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好书

2019-07-10 00:16王世让
名家名作 2019年8期
关键词:吐字唱法歌唱家

最近又将潘乃宪老师写的声乐著作《声乐实用指导》通读了一遍,每每读到精辟之处,便会暗自为该书鼓掌。潘乃宪老师是我国著名的声乐家,他于1994年出版了专著《声乐实用指导》,目前该书已经出版发行了若干次。

国内每隔一两年便会出版一部有关声乐的书籍,有不少声乐书籍在讲解如何学习歌唱时,往往大同小异,内容翔实但枯燥无趣,令声乐爱好者望而却步,不愿进一步研究书中所写内容。

声乐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在我国,声乐被分为美声、民族和流行三种唱法。美声唱法来源于意大利,意大利语为“bel canto”,是指美丽的声音;民族唱法是我国声乐艺术家将美声唱法和中国民族戏曲唱法相结合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演唱方法;流行唱法是指主要运用轻声及音响效果结合扩大音量的唱法。三者各有演唱的追随者。目前来看,美声唱法是最被世界人民认同的最科学的演唱方法。

《声乐实用指导》共分十二章内容,第一章讲解了声乐的特殊性,作者指出,学好声乐的秘密在于找到一位好教师。有多少个歌唱家,就有多少种教学方法,声音条件非常好的歌唱家不一定教得好,往往那些声音条件不太好的歌唱家,通过后天勤奋努力,掌握了多种方法,能够教出更多好的学生。接着在第二章作者谈到歌唱的意识和感觉,歌唱者对自己声音的感觉往往和听众的感觉不同,这称为内感觉和外感觉,从服从意识和服从声音角度来说,应当服从后者。演唱时的前面唱法其实是对后面唱法的发展。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谈到了声音的关闭与集中、喉咙的打开与共鸣、气息支持。声音的关闭,其实是指演唱时集中的“点”,通过声带缩短变薄、边缘振动,即通过坚实关闭的声门发出集中的声音。声区的转换是困扰歌唱家的最大问题,坚持混声唱法的原则是解决换声区最好的手段。演唱时喉咙的打开并非指嘴巴张开越大喉咙打开就越大,必须清楚,在高声区口腔的张开是为了帮助声音对抗的加强。“打哈欠”是声乐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口腔张开的程度要因人而异。关键是看学生是否在打哈欠的基础上建立了良好的共鸣。关于气息,作者指出要学会有支持的歌唱,不懂得气息就不懂得歌唱,歌唱时要时刻保持吸气状态,气息支持需要体力,但是如何运用气息就需要技巧。第六章作者谈到概念和实践,声乐概念运用在实践中应该因人而异,不要绝对化,喉咙打开过度声音会撑,共鸣停留在口腔中出不来会成为假共鸣,挤压声带导致过亮的音并非头腔,气息僵持不动无法产生流动的声音。该书第七、第八和第九章分别谈了怎样唱好美声、流行唱法、民族唱法。关于美声唱法,总体来说分为横式和竖式唱法,伟大的歌唱家卡鲁索说到,自己总是结合这两种唱法演唱,一种唱法疲劳了就用另外一种唱法演唱。关于前面唱法和后面唱法之争并未有定论,当今伟大的歌唱家多明戈是将这两种唱法结合较为平衡的代表人物之一。关于流行唱法,作者指出,自然的流行唱法并非指不需要学习声乐的演唱方法,无论任何一种演唱艺术,到达一定程度必须运用合理的发声方式,才能到达声乐的巅峰。在流行唱法中喉结上提的状态,在美声唱法中绝对不允许,但是流行唱法中高音区的演唱技巧,同样借鉴了美声唱法的手段。关于民族唱法,作者指出中国的民族唱法存在于戏曲唱法之中。三种唱法在音量上有区别,在气息的深浅上有区别,但是三种唱法在声音的混声机理上是相通的,否则都无法演唱好高音。任何唱法都是在演变、在发展的。第十章讲解了吐字的技巧,书中指出,中国民族唱法讲究字正腔圓,把声乐学习中的吐字放在第一位,而美声唱法最注重发声技巧,吐字次之。正确的发音方法决定吐字的准确性。流行唱法无疑吐字最为清晰了。作者认为,想唱好美声唱法,最好先唱好流行唱法,民族唱法由于是属于开放唱法,在高声区不需要调整声道,因此民族唱法比美声唱法更容易咬字清楚。无论哪种唱法都是为歌唱者服务,而不应该倒过来。在书本的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分别讲解了一些应该防止而又常见的错误和一些非常规化的声乐训练法。常见错误有:用气不当、追求自我满足感、盲目模仿、心理和生理上的干扰以及习惯上的干扰。一些非常规的声乐训练法有:交替训练法、由上而下训练法等。

整本书讲解生动有趣,张弛有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有图片,有照片,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文章理论翔实可靠、有据可依,并且引用了许多大歌唱家的经典对话和评述。尽管该书已经出版十几年了,书中的观点和内容丝毫不过时,阅读起来赏心悦目、生动有趣,实为一本声乐学习的好书。

作者简介:王世让(1971—),男,汉族,贵州安顺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声乐教学方向。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吐字唱法歌唱家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绕口令
树叶都是歌唱家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
长不大的调皮蛋歌唱家
草丛里的歌唱家
浅谈语言在歌唱中的作用
歌唱语言中的咬字吐字探讨
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与吐字
关于“民通唱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