到网络攻击行为之后,会出现各类身心受损的现象,比如抑郁、焦虑、甚至人际受损、社交障碍等[6-11]。有研究表明,对于体育大学生而言,长期遭受网络攻击会出现更严重的报复心理,甚至自杀现象等,这严重的影响了体育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12-14]。

按照客体关系理论的观点,父母心理控制对儿童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是通过与父母之间的互动,而过度的心理控制会抑制儿童认识世界的思维,儿童的创造力也不能有效地发展,从而不能与他人正常的交往相处,会出现过度的自我中心的现象,久而久之,会导致儿童出现偏执型人格,甚至出现精神疾病,儿童的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也随之出现,也就是说,父母过度的心理控制是到最后儿童日后偏差行为出现的直接原因[15-17]。父母心理控制是指儿童日常的行为受到父母控制的心理压力,父母对儿童的各种行为、认知、情绪进行了直接的干预和操作[18]。研究表明,父母心理控制会导致青少年出现攻击行为,也会导致青少年出现退缩行为[19-20]。此外,父母过度的心理控制会导致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降低,自我约束能力减弱,进而造成青少年出现网络成瘾[21]。因此,基于以往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父母心理控制可以预测大学生的攻击行为,而网络攻击行为作为攻击行为的特殊衍生形式,目前国内外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并且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对于体育类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有所忽视,故本研究基于客体关系理论的观点,提出假设H1:父母心理控制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

此外,按照杨东和吴晓蓉的观点[21],由于父母对儿童过度的心理控制,这就导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社交孤立感,甚至无法驾驭自己的情感,这些儿童对于一些社会规范也不再有意遵循,且不利于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念,引发疏离感的出现,并最终导致个体出现各类非适应性行为[22]。疏离感是大学生与身边的其他人无法建立有效地社交网络,从而感到被排斥、被孤立,进而导致个体出现偏差行为的一类消极情感[23]。以往的研究表明,在儿童期遭受过忽视和心理虐待的青少年,其疏离感水平也比较高,儿童期心理虐待可以显著地预测青少年疏离感,青少年的疏离行为与父母过度的控制呈显著正相关[24-25],相关研究表明,疏离感也是青少年攻击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疏离感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6],基于互联网的研究表明,疏离感不仅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而且还可以显著预测网络成瘾[27-28]。因此,基于以往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父母心理控制是疏离感的主要前因变量,而疏离感又可以显著预测攻击行为,故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产生式为:父母心理控制→疏离感→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

由此,提出本研究的假设H2: 疏离感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客体关系理论的观点,拟以体育类大学生为被试,探讨父母心理控制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疏离感的中介作用,从而为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长期干预提供理论指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被试来自黑龙江省某体育高校的在校本科生。研究共发放问卷600份,剔除无效问卷65份后,得到有效问卷535份,问卷的有效率为89.2%。其中,男生323人,女生212人;大一161人,大二170人,大三100人,大四104人;被试的平均年龄为20.86±0.73岁,年龄分布范围为16~28岁,年龄信息缺失2人。

1.2 研究工具

1.2.1 父母心理控制问卷(Parents Psychological Control Questionnaire, PPCQ)

采用Wang等修订的《父母心理控制问卷》[29]。该量表共18道条目,无反向计分题目。采用1(从来没有)~5(一直如此)5点计分,分为3个维度,分别是坚持权威、收回关爱和引发内疚。在本研究中,问卷整体Cronbachα系数为0.92,引发内疚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收回关爱的Cronbachα系数为0.87、坚持权威的Cronbachα系数为0.79;问卷效度指标拟合良好(χ2/df=2.68, NFI=0.93, IFI=0.96, CFI=0.96, TLI=0.94, RMSEA=0.06)。

1.2.2 一般疏离感量表(General Alienation Scale, GAS)

采用陈维等修订的《一般疏离感量表》[30]。该量表共13个条目,采用1(极不同意)~4(极同意)4点计分,无反向题目,单维结构。被试得分越高,说明疏离感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问卷的效度指标拟合良好(χ2/df=3.95, NFI=0.91, IFI=0.93, CFI=0.93, TLI=0.91, RMSEA=0.07)。

1.2.3 网络攻击行为量表(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 Scale, OABS)

采用赵锋和高文斌编制的《网络攻击行为量表》[31]。该量表共15个条目,采用1(从不)~4(总是)4点计分,包含了工具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2个维度。被试得分越高,说明其网络攻击行为越严重。在本研究中,量表整体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1, 2个维度Cronbach α系数为0.84、0.87;问卷的效度指标拟合良好(χ2/df=4.62, NFI=0.95, IFI=0.96, CFI=0.96, TLI=0.93, RMSEA=0.08)。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4.0进行信度分析、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等;采用AMOS21.0进行疏离感的中介作用检验。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方法,对所有的测量项目进行未旋转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共有8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被提出,且第一个公共因子解释了总变异量的23.87%,小于Podsakoff等提出的 40% 的标准[32]。因此,本研究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2.2 各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父母心理控制、网络攻击行为以及疏离感进行描述统计和积差相关分析,如表1。结果表明,本研究中各主变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09~0.95之间(P<0.05)。

2.3 疏离感在父母心理控制与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疏离感在父母心理控制与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的假设,建构模型如图1。拟合结果表明,模型的各拟合指标良好(χ2/df=2.23,IFI=0.99,CFI=0.98,GFI=0.95,NFI=0.99,RMSEA=0.05)。

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检验疏离感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中介作用,研究共重复抽样2 000次[33]。结果表明,父母心理控制对大学生疏离感的预测作用显著(β=0.36,t=7.76,P<0.01),其95%的置信区间为[0.265, 0.445];疏离感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β=0.16,t=3.13,P<0.01),其95%的置信区间为[0.065, 0.228];父母心理控制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β=0.19,t=3.55,P<0.01),其95%的置信区间为[0.076, 0.292]。父母心理控制通过疏离感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06,其95%的置信区间为[0.026,0.089],置信区间内不包含0,说明疏离感的中介效应成立,它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可以说明,在父母心理控制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中,即包括父母心理控制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的76.9%,又包括父母心理控制通过疏离感的间接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影响的23.1%。

有研究表明,父母过度的心理控制会破坏儿童的“内部工作机制”,这种“内部工作机制”是儿童正常适应社会的前提,这个机制的破坏就直接导致体育类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疑敏感的现象,并出现注意缺损、社交障礙等社会适应问题[34]。这些不良的身心障碍反过来又会增强不良的身心障碍,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并最终导致体育类大学生敌意水平升高、冲动性增强,攻击性增强。在网络中会就表现出各类网络攻击行为。

按照Richardson“过程模型”理论的观点[35],儿童在与外界互动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完整的认知图式,他们会凭借这些认知图式去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这些认知图式构成稳定平衡的认知系统。然而,当父母对儿童过度的心理控制之后,这种认知平衡就会被打破,为了应对这些不平衡的认知状态,儿童会调用各种身心资源来平衡不稳定的认知,由于儿童所能调用的认知资源有限,而来自父母的心理控制则长期存在,久而久之,儿童只能对父母过度的心理控制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感,只能被动的接受,这种接受是以感到被排斥、被隔离为前提的,这就促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疏离感水平逐渐升高,进而心理发生扭曲,出现各类身心障碍,为了进一步平衡这些身心障碍,这些大学生不得不选择一些偏差行为进行认知的调试,并表现出各类非适应性行为。因而当这些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时,他们会发现通过网络攻击的形式比现实攻击更能平衡认知,减轻压力,且不易被发觉,他们也因此而出现更频繁的网络攻击行为[1],这也是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出现的客观原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1)父母心理控制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这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H1,父母心理控制可以显著预测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

(2)除了父母心理控制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产生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之外,还通过疏离感对体育类大学生产生间接的预测作用,中介作用成立,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H2。在父母心里控制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中,直接效应为76.9%,通过疏离感这一中介影响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间接效应为23.1%。

3.2 建 議

本研究发现的疏离感作为父母心理控制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作用的中介机制,这对于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预防和矫治提供了新思路。

(1)学校必须要加强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这就要求学校要引导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树立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规范。

(2)家庭和学校必须培养体育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概念,从而让体育类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提高对不道德的网络攻击行为的感知能力,进而培养出体育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使用的道德观念和正确的网络道德体系,并学会运用相关的内化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来规范和指导自己的网络行为。

(3)学校和家庭应当帮助体育类大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优缺点,针对优缺点进行系统的评价并建立相对应的核心自我评价系统,并扩大人际交往圈,从而发掘自身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虽然揭示了父母心理控制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内在过程机制,但也存在着两方面的不足,有待于未来的研究进行完善。一方面,本研究采用的是横断研究,不能有效的揭示出父母心理控制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动态变化,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纵向研究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父母心理控制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产生作用的可能不仅仅是疏离感,还可能包括诸如社交焦虑、抑郁、孤独、恐惧等情绪,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这些情绪变量来考察父母心理控制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更深入的内在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冬梅, 雷雳, 邹泓.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特点与研究展望[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 16(1):95-97.

[2] 胡阳, 范翠英.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 2013(5):72-84.

[3] 金童林, 陆桂芝, 张璐, 等. 特质愤怒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 道德推脱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 33(5):605-613.

[4] 金童林. 暴力暴露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反刍思维和网络道德的作用[J].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

[5] Leung ANM, Wong N, Farver JAM. Cyberbullying in hong kong chinese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friendship qualities on cyberbullying victimization and perpetration[J].Personality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8(133):7-12.

[6] Litwiller B J, Brausch A M. Cyber bullying and physical bullying in adolescent suicide: the role of violent behavior and substance use[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13, 42(5): 675-684.

[7] Casas J A, Del Rey R, Ortega-Ruiz R. Bullying and cyberbullying: Convergent and diverg-ent predictor variabl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3, 29(3): 580-587.

[8] Pabian S, Vandebosch H. Us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to understand cyberbully-ing: The importance of beliefs for developing interven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14, 11(4): 463-477.

[9] Patchin J W, Hinduja S. Cyberbullying and self-esteem[J].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10, 80 (12): 614-621.

[10] Calvete E, Orue I, Gámez-Guadix M. Cyberbullying Victimization and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Body Image and Cognitive Schemas in a One-year Prospective Study[J]. European Journal on Criminal Policy & Research, 2016, 22(2):271-284.

[11] Aricak O T, Ozbay A.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berbullying, cyber victimi-zation, alexithymia and anger expression styles among adolesc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55): 278-285.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