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观察

2019-07-10 12:4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证候炎性支气管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肺病科,河南 安阳 455000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及细胞组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胸闷、喘息等症状,并伴有哮鸣音[1]。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及临床缓解期,其中慢性持续期是哮喘预后及转归的关键时期[2]。目前临床对于该时期患者习惯采用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平喘药,虽能短暂缓解咳嗽、喘息症状,但综合效果欠佳,对肺通气功能效果欠佳,笔者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1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作为研究。所选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42~54岁,平均(47.71±4.62)岁;病程3~5年,平均(3.47±0.61)年。观察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40~55岁,平均(47.39±4.43)岁;病程2~6年,平均(3.51±0.58)年。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3]中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4]哮病肺脾肾气虚证:气短声低,喉有哮鸣,痰多质稀,倦怠无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所有患者均存在喘憋、干啰音、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等症状,均处于慢性持续期,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肺部肿瘤、肺结核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药物禁忌症者,精神疾病者等。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重庆科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453,规格:28 mg/瓶)吸入治疗,200 ug/次,3~5次/d;茶碱缓释片(吉林亚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0130,规格0.1g/片)口服,0.1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拟温润辛金培本方治疗。药用:黄芪20 g,桂枝10 g,茯苓15 g,白术12 g,干姜12 g,肉桂6 g,半夏10 g,厚朴10 g,麦冬9 g,五味子6 g,甘草10 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两组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肺功能: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肺通气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及呼气流速峰值(PEFR%)。②炎性因子: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③中医证候积分[5]:主症:气短声低,喉中哮鸣,次症:食少便溏,倦怠无力,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记0~10分,得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PEF高于对照组,PEFR%、IL-4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对比

组别例数时间FEV1/FVC/%FEV1/LPEF/L/sPEFR%/%IL-4/ng/L对照组45治疗前69.11±3.461.78±0.514.41±0.5431.49±5.34146.38±10.62治疗后78.19±5.78a2.44±0.82a5.73±0.67a12.01±2.47a94.86±5.41a观察组46治疗前69.07±3.521.79±0.534.39±0.5731.52±5.41147.07±9.85治疗后84.83±8.46ab3.19±0.92ab6.71±0.94ab6.92±1.16ab71.62±2.47ab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c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dP<0.05。

3 讨论

近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严重及饮食生活习惯改变,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逐渐提高。据统计全球约有3亿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中国约有3000万哮喘患者,哮喘不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给患者生活、工作、睡眠带来严重影响,甚至还可致命[6]。目前临床对于该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然而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炎性细胞浸润在该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7]。IL-4作为代表性炎性细胞因子广泛参与哮喘气道炎症反应机制中,其能够增加气道反应性,促进气道重塑。沙丁胺醇能有效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降低前列腺素和白三烯合成,改善气道β受体敏感性,从而降低气道高反应[8]。茶碱为β受体激动剂,其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的作用,通过接触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达到扩张支气管,缓解喘息、气短等症状,改善肺呼吸功能的作用[9]。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学“哮病”“喘证”等范畴,中医认为由于外邪侵袭,风寒、风热之邪蕴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液成痰,痰浊内生而致哮。加之外感诱因,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急促,引起急性发作期。若此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使症状反复发作,日久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耗灼肺肾之阴,则可由实转虚,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津,则痰浊内蕴,肃降无权。脾虚不能运化水谷为精微,上输养肺,反而积湿成痰,上贮于肺,影响肺气升降,此时为慢性持续期。肾虚精气亏乏,摄纳失常,则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虚火灼津成痰,上干于肺,加重肺升降失常。因此治宜健脾益气、培土生金。方中黄芪补中益气为君药;桂枝温阳散寒、助阳化气,茯苓渗湿利水,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三者合为臣药,助君药以培土生金;干姜温中回阳,温肺化饮,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元,二者均温阳益肾,补虚培本,半夏燥湿化痰,厚朴燥湿消积,麦冬润肺养阴、益胃生津,五味子益气生津、滋肾固涩,以上共为佐药,用以燥湿化痰、补虚培本、益气生津;甘草为使,调和诸药,缓和药性,诸药相合,共奏健脾益气、培土生津、燥湿化痰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能调节机体T淋巴细胞,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此外其还能减轻支气管黏膜的炎性水肿,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FEV1/FVC、FEV1、PEF高于对照组,PEFR%、IL-4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表明温润辛金培本方能有效降低炎性因子,缓解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症状,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利于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西药联合温润辛金培本方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证候炎性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