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息之法

2019-07-14 02:24
长寿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夹脊重楼长生

名著选录

胎息之法,为养生之至要,前已有专篇论之矣。夫人之生世也,一息之主宰,息绵而寿命永,息调而百骸和。若息绝则人死,息失调则人病。此调息之在长生术中,所由重也。

天地以一年为一息,人身以一呼一吸为一息。欲讲调息,自当先调其呼吸。故静之时,于呼吸之道,最宜留心。呼吸之时,心宜随之;神息相依,自有妙用。宜缩头耸肩,蹲身如猴,踵十二息,微胁小腹,紧闭谷道,引其气入尾闾穴。踵息十二,至夹脊双关。踵十二息,至玉枕。踵二十四息,使泥丸之气,过明堂,下山根,逼承浆。舌舐上腭,引过鹊桥,紧闭鼻息,咽气下重楼,过绛宫,下气归黄庭。后上前下,此为一转。其气既周转随心,则其息不调而息自匀矣。

帮您解读

胎息的方法,乃养生之中最为重要的方法,前面已经有专篇论述过了。一个人出生在世上,靠一呼一吸来主宰生命,呼吸绵长则寿命永久,呼吸调和而全身百骸和谐。若呼吸断绝人就会死亡,呼吸失调则人体生病。这就是调息之所以在长生术中,其地位特别重要的缘故。

天地将一年当作一息即一次呼吸,人体则以一呼一吸当作一息。想要讲究调息,自然首先要调整呼吸。所以在安静之时,对于呼吸的方法,最应当加以关注。呼吸的时候,心思也要跟随着,精神与呼吸相互依靠,自然就能发挥巧妙的作用。呼吸时宜缩头耸肩,像猴子一般地蹲下身子,做踵息 (缓慢柔细深长的呼吸)十二次,缩小胁腹,紧闭谷道即肛门,引导其气到达尾闾穴(位于骶椎骨的最下段)。做踵息十二次,引气到达夹脊双关(位于俯卧时两肘尖连线与后背正中线的交会点)。又做踵息十二次,引气到达玉枕(即头部的风池穴,在头后正中线入发际5 分的凹陷处)。做踵息二十四次,使头部泥丸宫之气,经过明堂(鼻子),下到山根(鼻梁),逼近承浆(位于面部颏唇沟正中处),舌抵上腭,引气过鹊桥 (指沟通任督二脉),紧闭鼻子不呼吸,咽气下至重楼(气管),经过绛宫(指中丹田,位于胸部两乳连线中点的膻中穴),将气下引归于黄庭(指脐内空处)。气由后身往上走而由前身往下走,这叫一转。其气既然随心环周运转,那么其息即使不调呼吸也自然很均匀了。

专家点评

本篇专论调息,与前面的呼吸篇可以对照参阅。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呼吸健身是何等的高度重视。所谓调息,就是调整呼吸,常与调心、调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呼吸可分为体呼吸(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两种形式,所谓胎息或踵息,均属腹式呼吸之列。呼气一般要比吸气时间长,约为3∶2。要求将浊气吐尽,然后尽量吸满新气。呼吸要做到深、长、细、柔、匀、稳,不可憋气,当以自然柔和为度。调息有调和心态、疏通经络、活血消积、增强体质、防病健身和延年益寿等作用。

作者认为调息是长生的重要手段。调息之时必须精神高度集中,专心致志,当做到“眼观鼻,鼻观心,心则随气之转而周行全身。如此则可以消尘障,获长生”。由此可知,认真搞好调息即尽力调整好呼吸,无论对促进身心健康或争取延年益寿来说,都是很有帮助的。

——选自《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⑥》

编后小语:《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⑥》 对清代养生学家李青云所撰《长生不老秘诀》进行了选录、解读和点评。本期向读者摘选《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⑥》中的内容,因篇幅有限,我们只刊登部分内容,若需阅读书中全部内容,请购买《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

猜你喜欢
夹脊重楼长生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手工制作之长生花
方修《重楼小诗》中的《红楼梦》情怀
爱尼山的重楼
神农架重楼属植物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
如何才能做到回归课本
十长生王国安:开启韩后大牌时代
健身气功与“夹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