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新车

2019-07-12 07:11
车迷 2019年4期
关键词:甲壳虫驾驶者概念车

雪铁龙Ami One概念车

雪铁龙Ami One概念车是为了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充,长为2.5米、高为1 5米,可坐下肉人的它可以在城市环境中拥有绝佳的灵活性。不管有没有驾照,只要跟雪铁龙一样热爱出行时的自由感,只要年龄为16岁以上(欧洲国家获准驾驶的平均年龄)皆可使用它。

Ami One的车头通过V形灯管分成上下两部分,车尾采用了跟车头同样的布局。在车身的四角,装上了深灰色的护板。AmiOne的车门设计比较奇特,两扇门打开的方向是相反的。Ami One左右侧以及前后端的许多零部件完全对称,如保险杠、翼子板、侧身门板、车窗、车把手、后视镜以及车灯等。外观上其他引人注目的设计包括了保险杠上的双V形沟槽以及车顶上可滑动、可折叠的灰色帆布篷。

Aml One的车门把手是蓝色的橡胶带,上面有个二维码,用手机扫—下即可开关车门。进入车厢后,驾驶者需将他的手机放到前方指定区域,既可以无线充电又开启了人车互联。车内方向盘后方有两块屏幕,—块透明翻屏相当于抬头显示屏,由方向盘上的两个按键操控,上面可以显示娱乐、仪表、驾驶以及导航信息。屏幕还如同“眼睛”,可以监测驾驶者的状态,并发出提问和警示。

得益于司打开的顶篷和大面积的玻璃,车厢内采光极好。内舱的座椅采用了非对称布置,驾驶座比乘客座要靠

NEED TO KNOW

除了共享,Ami One还可以租赁和购买。它可以满足客户的不同出行需求,如用车频率多寡(偶尔或频繁)、是否与亲友同行、个人出行还是与他人共享。关于它的使用时间,可选项有5分钟、5小时、5天、5个月、5年。5分钟、5小时仅需手机操作即可,但5天、5个月、5年都算租用,需要正式签订协议。另外,如需购买车辆,也可在线上进行操作。雪铁龙还将设置地面店“AmiOne Counters”,用以调度车辆或是方便客户预约试驾、签约租用等。前—些,这样即便车舱不大,乘客和驾驶员活动起来也不会受限。坐垫和关枕采用的是更易打理的户外家具的面料。椅背是镂空编织款,配色为蓝色、橙色两色。椅背的图案和灰色地板的图案相互呼应。车内的储物空间也相当充裕,乘客座前方以及车门上都有地方可以放东西,乘客前方、椅座后还有特别设计的双肩背包、购物袋和旅行袋。

Ami One的最高速度为45公里/小时,续航里程为100公里,足以应对日常的会面或是通勤。Ami One充满电仅需2个小时,通过充电站、Wallbox以及家用插座皆可充电。为了遵守2019年1月颁布的新法令,即电动车在低速行驶时需要向行人发出声音警示,Ami One也可以发声,而且它的声音有别于—般的机器合成,混合了男声和女声,识别度高,还能根据车速而变化。

Ami One随车配套了—个App用来管理车辆和行程,可以进行预约、试驾、选择使用时长等操作。在实际驾驶时,当车辆的电量低到一个水平,驾驶者会收到提醒。驾驶者可以通过语音控制要求导航至充电站。App将根据距离、充电速度和价格三个指标进行筛选,自动选出默认项。—旦驾驶者选定了充电站,车辆会帮助驾驶者考虑剩余电量,并规划荐路线、估算行程所需的时间。西亚特Minimó概念车

NEED TO KNOW

为了适应已然到来的变局以及数字化转型的需要,西亚特于近期成立了软件部门,它将汇集100多名专业人士,致力于推动IT解决方案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流程来提高效率以及为基于此类概念车的新型商业模式提供技术支持。西亚特还将成立Metropolis Lab,旨在探索更多安全、创新的出行解决方案。这些举措表明西亚特正在从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

西亚特在本届移动通信大会上发布了Minimó全电动车。它结合了轿车和摩托车的精华,即摩托车的小体型以及轿车的安全和舒适。它专为共享服务而设计,通过创新的电池交换系统,可以减少最多50%的运营成本。这辆车的开发旨在解决都市交通面临的挑战,减少都市出行的痛点,如对于进入都市的车辆施加更为严苛的排放标准、对于堵车与日俱增的反感以及停车空间的不足等。目前,短途通勤,也就是微移动,占到了出行总量的60%,这给出行服务提供商带来了机会。

Minimó设计得小巧而又敏捷,以便于在城市操驾,同时封闭式的车身加强了它的安全性,并使其可以被更多驾驶者使用。它长为2.5米、宽为1.24米,即便是城市最拥堵的街道,都可以轻松穿行,即便是最狭小的停车位也可以停进去。虽然尺寸不大,但它依然可以舒适地运送两个人。小巧的另一大好处是可以减少更多的碳足迹。

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自由,Minimó可以提供100公里的续航里程,虽然续航里程不长,但电池的存放颇有心机,它们被放在了车底可推拉的支架上,更换便捷,只需几秒钟,无需长时间等候,比起一般的车辆加油都要快。

这辆车配备的17英寸车轮、类似于SUV的高坐姿以及无与伦比的宽敞使之毫不逊色于路面上的其他车辆。单头灯的设计让人想起了摩托车,后尾灯从航空业汲取了灵感,凸显了车辆的敏捷性。车门采用了非对称设計,左侧偏小,有助于改善视野,右侧更大,是为了方便进出。它的内舱明亮、宽敞、舒适,足以一前一后坐下两个人。360度全景视野可以帮助驾乘者饱览周围的风景。后座的面料柔软、舒适,看起来只是在车舱上覆盖了一层软垫,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如果不坐人的话,也可以用来放行李,从而增加了车辆的实用性。

Minimó通过数字密钥和无线Android Auto技术为使用者提供无缝的数字体验。方向盘后有一块中央数字屏,可以实现仪表板的功能,还可以从智能手机中导入内容。通过Android Auto上的谷歌助理,驾驶者在注意前方路面状况、双手操控方向盘的同时,能够以声控的方式保持互联,减少注意力的分散。它还可以根据驾驶者的年龄(16/18岁)调节车速(45/90公里/小时)。

巴塞罗那将成为欧洲5G技术的试点城市,而西亚特将在此对5G互联汽车进行测试,实现车与车之间、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沟通,而这是实现合作型自动驾驶的第一步。目前Minimó正在巴塞罗那的街头进行测试、收集数据并完成安全性开发计划。大众ID Buggy概念车

虽然大众告别了经典的甲壳虫,但他们迎来了同样经典的Buggy。去年大众就提前曝光了Buggy的设计草图,在本届日内瓦车展上大众ID概念车家族的新成员ID Buggy沙滩车正式亮相。这款车从经典的20世纪60年代加利福尼亚沙滩车上汲取了灵感。它充分展示了MEB平台的用途广泛,并将乐趣注入功能之中。

ID Buggy既有复古感又有未来感。它的MEB底盤中整合进了一块62千瓦时的锂电池,还有一个201马力的电动马达,预计将可以提供250公里的续航里程。它能在7.2秒内破百,极速约为260公里/小时。它采用了极简的设计,没有车顶也没有车门,两座的它给了驾驶者最为纯粹的沙滩巡游的体验。

跟大众甲壳虫以及小巴一样,ID Buggy没有进气格栅。显著抬高的前车盖、翼子板和尾盖都彰显出概念车的越野属性。立体的椭圆形LED头灯和尾灯、LED大众LOGO以及好似漂浮在底盘之上的车身,都令该车更具亲和力。之所以会有漂浮感,是因为车身为双色配色,上一层大胆地漆上了亚光蕨绿色( Fern Green),而下一层则绘成了蓝黑色(Grey Tech Blue),两种颜色反差鲜明,故而在视觉上产生了悬浮效果。

ID Buggy是为全地形而生,它搭载了18英寸轮毂和全地形越野轮胎,车底的铝合金护板保证了在越野驾驶时前轴和配件不会被损坏。IDBuggy的保险杠上还有红色拖车钩,用来拖其他车辆或是抛锚时由其他车辆来拖它。加固的挡风玻璃窗框以及座椅后的防护杆都起到了防翻滚的作用。尽管ID Buggy没有车门和车顶,但车顶可以用一块黑色防水布遮盖,以此来遮阳、防雨。

NEED TO KNOW

如同20世纪60年代的沙滩车,ID Buggy相当全能,不仅是用于沙滩,还可以用于沙丘乃至于沙漠。60年代的沙滩车多是改装而来,采用了甲壳虫的底盘和发动机,再配上玻璃纤维的车身。当初各地之所以热衷于基于甲壳虫打造Buggy,是因为甲壳虫的后置发动机布局有利于提高抓地力,气冷发动机故障率低,悬架也更加便宜和牢固,而且大众的零部件既便宜又容易获取。

ID Buggy的内饰也采用了防水面料,且清洁便利,大部分的颜色为蓝黑色( Grey Tech Blue)。地板采用了防滑设计。在方向盘后没有仪表,取而代之的是块小巧的显示屏,上面显示着车辆是否准备好运行。六边形方向盘上覆盖的是防水的Nappa皮革,在方向盘中间的横杠上可以进行触控。

ID Buggy的全能体现在它布局的多变性,概念车是辆两座款,它还可以被转化成2+2座款,在前轴上多加一个电动马达即可改成四轮驱动。同时模块化的设计可使底盘以上部分跟底盘分离开来,给第三方制造商以更多的改装可能性。大众此举是为了鼓励后市场改装商、车身定制商发挥他们的创意,并方便他们的改装,也希望他们可以效仿当年的改装商Meyers Manx基于甲壳虫的底盘和发动机,设计出第一款Buggy的改装套件,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甲壳虫驾驶者概念车
殊死搏斗
IMs概念车
概念车王国一:漫画师阿翁与未来汽车的邂逅
一座活跃的甲壳虫汽车博物馆
再见,甲壳虫
IMs概念车
发明电波感应器防止开车瞌睡
美国最差司机在哪里
不同的命运
便捷两用概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