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学纪实与评析

2019-07-08 03:46李艳杜欣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火烧云自然段课件

李艳 杜欣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24课《火烧云》。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特点。

2. 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动静结合的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朗读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作者观察和写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一起感知了奇妙的世界,了解了海底世界的神奇与瑰丽。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把视线投向天空,来看看另一种自然奇观《火烧云》。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简评】导入环节简洁明了,从单元内容入手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抓住文眼,直入主线

师: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课件出示思考题。)

【课件】

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课文中找找什么是火烧云。

2.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火烧云的呢?

(学生自由读书交流。)

生:课文是按照火烧云到来前、出现时、消退后的顺序写的。

生:按照事物的发展变化顺序来写的。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什么叫火烧云,谁来读一读?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从这句话中能感受到火烧云的什么特点呢?

生:我感受到火烧云非常红。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火烧云非常红的?

生:从“红彤彤”一词中感受到的。

生: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说道:霞光照得小孩的脸红红的。让我们感受到了火烧云烧得越来越红。

师:我们还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火烧云的什么特点?

生:我还感受到火烧云烧得时间长。

生:我感受到了火烧云烧得范围广。

师:“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这句话中的“烧”可以换成别的词吗?为什么?

生:我觉得不能把“烧”替换掉,因为“烧”既写出了火烧云上来时的颜色和气势,还点了题。

师:说得非常全面。课文中已经给我们准备好火烧云的图片了,我们快来看一看吧!(看插图。)  火烧云烧得如此热烈,如此壮观,请同学们试着读出这种感觉。

生(齐读):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请几位同学按照火烧云到来前、出现时、消退后的顺序依次读课文,其他同学想一想,作者是抓住火燒云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哪一段主要写了这一特点?

生:作者抓住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来写的,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这一特点。

师:那我们就继续缩小范围,在第二自然段找出一句话准确地概括火烧云的特点。

生:这个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师:极是什么意思?极多又是什么意思?

生:极表示程度深,极多就是特别多、非常多。

【简评】文有脉络,课也有脉络。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找到了清晰的课文教学主线,激起疑问,走进文本,让课堂教学脉络更加清晰,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披文入情,揣摩写法

师:火烧云变化极多,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同学们静下心来,读一读,画一画。

(伴着学生读书,播放舒缓的音乐。)

生:火烧云颜色多,具体表现为:火烧云不单是红色,还包括金、紫、黄、灰、百合色等说得出名的九种,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师:你想象一下,半紫半黄是什么颜色?

生:一半紫一半黄。

生:紫黄相间。

生:紫多黄少。

生:黄多紫少。

师:一个半紫半黄,就想象出那么多颜色。

师:除此之外,还有—— (课件出示相关课文。)

(生齐读——“天空中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课件出示图片:梨黄色、茄子紫、葡萄灰。)

师:从这些颜色的名字你有什么发现?

生:前面都是一个植物的名称,后面加表示颜色的词。

师:作者还有哪些颜色说不出来,你能补充一下吗?

生:西瓜绿、草莓红。

生:杏黄、桃粉、橄榄绿……

师:你们能用一个词把这些颜色概括出来吗?

生:五颜六色。

生:色彩缤纷。

生:万紫千红。

…………

师:真是绚丽多彩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边读边感受一下火烧云颜色的美。

师:火烧云除了颜色多以外,还有其他的特点吗?

生:有,火烧云颜色变化快。

师: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快,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就说明各种颜色交替出现,持续时间都很短,转换频繁而迅速。

师: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请你来读读。

指名读(三人),齐读。

师:火烧云的颜色不但多,而且变化快。还有谁找到了火烧云其他的特点?

生: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有马、大狗和大狮子的形象,但很快就不见了。

(课件出示描绘火烧云变化各种形态的图片,让学生合上书,看课件,把学生带入火烧云的情境中,一起感受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形状上的变化的呢?我们到课文4~6自然段看一看。

师: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然后试着用作者的方式自己再描述一下这个过程。

(师指名汇报。)

生: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

生: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生:接着又来了一条大狮子……

师:发现这三段话的共同点了吗?

生:这三段话都是按开始出现了什么,然后清晰了,最后消失了的过程来写的。

师:开始出现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惊讶。

师:越来越清晰了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

师:最后又消失了你的心情又如何?

生:失落。

师:请你们根据火烧云的变化带着惊讶、高兴、失落的语气把这段话再读一读。

师:谁能试着用一个词来概括出火烧云变化快?

生:瞬息万变。

生:变化多端。

生:千变万化。

师小结:是啊,火烧云色彩斑斓,千变万化。作者细致地观察了火烧云,抓住了变化极多这个特点,使人感到火烧云不仅美丽,而且非常神奇。遗憾的是火烧云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请同学齐读第三段,想一想,此时的火烧云又具有什么特点?

生:火烧云在迅速变化中消退了。

师: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

生:恍恍惚惚就是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师:人们留恋地揉揉眼睛,想要再看,可是,火烧云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迅速消退了。请同学们带着留恋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简评】教师在课堂上围绕课文主线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抓住重点语句反复朗读,咬文嚼字理解文意,引导思维向深层次延展,真正将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四、升华主题,文意兼得

师:天才女作家萧红,用她短短31年的光阴,像火烧云那样为世人留下了光辉的篇章。这些经常被我们忽视的事物怎么就能被作者写得这么精准且富有节奏感呢?让我们再次回味课文,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

(生安静思考一分钟左右,同桌讨论。)

生:作者在写火烧云的过程中,始终抓住火烧云的特点,从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生:还要加上想象,因为火烧云并不会和真的狮子、大狗完全一样的。

师:是啊,结合课文中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过程的描述。我还要提醒同学们,观察事物要抓重点,既观察静态,也要观察动态,做到静动结合,有时还要加上适当、合理的想象。

【简评】精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语言,习得写作方法,文意兼得。

五、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课件出示:火烧云一会儿像马,一会儿像狗,一会儿像狮子。真是形态万千,变化多端。)

师: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生齐读。)

师:和课文的写法相比,这里一句话就把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写出来了,我们可不可以把课文这样改一改呢?

生:我认为不能改。书上的内容写得生动具体,不仅写出了火烧云像什么,还写出了为什么像。

师小结:是啊,课文中不仅写出了火烧云的静态,还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因此火烧云的形象才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那我们接下来就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想象一下天空中出现的其他动物、人物或植物,来模仿课文4~6自然段动笔写一写吧。可以写一段,也可以多写几段。

【课件出示】

一会儿,天空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了两三秒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交流展示。)

【简评】读中学写,读后练写,以读促写,这是使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提高的好办法。

评析:

李艳老师的这节课,从整体上来看是符合我校“一主两翼”教学理念的,从学生的学习反馈来看,内容全部完成,目标全部达成。可以说这堂课的教学是成功的。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李艳老师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导入新课之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脉络,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这一条主线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课堂教学脉络更加清晰,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李老师以这一主线贯穿全课,对课文内容做了必要的取舍,精心设计问题,突出主线,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披文入情,揣摩写法。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主要描写火烧云的色彩艳丽,变化万千。教学时,李老师启发学生思考:作者还有哪些颜色说不出来,你能补充一下吗?及时地进行扩展词汇的练习,既加深了学生对火烧云颜色美、变化多的理解,又发展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接着,又围绕第四到六自然段关于火烧云姿态变化的描写进行精心导读,“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然后试着用作者的方式自己再描述一下这个过程”。这是让学生积累内化的过程,这样的提问,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框架,也促使学生的想象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确。在此过程中,李老师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反复行走,促进了语文能力的生长。就在这朗朗诵读声中,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课堂里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

精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学习内容,通过对比读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语言,习得写作方法,升华人文内涵。此时,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仿写天空中出现的其他动物、人物或植物,降低写作难度,读写结合的环节水到渠成。让学生们在读中学写,读后练写,以读促写,从而实现一课一得,使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提高。

最后,提出一點意见,语文作为一种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它必然蕴涵了各方面的知识。我们看到李艳老师的这节课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萧红的这篇《火烧云》来说,没有做更多的拓展,而作为语文能力基石的阅读,如果仅仅靠有限的课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语言学习的需要,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建议李老师建立“大语文”观念,在完成课文的教学目标后再适当将思维引向课文之外, 增加信息量, 扩大知识视野, 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纵览李艳老师的这节课,没有拖泥带水的过渡,起承转合之间简洁明确,自然纯朴,带着学生一路徜徉。这正如窦桂梅所说,一节好课,是和孩子一起制作的家常菜,是真实朴素,平常普通的味道。这样的课堂就像每天的生活那样,就是简单实在,质朴自然。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火烧云自然段课件
《火烧云》的“变”
火烧云
火烧云
火烧云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美丽的秋天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