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愈演愈烈的危机: 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2019-07-11 05:03范祎弘郭弘
新媒体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极化家暴群体

范祎弘 郭弘

摘 要 新媒体时代,群体极化现象愈演愈烈,以社交网络为载体的多个平台上骂战频生,口诛笔伐不断升级。以微博、博客、豆瓣、知乎等大型分享实时信息进行知识互换的社交网络平台为主,多个时事热点新闻引发热议并促使网友迅速站队互相攻讦指责。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意见争执不断扩大,并受群体决策和意见领袖的迅速崛起影响,各方表现逐渐产生极端化倾向,即保守方在群体讨论后越保守,而激进方则越激进。

关键词 社交网络;群体极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8-0015-04

1 群体极化的界定及当下在社交网络中的特征分析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一词又称“冒险转移”,最早来源于美国教授斯通纳·詹姆斯·芬奇1961年做的一个实验,是指某个问题在经过群体决策后,不论在此之前个体的意见是否一致,经过讨论后往往会得到一致结果。一般来说会出现两种情形:一是保守方在群体讨论后结论通常趋于保守,二则是与之相反的激进方则会更激进。教授先让被实验者单独思考并在心里选择,然后群体讨论,再让被实验者单独选择。此前他预言经过群体讨论后的意见结论会比个体的要保守。然而实验证明,经群体讨论之后,群体意见比个体意见更加趋向冒险,所以也被称为冒险性转移。

社交网络(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是一种社交网络服务,其基本原理是由哈佛大学心教授米尔格伦于1967年创立的“六度分离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你和任何陌生人之间的人数不会超过六人”。换句话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一个陌生人。这个理论也可以简单归纳为“六人认识世界理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其中以博客最为典型,以新浪微博、LOFTER轻博客网络用户在线人数爆发性增长而极具代表性。随着社交网络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在网络中获取时事热点和重大新闻进展,社交网络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实时跟进的各个热点资讯在不同社交平台上迅速引发热议,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因根据不同自身需求及社会影响而不同站队的网民们,由此产生了愈演愈烈的群体极化现象。

最早讨论社交网络和群体极化之间关系的社会学家是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他曾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文中谈到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他指出:“群体极化意味着群体成员在一开始就有一些偏见(即某种观点)。经过小组讨论,人们朝着偏见的方向前进,最終形成一种极端的观点。他进一步指出,“在网络和新的交流领域,志同道合的团体将相互沟通和讨论,最终的想法与原来一样,但形式变得更加极端。”[1]

综上,在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应有以下特征。

1.1 群体内部个人意见趋于极端

群体内作为单独的个体意见本身就趋于极端,经过集体无意识的讨论与内部决策阶段之后则变得更加尖锐。以英国公投举例,在经过了首轮首相特蕾莎·梅与欧盟的一轮有关脱欧的方案会谈后,议会保守党对于脱欧方案并不满意,对于首相是否能继续带领英国完成脱欧的谣言甚嚣尘上,基于此议会最后甚至真的进行了针对特雷莎梅的政府不信任投票。

1.2 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意见矛盾日益加剧

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的实质是两个或多个针对某件引起热议的社会事件某个矛盾争执点内部保持高度一致的立场或意见的群体,从各自角度向对方或他方进行攻讦指责的行为。以微博等大型网络社交社区为例,不同领域的男女明星拥有各自或多或少的粉丝团体,这些粉丝团体所自发形成的管理机制常常连同追星行为本身被称为饭圈文化的一部分,在这种内部旗号保持高度一致的情况下,本身就长期形成了一种极端化意见,因此极化现象时有发生。

2 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成因分析

在分析群体极化现象具体成因之前,我们要先定义“群体”这个名词。法国心理学家勒庞曾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这样定义群体:“群体往往就是聚集起来的同质均一心理意识的人类群体,他们拒绝理性而复杂的思考,对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信念,只简单地选择两个极端:全盘接受,或是一概拒绝。视之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误。”[2]群体往往还有以下四个特点:1)成员数量可观;2)集体内一般有一致认同的目标或者理想信仰等;3)群体内组织结构稳定且制定并执行了一定的行为规范;4)成员之间互有强烈的默契及纽带感。从以上特征不难看出,群体并不只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它有着某种能够被凝结在一起且能够被利用的共性。以下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

2.1 群体心理与从众心理所导致的心理暗示

群体心理无疑是导致群体极化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个人身在群体中,他将不再是那个有着独立意识的个体,而会不自觉地趋于群体并向群体所倾向的方向靠近。当在集体中个人身份被隐藏,则会加剧这种现象的产生(个人身份被的情况将在下文“匿名效应”中详说),它也被叫作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勒庞曾在群体心理研究中对群体心理这一现象做出了悲观的预判:他认为自觉地个性的消失,思想及感情都转向另一个不同的方向,是要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一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有时五六个人就能构成一个心理群体,而数千人偶然聚在一起却不会发生这种现象。另一方面,即使整个人群未曾聚集在一起,但在某些条件影响下它也会变成一个群体[2]。

除此之外,从众心理(conformist mentality)作为群体心理学的分支也同样在群体极化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简单来说,从众心理是一种人在受到社会外部环境影响条件下所做决定趋于与大众或者主流声音保持一致的心理和社会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常表现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易受他人的意见影响和暗示。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从众心理现象的发生与所属群体的规模有很大关系,即群体规模数量越大,所涉人群越多,个体的从众可能也就越高。在社交网络中,这种现象的广泛发生是促使群体极化现象的重要原因,网民在网络社交生活中针对实时发生的热点事件所发表的意见渐渐趋于一致,多数派的声音会得到更高的赞和评论,而少数声音极可能遭到孤立甚至沦为“众矢之的”。研究表明,人作为群体动物,在发现自己态度与群体里的大多数不一致时,会感受到来自集体的巨大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促使人们从众,愈演愈烈的从众现象进一步导致了群体极化的诞生。

2.2 “沉默的螺旋”与意见领袖

“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与意见领袖概念的广泛使用无论是在大众传播学研究中还是群体心理学研究中都屡见不鲜,前者早在1974年就被德国社会学家冯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文中发现并提出,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思想而产生的孤立。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总是根据旁观者的表现来检讨自己。如果看到自己表达的或自己赞同的观点得到认可受到赞同,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扩散;但当人们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甚至会被群起攻之),那么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一方意见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会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3]

“沉默的螺旋”表明个人意见声明是一种社会心理过程。由于人的社会天性,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想要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惩罚,在表明意见前观察周边环境,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就会倾向于积极表达,反之则转为沉默或附和[4]。与此同时,“沉默的螺旋”的这种环境认知所引起的群体带来的压力,会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造成个人影响的人物。比如在社交网络中,意见领袖常常表现为微信知名公众号、微博某领域大V发言人、知乎认证高赞答主等。他们能在一定领域对公众某些观点的形成甚至于某种价值观造成影响。社交网站中的意见领袖在网络社区中的发言,相应地则会出现反馈,由此激发讨论,甚至影响其他成员讨论某一话题的方式。成功的意见领袖既能积极参与网络社区讨论,也可以动员其他成员讨论,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建立社会信任感。然而不论成功与否,一个意见领袖的存在对于某件新闻甚至是舆论形成都常常占据着导向性作用,平时的评论点赞数都已经不再重要(当然,粉丝基数也是在事件热度中不仅在自己固定的粉丝圈中传播,而被更多圈子外或者其他圈子的路人所获取信息更快传播的一大原因),谁先发表看法、谁先能说服大众谁就先抢占了先机,在与传统媒体与新闻官方的对峙中,条理清晰逻辑分明结论易于接受(某些时候甚至更具有煽动性)的各领域大V发言,使得人们感同身受,纷纷一拥而上企图抢到一杯羹。因而在“沉默的螺旋”的情形下,意见领袖为群体极化现象的频频发生直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影响。以下将以大学教授贺建奎宣布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事件为例进行浅析。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健康诞生,由于一个基因的修改,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HIV。此举在国内和世界引起轩然大波。在消息公开的第一阶段,舆论导向分为两块:不明事理庆祝科技发展的和质疑事实并提出反对的。在第一阶段后期:以微博为例,多个高校教授、相关领域研究者均发文谴责贺建奎此举。由这些意见领袖带领事件正式进入第二阶段:舆论一边倒谴责贺建奎教授并对由此产生的蝴蝶效應感到愤恨和被连累。最后第三阶段:在各大营销号、人文社科与情感领域的知名大V发文讨论两个已出生的基因编辑婴儿后续进展后正式进入高潮,以生物医学角度的“安乐死论”与以人文社科角度的“顺其自然生命属于个人说”最终成为主流对立两派,并由此引发网民迅速站队和攻讦指责。

在此事件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意见领袖的作用不可小觑,尤其在群众缺乏相关领域学科知识时则发挥得更大,此时群众的盲从度相较日常社会事件变得更高,在一方优势意见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大之际,少数的声音为了避免孤立和指责谩骂只会更加沉默,由此形成一方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微弱,最后形成沉默的螺旋式结果。

2.3 信息遮蔽与匿名效应

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一书中指出,群体协商常常会失败的原因,信息的影响占很大一部分原因。其中信息遮蔽最为重要,即强调所有人或多数人持有的信息,而忽略少数人或一人持有的信息。

信息遮蔽的一大可能是个体对于自己不感兴趣或不利于自己的信息遮蔽,即“选择性心理”。因此将会依据个人对信息的偏好来进行信息选择和传播。而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不仅增加了个人与信息接触的机会,也为个人提供了主动选择信息的权利。由于互联网的协同过滤能力(collaborative filtering),个人在互联网中往往只能看到与自己观点一致、偏好相同的信息。同时,互联网加剧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社群型社交,不仅各大网站论坛以兴趣、职业等类别划分网民,用户也常常依据个人偏好自动分类,这使得用户在互联网中与志同道合者相连接,所交互的信息通常不会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此外,匿名效应所带来的盲目与非理性也在互联网中得以呈现。即使在Web2.0的应用中,SNS普遍使用的实名制也未能完全成功地进行自我约束。互联网中的匿名制使得网民免受“孤立”的恐惧,也削弱了网民的社会责任感,因此网民能大胆地自由发表言论,甚至是发表偏激、虚假的言论。

而在社交网络中,个人发言的背后都变成了一个个各不相同的网络账号,彼此既不认识更不熟悉,在网络世界交往相比真实生活中的接触显得更加放松,也因此个人的责任感会根据不同人格而有不同程度的消减。在这种匿名效应的影响下,结合网民不同程度的信息遮蔽,群体极化现象在所难免。

3 群体极化在社交网络中的现象表现及分析

以2018年年末引爆微博、朋友圈的一个案例来看群体极化现象在社交网络中的展现:知名演员蒋劲夫承认家暴女友。

3.1 知名演员蒋劲夫家暴女友

2018年11月20日9时20分,知名演员蒋劲夫在微博发表长文承认家暴日籍女友中浦悠花。随后,蒋劲夫好友爆料中浦悠花假怀孕,骗婚骗房,私生活混乱等,22日中浦悠花爆出被蒋劲夫家暴长达4个月,曾被踢流产。28日东京警视厅对蒋劲夫发逮捕令。当晚胡歌深夜发文回忆与蒋劲夫过往,痛心疾首并表明“寻求真相”的态度,次日以俞灏明、古力娜扎、窦骁、蒋梦婕等人为首大批明星纷纷站队寻求真相。

至此,网友迅速站成两队。以蒋粉丝、各个明星粉丝、憎日的“寻求真相”派,和以多个在微博上呼吁“家暴是犯罪,犯罪会判刑”的不同领域大V同期或渐期发声的“家暴犯罪”派为主,双方在11月28日胡歌深夜发表怀念长文后呈爆炸式增长,截至终稿前该条微博转发95.0万,评论16.3万,点赞145万。网友在此条微博下开始自发站队。热度第一转发是古力娜扎,并配文:犯了错就要勇敢面对,但我们仍需真相。

在明星站队的效应下,舆论风向刮地更响,有人站出来支持自家发声的偶像,说朋友有难拉一把有义气。还有些人则直接公开支持蒋劲夫,凭着多年前的依稀印象觉得他本性不坏,一定是事出有因。而与此同时,各个领域的自媒体大V开始发表个人看法,以教育和计算机领域为例,陈斌(微博:斌叔儿童编程)作为“程序媛计划”创始人、好热闹茶市CEO一直以来积极推动女性在计算机领域的权益,创立“程序媛计划”,鼓励女性学习编程并努力消除人们对于女性在科技领域的性别刻板印象。该博主在事发20日当天即发表对于媒体用词“请停止家暴”不妥呼吁改用“家暴是犯罪”的文章,但在11月30日他再次转发该条微博并写到昨日(即29日)突然被转发5 000条,说明该热点在经过了胡歌发文众明星力挺事件后再次得到新的关注,群体极化现象由此可窥见一斑。一般来说,促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因素是:在短时间内汇聚了多类信息,也正因为此信息模糊度较高,集中聚集了主要矛盾点;涉及到争议性或具有社会性或相对弱势的群体;强势一方不但没有及时妥善处理甚至试图隐瞒真相。显然,该事件或多或少地覆盖了上述三个因素,引发舆论和群体极化在所难免。

3.2 思考及反思

一是关于家暴。从群体极化现象不难看出,仍有众多网民在为蒋开脱。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蒋及众明星粉丝。甚至有占相当数量的人认为,打女朋友不算家暴。但家暴的限定范围,包括夫妻、同居男女关系、甚至包括被伤害的男性。12月1日中浦悠花的伤情报告一度传开,根据新浪娱乐报道,蒋劲夫分别在10月8日、11日、12日对女方家暴,至少需要休养一个半月。在这种情况下,明星蒋梦婕用“一个巴掌拍不响”来为这件事定调,这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女性对于家暴的忍受底线之深,早在2016年全国妇联就做过调查并有这样的结论:“中国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被丈夫殴打,女性平均被虐待35次才选择报警。”可现在一个女性被一个男性多次暴打,她男朋友的男性朋友说他是大男孩,他男朋友的女性朋友则说一个巴掌拍不响,难道就因为她的男朋友是有一定粉丝数量的公众人物就可以忍受这种莫须有的指责和不怀好意的猜测吗?他们在这种时候站出来发声,甚至不是谴责不是道歉和忏悔,而是一边口吻感伤地怀念过去那个明媚少年,一边口口声声“等着他归来”以及立求一个家暴已经铁板钉钉根本不存在的所谓“真相”。

二是针对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社会矛盾依旧突出,而群体之间的不满情绪也日益积累,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制作者和传播者。具有共同情感的受众以社群的形式联系在一起。社会问题的不满在群体中被放大,在群体讨论中越来越多地强调趋向并逐渐偏离正常,群体极化现象愈演愈烈。

从近几个世纪的研究来看,大部分学者认为,群体极化会对社会稳定产生消极影响。在社交网络的情况下,群体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了对他人个人自由的侵犯,导致了“初始正义而非结果正义”现象。但是群体极化现象并不总是消极的, 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它可以在同一事件中提供多种不同视角,群体极化在废除奴隶制、女权法、宗教合法化等多个社会发展中有着相当的积极意义。而作为个体,首先要做的是理性分析,避免盲目服从。要实现自己的精神独立,只有在个人思想和精神上实现独立,才有可能对热点新闻事件等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坚定站稳个人立场而不随波逐流。

参考文献

[1]凯斯·H·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3]伊莉莎白·冯诺依曼.沉默的螺旋[M].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5]盘敏.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范祎弘,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大众传播学。

通訊作者:郭 弘,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影视策划与传播。

猜你喜欢
极化家暴群体
活跃在高考中的一个恒等式
反对家暴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需要立法保护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
调查
中间群体
极低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预极化线圈的设计
极低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预极化线圈的设计
极化恒等式在向量数量积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