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针结合运动训练治疗原发骨质疏松腰背痛临床观察

2019-07-10 12:4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2期
关键词:腰背痛经筋骨质疏松症

昆明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云南 昆明 65050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常见的中老年疾病之一,其中原发性OP最常见[1],椎体骨折及腰背部疼痛症状最常见[2-4]。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5],病程较长,疗效较缓慢,易发生骨折,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腰背痛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缓慢[6]。笔者在全国名老中医赵永祥主任指导下运用筋针疗法,结合的运动训练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背痛,与针灸治疗相比较,有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有腰背痛症状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昆明市中医医院康复科就诊患者,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62.7±4.5)岁;平均病程为(5.23±6.23)年。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63.5±6.5)岁;平均病程为(4.80±5.49)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7]:①周身疼痛、身高降低、驼背、脆性骨折及呼吸系统受影响。②骨密度测定:DXA测定腰椎或髋部,低于峰值骨量2个标准差(-2.0SD),或者骨量下降25%以上,有一处或多处骨折。③QCT检查:骨密度绝对值80 mg/cm3,X线:椎体出现楔形变,或双凹征,或膝关节骨小梁稀疏。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腰背痛症状。③年龄50~70岁。④自愿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骨质疏松;②合并有内科、肿瘤其他等严重疾病;③三个月内使用过激素或者对骨代谢有影响的药物。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针刺治疗参照以往文献研究,取骨质疏松治疗最常用穴:大椎、足三里、肾俞、关元俞及背部阿是穴[8]。常规消毒后,用0.25 mm×40 mm毫针(苏州市华伦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批号181001)针刺治疗,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8周。

1.5.2 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筋针疗法,结合运动训练治疗,对照组进行针灸治疗。筋针治疗,常规消毒后,按照筋经走行,取腰背部结筋病灶点2~4点进行筋针治疗,进针后按照经筋走行寻找酸麻胀痛点,留针30 min,治疗后按压针眼,隔日1次,共治疗8周。运动训练:①呼吸运动:仰卧低枕,背部伸直,胸式呼吸,深吸气后缓慢呈鱼嘴样吐气。坐或立位,提肛收腹,伸直腰背,吸气时扩胸伸背,呼气时收颌含胸,10~15次。②被动运动:仰卧位,在无疼痛状况下用手法行各方位全范围关节缓慢活动,每次3~5 s,每个运动方向3~5次。③主动运动:卧床期间维持和强化肌力,仰卧位用五点支撑法,即头,双肘及双足跟五点着床,臀部离床,腹部前凸如拱桥,5~10 s放下,重复20次。俯卧位,双手向前伸,四肢下肢同时抬离床面,似飞状,5~10 s放下,重复10次。④抗阻运动:运用弹力带或者哑铃进行。每次治疗30 min,每日一次,共8周。

1.6 观察指标 疼痛评估VAS量表评价法疼痛程度。JOA腰痛疗效评定:包括主观症状3个(9分),临床体征3个(6分),日常活动7个(14分),总分29分,最低0分,评分越高,功能状态越好[9]。治疗后评分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总分-治疗前评分)×100%。改善率100%为治愈,大于60%为显效,25%~6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腰背痛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腰背痛VAS评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JOA腰痛评分改善率比较 两组治疗后JOA腰痛疾患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JOA腰痛评分改善率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属中医学中的“骨痹”“骨萎”等范畴,腰背痛是其最高发的症状,腰背部有诸经筋的徇行和分布,骨质疏松腰背痛与经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筋“主束骨”、“利关节”、“为刚为墙”,足太阳之筋“结于臀,夹脊上项”;足少阳之筋“上乘季胁”;足阳明之筋“徇胁,属脊”;足少阴之筋“徇脊内夹膂,上至项”;足厥阴之筋“络诸筋”;足太阴之筋“着于脊”,“经筋痹阻”与骨质疏松腰背痛密切相关[10,11]。经筋包括肌肉、韧带和关节等,其病变会对骨转换产生影响,与骨质疏松症互为因果联系。肌肉质量下降,导致力学激变化,还有局部炎性反应状态时,其介质肿瘤坏死因、白介素及前列腺素等均可影响细胞的信号转导,诱导M—CSF(成骨细胞源性巨噬细胞集落因子)和RANKLE(细胞产的核因NF-kB受体活化体配体)的表达,影响破细胞前体的迁移和分化,导致骨转换失衡,造成骨量减少。骨转换增加,骨微结构的改变也是引起腰背疼痛的原因之一[4]。

单纯的药物治疗,对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致残率等方面,疗效较缓慢,《灵枢》“经筋”篇提出了“燔针劫刺”、“以痛为输”、“以知为数”的治疗原则,在临床中采用筋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取得理想的疗效,通过针法对结筋点的作用,松解软组织粘连、改善腰部肌肉的功能,解除神经血管的卡压,使周围血管扩张,微循环和营养代谢得到改善,促进炎症水肿瘀血的吸收,消除炎性反应,从而缓解疼痛,通过运动训练增加肌肉质量,并通过一系列的细胞分子机制对骨转换产生影响,从而对骨密度产生影响,是治疗原发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猜你喜欢
腰背痛经筋骨质疏松症
梁清华教授扩肛法治疗肛肠经筋病经验探析
足三阳经筋与膝关节痛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查不出原因的腰背痛,都是腰肌劳损吗
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对我国中老年人腰背痛发生风险的影响研究
颈项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经筋辨证与推拿治疗探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老年人腰背痛的防治
分析蒙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