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一种极具代入感的传播方式

2019-07-12 05:34刘文文
中国记者 2019年6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生活

□ 文/刘文文

内容提要 Vlog已成为年轻人记录分享生活的流行形式。本文从Vlog的特征和内涵入手分析其走红原因,探讨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发挥Vlog优势以吸引更多关注。

赛博朋克教父威廉·吉布森在科幻小说《全息玫瑰》中提到一种感官体验机,使用者将其接入神经系统就能代入他人躯壳,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全方位体验他人生活。如今,我们已经拥有360度全景摄影和VR(AR/MR)视频,技术上不断接近科幻世界,最近兴起的Vlog更是从理念上向这种感官体验机靠近了一步。

Vlog即video blog,直译过来就是视频日志,可以理解为视频版的博客。与一般的短视频相比,Vlog最显著的特征在于:第一人称视角、真实生活记录、5-10分钟(可以更长或更短)的时长。优秀的Vlog作品通常主题鲜明、故事性强,具有自然随性的表现力、良好的亲和力和较强的思想性,极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进而与博主产生共鸣。

一、Vlog的火爆标志着短视频发展新趋势

据称第一条Vlog于2012年发布在Youtube上,目前Youtube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Vlog发布平台,众多Vlogger(Vlog创作者)每天在该平台发布大量作品。影响力最大的Vlogger要数Casey Neistat,他在2015年宣布每天发布一条Vlog,目前已在Youtube发布近500条,吸引一千多万粉丝关注,Youtube总浏览量超过25亿。

经国内视频网站的“搬运”,Vlog逐渐传入我国。2018年,欧阳娜娜等明星发布了一系列Vlog,让这个概念迅速走红,一时间到处都是Vlog。目前,国内主要的Vlog平台有微博、B站、VUE Vlog等,各大互联网巨头也相继加入,比如,抖音近日宣布开放1分钟视频权限并推出Vlog 10亿流量扶持计划,百度旗下好看视频新增Vlog频道,宣称将投入5亿现金支持,腾讯也推出了专注Vlog的Yoo视频。

虽然由于人们对Vlog概念的理解各不相同,再加上拍摄、剪辑、叙事水平等千差万别,目前国内Vlog领域整体呈现出跟风者众、精品少的现状。但是相对模仿成风、同质化严重的15秒短视频,Vlog记录真实生活,个体特征鲜明,内容更有营养,其火爆的趋势标志着短视频的创作和观赏偏好正在由猎奇反转向自然真实转变,由滑稽搞笑向寻找共鸣转变,由轻松娱乐向现实意义转变。

二、优秀的Vlog让观众极具代入感

Vlog的爆红与明星带动效应有关,同时各大视频平台的扶持让流量变现前景十分可期,吸引了众多短视频从业者加入。除此之外,Vlog的流行还有其内在因素。

笔者浏览多个高人气Vlog后发现,尽管风格、主题、技术水平等颇有差异,但都真实地展示生活、自然地表现自我,同时又兼具吸睛的主题、亮点和趣味点,呈现了一种充实有趣、平凡而不乏味的生活状态。评论区的观众留言很多都表达了一种认同感,有人表示准备考研期间颇受煎熬,为此不断重复看别人的考研Vlog,找到共鸣的同时也获得启发和激励;有人称观看Casey Neistat的Vlog后,感慨他每天都能过得那么充实有意义,于是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还有人表明受喜欢的Vlogger影响,也开始用Vlog方式记录分享自己的生活。

Vlog的魅力就在于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人们在别人的Vlog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与自己相同又不同的人生。这种极强的代入感让人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看到自己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从而获得一种精神愉悦。

三、Vlog优势可为新闻报道所用

Vlog强调真实性、记录性,时长可根据内容需要灵活调整,因此可以支持完整的叙事和较深入的思想表述,这与新闻报道要求的真实性、严谨性相吻合。

国内媒体已开始尝试用Vlog形式报道新闻。今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媒体均采用了Vlog形式报道,“Vlog 两会”微博话题浏览量达1.5亿。新华社报道海军成立70周年的系列Vlog产品也引起广泛关注,全网累计浏览量过亿次。《新民晚报》以新闻人物为Vlogger讲述故事,拍摄了《Vlog|宁国里“大管家”的一天》。

受限于Vlog领域整体发展水平,要在新闻传播中更好发挥其优势,媒体还需更加深入理解Vlog概念的内涵,进一步分析Vlog用户偏好,根据细分传播领域选择合适的报道题材,找准切入点,抓住受众心理,加强屏幕内外互动,增强新闻的代入感。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 坚持第一人称叙事,保留Vlog的记录属性。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主观影像,分享现场感受,展示场景细节,直接与场景中人物对话,让观众产生如我所见的视觉冲击。此外,Vlogger可以透过屏幕与观众对话,或通过留言评论等方式与观众互动,进一步拉近距离。

2. 设置鲜明主题,在平凡中挖掘亮点、趣点。Vlog长于记录,但一定要避免“流水账”。明确的主题可以起到提纲挈领作用,串联起日常点滴并加以升华。亮点、趣点要着重呈现,避免作品过于平淡,画龙点睛之笔让源于生活的Vlog“高于生活”。

3. 用恰到好处的创意讲好真实故事。新闻报道要求真实,采用Vlog形式就是要更好地讲述真实的故事。因此讲故事的方法非常重要,要尽量自然随意,避免刻意“摆拍”,同时选择合适的讲述方式,搭配镜头语言、转场效果、衔接字幕、音乐背景等,让故事更丰满立体,让观众产生共鸣。

4. 增强个体特征,打造人格化属性。作为“日志”,Vlog一般不会是单个作品,而是成系列推出。因此,新闻媒体需要打造“明星”Vlogger,定期推出作品,形成鲜明的个体特征,吸引并黏住一批粉丝,从而产生较好传播力和影响力。Vlogger可以是记者,也可以是新闻人物,如扶贫工作人员、两会代表等。

5. 采取必要技术手段提升作品质感。发挥新闻媒体在技术层面的优势,采用更专业的摄影器材和后期制作软件,从画面构图、剪辑音效、转场字幕等方面提升Vlog的质感,增强观赏性。

随着5G时代来临,Vlog等时长较长、体量更大的短视频将获得更好的技术支撑,在新闻报道中充分发挥其优势将有利于吸引更多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的关注。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生活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