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较视角的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研究

2019-07-15 09:34何勇军
天津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石家庄天津市天津

何勇军

(天津科技金融中心 天津300384)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资产规模和经营特点以及社会信用制度的不健全,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诸多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各有差异,成效也不尽相同。本文立足于天津市本地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多方位选择重点城市,对比分析各地政策,旨在通过探究差距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1 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现状分析

1.1 天津政策现状

根据天津市各政府部门官方网站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政策统计,2014—2018年天津市发布的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政策总量为 47个(剔除已失效政策),根据发布单位和内容进行归纳,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呈以下特点。

1.1.1 政策发布单位

根据政策的发布单位,可以将政策划分出两大类,即部门独立发布、多部门联合发布。其中,单部门独立发布的政策占比为 68%,主要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多部门联合发布的政策占比为 32%,主要由市金融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如图1所示。

1.1.2 政策内容

从政策的涵盖内容范围来看,可将政策划分为:综合类、贷款类、融资租赁类、引导基金类、发展智能科技产业类、资金管理类及其他等。其中:发展智能科技产业政策是总体行动计划与系列配套专项政策,所占比重最大,达到30%;贷款、融资租赁、引导基金类的政策比重次之,各占 15%,如图2所示。从融资方式分类来看,债权类政策数量占比为 67%,明显高于股权类政策占比 33%,如图3所示。此外,从针对的融资问题来看,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政策比重超过90%,而解决融资贵问题的政策较少,占比不足10%,如图4所示。

图1 依发布单位政策占比情况Fig.1 Proportion of policies based on published units

图2 政策涵盖范围情况占比Fig.2 Proportion of policy coverage

图3 按融资方式政策占比情况Fig.3 Proportion of policies based on financing mode

图4 按融资问题政策占比情况Fig.4 Proportion of policies based on financing issues

1.2 横向对比分析

为更准确地分析天津融资政策现状,本文将其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佛山、苏州、郑州、武汉、石家庄、厦门等城市自 2014年以来的相关政策进行横向对比。这些对比城市,既有北上广深等资本市场相对成熟、政策相对完善的资深城市,也涵盖佛山、石家庄等比较活跃、突出的新兴城市。

1.2.1 政策发布单位及全面性方面

从政策发布单位来看,与天津较为类似,表现为较多由某一部门独立发布,以深圳、石家庄为例,深圳的政策源于深圳市人民政府或深圳市金融服务发展办公室,石家庄的政策源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或石家庄市高新区管委会。

在政策全面性方面,北京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有较大优势,已出台政策涵盖保险、担保、贷款、再担保、小额贷款、融资租赁、引导基金、天使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天使创投资金、产业引导资金、平台、孵化器等。

此外,深圳、石家庄、成都、厦门等地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也比天津的覆盖面更广、涉及的产品种类更齐全,但这些城市的政策数量均少于天津。

1.2.2 政策内容方面

依据 1.1.2中逻辑,继续按照融资方式将各地股权类政策和债权类政策的占比进行归类整理,北京、石家庄、深圳、成都、苏州等地的债权类政策比例集中在67%~75%的区间范围内,与天津相差不多。

按照政策针对的问题(即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却发现了较大差别:北京、苏州、石家庄、佛山、深圳、成都等地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政策比例在 48%~75%范围内,而天津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政策比重超过90%,针对融资贵问题的政策不到 10%。这意味着天津在解决融资贵方面还需给予更多的关注。

1.2.3 政策支持力度方面

政策支持力度(即政府为解决融资问题而设立的风险资金额度和比例,以及政府给予中小企业融资奖励金额),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天津市政策支持力度并不小,部分政策力度还优于其他城市。以解决融资难问题的风险资金池政策为例,天津风险资金池初始金额为60亿,而深圳为20亿、广州4亿、成都3亿、石家庄1亿,天津远远高于其他城市。

在风险共担的政府分担比例方面,苏州力度最大,为 65%;石家庄为 60%;广州、深圳、天津都是50%。解决融资贵问题的政策中,以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银行贷款为例,天津给企业的补贴奖励力度为“每年最高金额 20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的5%”,大于石家庄“每年最高金额 12.5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的2.5%”。

2 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政策问题及原因分析

依据政策现状分析可见,天津已有不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政策,但是与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在实施效果方面,与其他省市的政策效果也存在不足和需要互相借鉴之处,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政策来源单位多,合力不足

天津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制定单位多,在政策的执行、落地过程中涉及多部门协作。已出台的天津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中,部分政策本身是支持力度较大的,但因纵向和横向部门之间缺乏联动机制,导致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存在时间差、数据信息共享方面存在壁垒,难以发挥政策合力,影响政策效果。

2.2 融资政策全面性有待提高

首先,尽管天津市的政策数量多于其他省市,但是融资产品种类少于其他地区;其次,现有政策主要关注“融资难”问题,关于“融资贵”问题政策过少,可能存在企业需求没有全面覆盖的情况。因此,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的政策网络,覆盖更多融资产品种类,为全方位解决企业问题提供更多可行的方案。

2.3 单项财政补贴资金,较难促成良性循环

在对天津市融资政策内容以及政策支持力度进行对比时不难发现,虽然其数量和力度不亚于其他地区,但另一方面,也表明财政资金在支持“融资问题”方面较难发挥出最大效用。政府普遍使用融资补贴的形式来降低机构和企业的融资成本,而这种补贴政策是一种单项的扶持形式,只在短期内可以形成一定的刺激作用,要促成企业融资的良性循环,根本在于消除机构、银行和企业间的信息壁垒,打通多方信息通道。金融服务平台作为政府、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其在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方面的作用有待加强,同时政府对于金融服务机构和平台的扶持和引导力度也需要加强。

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成都、重庆等地通过科技金融模式整合政府、机构、银行、企业等资源,实现需求和资源的有效对接,提升了融资效率,营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

3 对策建议

针对天津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扩大政策覆盖面,提升政策执行力度

建立跨层级、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或专项小组,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带头和协调作用,加强纵横向部门的联动机制,形成政策合力。

其一,充分利用天津市现有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工具,挖掘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潜力,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中小企业融资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的扶持、引导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落实力度;其二,深入市场调研,收集和分析企业的真正需求,设计出真正能够满足中小企业需求的政策,扩大政策内容的覆盖范围;其三,支持和引导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鼓励其建立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开发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其四,提高财税政策支持精准度,做好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的税费减免、融资担保等工作,形成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有效政策体系。

3.2 消除信息壁垒,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政府引导和强化融资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一,建立健全信用征信体系,完善再担保机制,搭建企业财务能力评级体系,加强不同部门信息互联,消除信息壁垒,解决银行、机构以及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信息成本;其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推动融资需求企业在全国或区域的信息展示,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3.3 以“服务+融资”思维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平台

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平台,以“服务+融资”思维持续升级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平台的桥梁作用,实现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资源高效配置。在搭建金融服务网络的基础上,健全对企业战略、财务等方面服务内容建设,增强企业财务、资本等综合能力自信。建立起常态化的融资对接机制,提升机构企业对接效率。成为政府政策制定的智囊团,协助政府提供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制定,最终实现以服务平台为抓手,营造良好的融资、用资环境,促进融资生态圈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石家庄天津市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石家庄晓进机械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梁丛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