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 “问题”教师找一个导师

2019-07-08 03:56张利军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出面导师玻璃

张利军

本文所说的“问题”教师定义宽泛,既指思想不积极、工作不努力的教师,又指和学校领导因事赌气,进而影响到工作的教师,可能还要包含其他类别。总之,在每所学校里几乎都有令校长担忧,抑或令校长头疼的教师,我们都可以称作“问题”教师。由于“问题”教师对问题本身的特点以及对问题的认识不同、态度不同,所以处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如果不能通过一两次谈话或者其他简单的方式予以解决,就要给“问题”教师找个导师,令其慢慢做“问题”教师的工作,直到他(她)思想上转过弯儿来为止。当然,选择导师也要费心思、花功夫,不能随便指定,因为事关今后工作能否得以圆满开展,“问题”教师能否得以成功转变。所以选择出适切的导师,还要进一步指导他(她)如何正确开展工作。一般来说,选择和指导导师开展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导师要德高望重

德高望重的老师往往具有公心,做起工作来能从大局出发,能以“理”服人。这里的“理”是公理,是大公无私之理。说到这里,需要提出一点,即教师决策必须出自公心,必须以维护学校的利益为重,否则再德高望重的教师也不可能做通“问题”教师的工作。

二、导师巧妙介入辅导工作

导师“巧妙”介入辅导的内涵在于自然,即不被“问题”教师所识破,即使被识破,也不会招致其反感。达成如此效果,一是取决于导师的工作水平和交际技巧;二是在于学校要选择德高望重、有威望的老师;另外要从“问题”教师的身边选起,比如同办公室的教师、同一宿舍的教师,或者共同执教同一班级的教师。具备这样的条件,“关心”起“问题”教师比较自然,从客观条件上利于“问题”教师接受。

三、导师工作要讲求技巧

校长选择导师去做“问题”教师的思想工作,可以不问导师的工作过程與细节,但要提示导师讲求方法,有需要自己配合的地方,一定要尽全力配合。整个过程犹如生活中的“单向玻璃”,导师与校长处在“玻璃”的这一方,把“问题”教师看得一清二楚,而“问题”教师则处在“玻璃”的另一方,他(她)并不知道“玻璃”的另一面有导师和校长在“处心积虑”地观察、研究他(她)。

导师做工作的方法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选择出最为科学、最为有力的方法。

四、导师不能代替“问题”教师与学校的沟通

虽说导师是受校长委派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校长的全权代表,但不能忽略他(她)也是校长的特别助理。既然是助理,就不能完全取代校长,有需要校长出面或必须由校长出面的地方,校长就一定要出面。因为毕竟校长是与“问题”教师发生矛盾的主体,无论何时,校长都不能摆脱主体责任,虽然派出了导师,但归根结底,导师也是在为校长工作,为校长服务。

给“问题”教师找一个导师,既化解了校长与许多教师之间的矛盾,又有效保证了学校工作得以顺利和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出面导师玻璃
破除形式主义顽疾 多给“一把手”减负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摆菜参选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玻璃上怎么会起雾?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
许多人不懂的浅显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