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呈现驻村第一书记媒体形象

2019-07-12 05:34谢建晓
中国记者 2019年6期
关键词:第一书记驻村攻坚

□ 文/谢建晓

内容提要 驻村第一书记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进程中承担着特殊使命。媒体关注第一书记工作,塑造并放大了第一书记良好的媒体形象,营造了较好的社会环境。对驻村第一书记的报道应突出特色,防止“千人一面”,防止过分夸大“个人”成绩,重视村庄脱贫后的报道。做好第一书记报道要和当前增强记者“四力”活动结合起来,准确呈现驻村第一书记的媒体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下延伸的重要抓手。2015年4月,中组部、中央农办、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自此,全国各地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如火如荼开展,广大第一书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在这一伟大工程中,第一书记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当前,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各地区各部门把选好、用好、管好“第一书记”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尖兵力量。目前全国有近20万名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也为新闻媒体增添了丰富鲜活的报道素材。新闻媒体关注第一书记,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一、媒体聚焦放大了第一书记形象

驻村第一书记是脱贫攻坚排头兵,是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重要力量和关键所在。自2015年起,第一书记扛起脱贫攻坚重任,新闻媒体也走进基层,踏上脱贫一线,聚焦这个特殊群体。

(一)报道内容上,媒体关于第一书记的报道数量庞大,内容丰富

媒体或开设专栏或设置专题,用大量一线蹲点报道和走转改稿件,呈现了第一书记奋战脱贫攻坚的别样风采。在这些报道中,第一书记“心沉基层、吃住在村、扑下身子忘我工作”“不分节假日都待在村里,和群众打成一片”,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落实基础制度,办好惠民实事,做出了大量“看得见的成绩”。第一书记的脱贫故事厚实饱满,可爱、可信、可敬的人物形象跃然眼前。

(二)报道形式上,文字、图片、音视频各种媒介形态丰富,第一书记的媒体形象呈现多样化、立体化

媒体载体从纸媒、广电媒体,到网站、微博,再到APP、微信公号,从电子阅报栏、手机报,再到楼宇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如河南日报相继开设“脱贫攻坚的河南故事”“党旗别样红”等专栏,系列报道持续近两年,一篇稿件出来后,即在网上网下立体传播。当前,“移动优先”“报网端微屏打通”,已成媒体运作惯例。记者往住人还没有回到单位,相关的文字报道和新闻图片已经上传全网,甚至用二维码把视频“搬上”纸媒。

(三)社会效果上,既报道成绩,又为各地做好脱贫攻坚提供参考案例

□ 图1为2019年2月28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上里村木耳种植基地,驻村第一书记杨崛(右一)和社员们在查看木耳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 图2为2019年3月20日,阿特加依里村第一书记白运增(左)入户走访脱贫护边员。(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摄)

□ 图3为2019年3月28日,重庆武隆复兴村第一书记张向东(左二)在和村里的老人聊天。(新华社记者 刘潺/摄)

媒体聚焦第一书记,一方面及时准确地报道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确保在2020年“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另一方面真实直观地展现了第一书记的帮扶思路办法举措,为各地做好脱贫攻坚提供了诸多生动的案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入驻贫困村庄后,第一书记实际工作成效如何,基层群众最有发言权。媒体深入采访报道贫困村脱贫进度,采访报道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也对第一书记工作起到监督和督促作用。

(四)公众评价上,既塑造了第一书记良好的媒体形象,也为第一书记干事创业营造了良好氛围

农村生活条件艰苦,矛盾错综复杂,利益千丝万缕,第一书记如果没有“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基层就待不下去,待下去也干不出成绩。在贫困村里,广大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处处留下了匆忙的脚印,打造了闪亮的党员形象。随着媒体的跟进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第一书记、支持第一书记、关爱第一书记。不少地方和部门相继出台了很多关爱和支持第一书记工作的具体措施,激励第一书记为村庄发展想点子、出主意;对第一书记干事创业实行容错机制;为第一书记沉下身子谋划发展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

二、媒体驻村第一书记报道需避免几个倾向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个大课题。新闻媒体关注第一书记,聚焦第一书记的帮扶工作,是媒体承担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担好这一职责,要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分寸和火候,避免因报道出现偏差给脱贫攻坚造成干扰。报道第一书记工作,以下几个倾向需要避免:

(一)报道雷同,“千人一面”,没有突出各自特色和不同

选派第一书记是个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根据中央精神,各地选派第一书记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注重严把人选“入口关”,坚持“不符重报”和工作中“召回重派”两项制度,坚持党群部门帮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政法部门帮乱村、科技部门帮产业村的原则,最大化发挥派出单位职能优势。

“治病找病因,治穷找穷根”。这些在机关“坐办公室的领导”,入驻贫困村以后,寻找精准扶贫路子,因户因情施策。可是,众多媒体关于驻村第一书记的报道,存在“千人一面”的现象,各地第一书记都忙着“给贫困户送米送面,遇到节日还送钱”,给村庄铺上水泥路、通上自来水、建起卫生所,给村里引进扶贫产业,贫困户家门口就挣上大钱……雷同的报道,没有突出各自村庄不同的特色。我们会误认为各村的“穷根”是一样的,第一书记扶贫手段“如出一辙”,偏离了我党关于“精准扶贫”的原意。

(二)形象塑造“高大全”,过度夸大今昔对比

部分媒体报道第一书记,刻意追求“轰动效应”,把第一书记塑造成“高大全式”英雄人物,始终“5+2”“白加黑”,甚至即使妻子临盆、孩子生病、父母去世都始终坚守脱贫攻坚一线。这种第一书记的形象难免惹人置疑,甚至引发“对家人都没有感情的人,可能对村里群众好吗?”的担忧。

部分媒体聚焦第一书记取得的成绩时,经常使用“翻天覆地”“今非昔比”“沧海桑田”等词语,用来说明贫困村子发生的巨大变化,存在过度夸大今昔对比的情况。比如,为说明第一书记给村里通上了自来水,不顾事实说“以前村民都吃不上水”,实际情况可能是第一书记只是帮助村里改造了旧有水网管道;为说明某贫困户经帮扶甩掉“贫困帽”,大量描述“以前穷得穿不起一条裤子”;为说明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干事创业,把过去基层组织关系描述成“仇人”。凡此种种,都存在夸大对比的情况。

媒体不能为了烘托和突出“第一书记”,抹杀村里干群过去几十年的成绩和功劳。媒体闷头“加工”,刻意拔高,往往用劲过猛,拔得太高,透支了群众对第一书记的基本信任,让第一书记成了假典型。新闻实践中,必须高度警惕假大空的“低级红”“高级黑”。

(三)片面夸大第一书记个人作用,忽略了原来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其他部门的贡献

阅读众多关于第一书记的报道,会发现报道中如数家珍般讲述第一书记为贫困村里办了多少好事、实事。尤其是第一书记入驻后,村子道路加宽了、自来水通上了、电网改造好了、看病方便了,解决了村民多年期盼而没有解决的大问题。还有报道聚焦第一书记大搞产业扶贫,牵线引进多家企业进村,带动了多少贫困户脱贫。新闻故事的确很生动,但是把这些成绩“堆砌”到第一书记身上,就忽略了原来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其他部门的贡献。

殊不知,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过程中,许多具体事情都是很多人、很多部门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得以办成的,并不是第一书记单打独斗搞定的。获得这些成绩过程中,第一书记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唯一的。如果媒体不加选择,不讲方式,把“脱贫成绩”统统记到第一书记一人身上,其他村“两委”成员看到报道会寒心,极易挫伤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利于第一书记以后开展工作。

(四)过多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和脱贫攻坚,忽略了驻村工作中的党建报道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然而,很多报道注重聚焦如何带领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关注第一书记抓党建的报道却比较少。而第一书记的主业主责就是建强基层组织,这是第一和首要任务。

《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第一书记的职责任务是“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第一书记的第一职责是建强村两委班子,尤其是村党支部,着力提升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走正路、走富路的能力水平,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媒体采访中,要用心寻找“抓党建促脱贫”方面的典型,在报道好第一书记抓党建方面下功夫。

当然,带领村民致富的具体举措,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看得见、摸得着,好采访好呈现,而党建工作好像显得“虚”,不认真寻找和挖掘,是很难进入记者视野的。这很考验记者的采访基本功。

(五)关注村庄脱贫前的新闻报道较多,而对村庄脱贫后持续发展情况关注不够

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关注第一书记的报道,聚焦村庄脱贫前的报道较多,而对村庄脱贫后的报道着墨较少。其实,“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之后,如何实现扶贫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扶贫成果长期巩固,防止脱贫之后返贫,更为人们所关心。关于第一书记的新闻报道,不能成为“断头新闻”,更不能沦落成“悬念新闻”。

通常,贫困村庄积贫积弱,所有问题不可能朝夕解决。原有村“两委”班子,长年生活在偏远的贫困农村,缺知识、缺技术、缺资金。第一书记入驻后,给予原有基层组织注入了新观念、新活力、新动力,带领干部群众实现脱贫致富。贫困县“摘帽”后,基层工作还不算“大功告成”,第一书记工作不会就此结束,还需要持续谱写乡村振兴大文章。这里仍然是一个新闻富矿,是广大干部群众和新闻受众关注的“眼球集聚点”。

三、如何做准做好驻村第一书记报道

做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报道,做好关于驻村第一书记的报道,是个政策性很强的政治任务,也是新闻业务性很强的“技术活儿”。

(一)改进驻村第一书记报道,要和增强“四力”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是对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寄予的殷切期望,为宣传思想战线提高站位、夯实基础、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

时下,各级新闻单位纷纷组织动员采编人员深入开展走转改,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沉下身子,深入基层,锻造本领,履行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在此形势下,新闻记者应该带着问题去探究,多动脑筋去分析,下到村里跟着第一书记蹲点采访,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掌握最真实、最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努力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宣传好、宣传活第一书记的典型事迹。

(二)改进驻村第一书记报道,要和加强调查研究结合起来

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各地党委政府纷纷确立了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大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这些鲜明的工作导向,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高度重视,加强扩展了第一书记工作。第一书记既是中央政策的落点,也是精准扶贫的支点,成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环”。

采访报道第一书记,记者必须学懂弄通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弄清楚乡村振兴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甚至,要弄明白抓好党建如何促脱贫,要搞清楚抓党建促脱贫的“政融保”产业扶贫。还要搞清楚如何创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一句话,记者要先过政策关,才能报道好第一书记这个可爱群体。

新闻工作者还要重视调查研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开展新闻报道的基本功和基本方法,是采访报道取得实际成效的传家宝。在广大基层农村,在第一书记奋战的广阔沃野上,每天都发生着脱贫攻坚的感人事迹,是新闻富矿。人民日报社原社长杨振武曾说,“记者要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站在田埂上找感觉”。新闻工作者站位要高,格局要大,多到田间地头,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在不断增强自身调查研究能力的同时,深入了解并及时准确报道好第一书记工作。

(三)改进驻村第一书记报道,要和讲好中国故事结合起来

新闻报道要讲故事,这样的报道才能耐听耐看。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华大地发生了巨变,这些变化是由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构成的。第一书记的精彩故事,也是众多精彩中国故事的一部分。

广大第一书记舍小家、顾大家,离开原本舒适的工作单位,深入偏远贫穷的农村搞帮扶。尽管他们在原工作单位是优秀党员,是中坚力量,但他们也不是“三头六臂”、无所不能。在农村,第一书记每干成一件事,要付出很多心血和汗水。他们想办法、找门路,要么“上接天线”,发挥上级党组织和原派出单位的各种优势;要么“下连地线”,凝聚乡镇、村组基层工作合力;还有“巧借外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个人人脉关系,给广大乡村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感受得到的幸福”。经过几年辛苦打拼,他们都融入基层,熟悉基层,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主心骨”,成了基层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领头羊”,谱写了一个个精彩生动的中国故事。

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第一书记”已经成为社会热词。新闻工作者要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现场,贴身采访第一书记,挖掘第一书记身上的精彩、感人故事,讲好第一书记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猜你喜欢
第一书记驻村攻坚
我的第一书记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第一书记之歌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