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涉油治安问题的思考

2019-07-08 00:36郝晓平
中国石油企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治安油气责任

□ 文/郝晓平

本世纪初,我国油气生产治安秩序一度比较混乱,涉油违法犯罪活动猖獗,盗窃油气资源司空见惯,土炼油厂点鳞次栉比,油区侵财案件时有发生,非法阻工事件层出不穷,全国每年打孔盗油案件顶峰时1.2万起,一个油区每年就几千起。自2004年全国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立以来,公安部牵头协调有关部委连年组织打击整治,有效遏制了涉油违法犯罪高发势头,涉油案事件数量大幅下降,形势明显好转,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新时代影响油气生产治安秩序因素依然存在,且涉油违法犯罪出现了新特点、新变化,值得高度重视。

一、新时代涉油治安问题的新特点

第一,国家对社会治理要求提高了。进入新时代,社会治理工作出现三个新变化:一是理念上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推进制度建设的角度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思路和要求。二是责任上的变化。今年全国维稳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强化地方属地责任、部门主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中央首次明确企业主体责任,这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三是处置方式的变化。必须依法依规处置问题,体现了程序正义,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

第二,人民群众对治安环境有了新期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新时代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要素发生了新变化,人民群众已不再满足于自身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而是更加关注社会安全、公共安全,不再满足于现实的、一时的安全和稳定,而是期盼更有预期、更可持久的安全和稳定。只有把握这些新形势新任务,才能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谋划好新时代涉油治安工作。

第三,涉油治安工作范围越来越宽。近年来,随着油气生产经营业务的逐步拓展,涉油治安工作范围越来越宽广,油气田、炼油化工厂、加油加气站、储油储气库、LNG接收站、CNG母站、长输、集输及城市燃气管网、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危化品运输车辆等等,专业不同,类型不同,要害不同,风险不同,涉油治安问题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不相同,对保卫人员能力素质要求亦不相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加强和改进涉油治安工作、提升防范应对能力、有效防控风险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

第四,涉油治安问题出现了新变化。一是涉油违法犯罪利益关联方复杂多元。以较为突出的开井盗油、打孔盗油犯罪为例,目前已形成一条盗油、贩运、炼制、销售的“黑色”产业链,这类违法犯罪职业化趋势明显,团伙作案、分工明确、利益层层分割。二是犯罪手段复杂化、隐蔽化愈发突出。当前涉油违法犯罪呈现手段不断翻新、组织更为严密、作案方式更加隐蔽、跨区域流动作案的新特点。三是企业内部管理粗放。油气企业“重生产、轻安保”的传统思想普遍存在,要害部位和关键环节防范投入不到位、监管不到位,个别员工受不法分子蛊惑拉拢,里勾外连、监守自盗参与涉油违法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四是暴力恐怖分子对重要油气设施威胁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现实存在。

二、关于涉油治安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是提高对做好涉油治安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治安防范工作,保护油气设施安全,不仅仅是保护企业的利益,更重要的,它保障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尤其在当前国家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全力保障油气供应稳定的重要时期,要清醒认识到做好涉油治安工作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安全感的重要体现;要清醒认识到涉油治安与安全生产同等重要,须将涉油治安工作有机融入大安全的整体格局中抓紧抓好;要清醒认识到通过保证一个个单位的“小平安”来维护社会的“大平安”,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是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实践证明,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是贯彻落实国家油气安保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载体和企地企警联手维护油气资源安全的重要机制。多年来,在部际联席会议统筹领导下,在各省市县联席会议强力推进下,打孔盗油、开井盗油等油气企业反响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现发案数量降至历史最低。可以说,联席会议既开辟了一条企地企警沟通联系的重要渠道,又为治理涉油治安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优势作用发挥明显。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联席会议制度所提供的平台,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机关及有关部门日常工作联系,健全长效机制,凝聚工作合力,构建工作共研、问题共商、协同共治的局面。

三是落实责任主体。国内重点油区地域分布广、业务种类繁多、设施类别多样、安保风险点分散,有上游、中游、下游业务,甲方、乙方单位,内部职工、外聘人员等等,这种复杂的特性加大了治安管理难度。这种情况下,要进一步落实治安防范责任主体、厘清各自职责,树牢“履职必有责”的观念,建立起管用有效的检查考核制度,将落实治安防范责任由“软约束”变为“硬任务”,压紧压实油区各单位、各层级责任,确保各项举措落地生根、企业平安稳定。

四是练好防范“内功”。一要管好自己的人。坚持对要害部位人员“先审后用”,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基本技能培训。通过完善规章制度、把握关键节点、强化过程管理等手段,加强内控建设,堵塞风险漏洞。二要看好自己的门。立足“防爆炸、防破坏、防投掷、防冲撞”,推进完善人防为核心、物防为基础、技防为重点“三位一体”的安防工作新模式。三要办好自己的事。在研判形势、查改隐患、强化应急等方面花大功夫、下大力气,切实提升防范应对能力。

五是健全长效机制。一方面,要总结固化治安防范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并在系统内推广,建立健全涉油治安工作奖惩制度,提高广大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密切企警沟通联系,经常互通信息,主动掌握社会面治安情况,与属地公安机关建立紧密联动机制,企业发生涉油案事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积极协助调查处理,不断强化单位内部治安防控,努力为油气生产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

猜你喜欢
治安油气责任
Me & Miss Bee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治安文化与治安秩序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