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画出来就是画面感啦!

2019-07-12 03:50晴子
飞魔幻A 2019年4期
关键词:宗师尤利西斯大段

晴子

掐指一算,我真的是个很老很老的老编辑了,差一点就见证了《飞·魔幻》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能继续参与制作彩版,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以前在微博活跃的时候,经常会有粉丝私信我,说以后想从事出版或者专职写作,不知道应该做一些什么知识储备。我的建议是:

听说读写,听别人的故事——收集,说自己的故事——表达,读别人写的故事——学习,写自己的故事——分享,做一个人间观察者。

我小时候是个表达能力极差的人,在学校被欺负、被冤枉,跟老师说不清楚,回家跟我妈也说不清楚,描述前因后果,经常前言不搭后语。这个问题导致我写作文极其困难。

后来我妈想了个办法,潜移默化地对我进行了特别训练。春天走在路边,看到了花,我妈会让我跟她讲一讲我看到了什么,除了是什么花、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有几朵,还要描述花瓣的纹理是什么样的,花周围有什么别的生物,那些生物有什么特别的,土壤是什么颜色、什么质地……越详细越好。等我能说清楚了,就开始训练我写日记,把说的记录下来。

这样的训练结果是,小学时春游游记八十个字我写不出来,到了初中春游游记八百个字不够写,还同时培养了我的大脑对画面的捕捉能力,能很快从复杂的画面信息中提取想要的画面并表达出来。

小说抛开节奏感和代入感不谈,不论是写还是编,画面感真的很重要,做到了画面感,节奏感和代入感随之也能做到,三感相辅相成。

风景你一定要见过,事情你一定要做过,描述的时候才会更有画面感,生造出来的情节,就是少了点生动。如果读者觉得一个故事干干巴巴、麻麻赖赖的,一点也不圆润,反而就不想盘它了,失去了阅读的欲望。

因此,画面感也是一件非常费脑子的事情。在有限的字数里,不仅要把一个事件交代清楚,还要让它跃然纸上,让看故事的人眼前像放电影一样,镜头平稳,过渡流畅,情节一气呵成,读完产生各种情愫和思考,想再回味一遍,看看有没有错过什么细节。这就是为什么曾经写过四格漫画脚本的编辑一个个都秃(转行,呜呜呜)了的原因,漫画脚本一定是我写过最掉头发的互动!画手们一想起被我的脚本支配的恐惧,就纷纷想拒绝合作……

可是一味地追求画面感,又是相当错误的一件事。万事有度,即使是宗师级的作家写的故事,我也经常因为晦涩烦冗的描写,觉得阅读非常吃力,但一旦读进去了,又快乐了起来。这就是宗师们的魅力了,喜欢可以很喜欢,讨厌便会很讨厌,两种极端。我们不是宗师,甚至连大师都谈不上,写作初期应该尽量化繁为简,一针见血,文字成熟稳定后再考虑进行美化和加工,使作品升华。

最后给大家说个小故事。

前段时间在一本书上看到一部爱尔兰小说《尤利西斯》,觉得背后的翻译故事有点意思,看了些内容介绍,很感兴趣,就默默地买了一本拜读。

说起来是个半吊子的文艺青年,不看点鼻祖级的意识流文学,感觉对不起“文艺”二字。

后来发现是我输了,好好当一个“沙雕”青年没什么不对的,我配不上诗与远方的文艺。

《尤利西斯》真是一本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完全看不懂的书啊。翻了十几页,一天就昏昏沉沉地废掉了。

早些年的青春文流行意识流风格,大段大段的描述作者精神层面的东西,这类的稿件我基本看不懂,不论我怎么用心去感受,也感受不到任何畫面。

作为一个不怎么正经的编辑,难得正经地分享了一点小小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到热爱创作的大家都能写出更好的故事。

这期的过稿秘籍《画面感》真的写得很没有画面感,一边想聊些干货,一边跑偏思路又拽回来,可比互动难写多了。(T T)

最最后。

日常小广告来一波,翘摇的吃鸡小说《明枪易躲,暗恋难防》已经正式上市啦,恋爱文选我,我超甜,如果不能开一把游戏,就来小说里感受一下身临其境的刺激战场吧,咯咯哒!

猜你喜欢
宗师尤利西斯大段
打开《尤利西斯》的三个通道
意林
夜,想要告诉我些什么
詹姆斯·乔伊斯
“萧译本”《尤利西斯》畅销原因探析
塞壬的歌声
爱体育更爱艺术的段爷
墓地上的雏菊
黑带的含义
书·嗨!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