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一体化合作是否导致污染转移

2019-07-15 01:09尤济红陈喜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年6期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绿色发展

尤济红 陈喜强

摘要如何减少经济增长中的污染排放是中国新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就区域角度来说,理论上存在技术引致的降低污染和排污产业转移的降低污染,后者尤其需要引起警示。同时,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城市群的作用日渐突出,以城市群扩容的区域一体化合作方式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尽管已有研究表明城市群扩容的区域一体化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共同增长,但在环境治理层面上,是否也会带来污染转移而影响不同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还缺乏有效的实证研究。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扩容的“准自然实验”为考察对象,首先通过理论模型提出政府之间推进区域一体化合作导致污染转移的理论机理,随后采用2003—2015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数据,通过双重差分(DID)方法对扩容带来的污染排放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通过城市群扩容的区域一体化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从总量上看,污染排放通过原位城市向外围新加入城市转移,显著降低原位城市排污水平的同时,新加入城市的污染排放增加了;从结构上看,在降低原位城市污染密集度的同时并未增加新加入城市的排污密度,因而有利于新加入城市的经济规模总量上升;从整体上看,区域一体化合作显著带动了城市群的减排效应,有利于提高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本文研究结论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地方政府一体化合作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经济层面的合作,更要强调污染排放的协同治理与绿色发展合作,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效果。

關键词区域一体化;城市群扩容;污染转移效应;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9)06-0118-12DOI:10.12062/cpre.20190327

长期以来,中国实现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共十九大指出,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因此,如何治理经济增长中的污染排放是新时代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使命。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其降低污染排放的具体政策必然要落实到以地区为空间单元的分块治理。这在理论上带来两种可能的治污后果:通过技术创新使污染排放降低和污染排放在区域间转移,前者是有效的治污机制,而后者在宏观上并没有降低污染,但当前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地区间推进政府一体化合作又为后者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当地方政府展开一体化合作,区域市场逐渐从分割走向整合,生产要素也随之以更低的成本流动,如果地方政府对增长和污染治理的偏好不一致,将很有可能导致污染排放的转移。那么,在中国区域一体化合作中是否真的带来污染转移?对不同发展水平地区有什么差异?其中的转移机制又有什么特征?回答这些问题对于中国环境污染治理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文献综述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长期以来,各区域之间由于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上的巨大差异使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存在较大不平衡(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全新判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区域一体化通过地方之间的政府合作,有效降低要素流动和商品流动的行政壁垒,促进产业资源的空间配置和整合,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区域一体化均指经济一体化,即消除人为阻碍经济有效运行的因素,通过相互协作和统一,将多个单独的经济体整合为一个大的经济体,使商品和要素在这个大经济体内趋于自由流动)。近年来,随着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城市群内部政府合作不断深化,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的一体化建设越来越引发学者们的关注。区域一体化有不同的方式,借助于城市群扩容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方式。1997年成立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对降低该地区市场分割起到了显著作用[1]。2010年3月长三角城市群的扩容是对区域一体化在空间上扩张的典型实践(长三角城市群的原位16个城市分别为: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扬州、南京、镇江、泰州和台州。2010年3月,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次市长联席会议宣布,协调会员由此前的16个城市增至22个,吸收了盐城、淮安、金华、衢州、合肥和马鞍山6个城市,标志着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的扩容),对中国其他地区一体化推进和城市群建设具有“示范先行区”和“实践试验田”的作用(珠三角城市群也在积极谋求扩容,《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促进环珠三角地区外围城市融入珠三角地区,形成“广佛肇+清远、云浮”、“珠中江+阳江”、“深莞惠+汕尾、河源”的三大组合型新型大都市圈)。已有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扩容显著促进了新加入城市和原位城市的经济增长或效率提高[2-3],而且对新加入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3],这一证据表明了在现有城市群的基础上,通过将周边城市纳入进行扩容,使之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让更多地区分享更广泛的一体化红利。因此,对于目前潜在的新加入城市来说,这一红利可能带来了对融入大城市群的强烈激励,因为融入大城市群可能意味着积极的经济增长机遇。

然而,城市群扩容,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高发展水平地区来说,为了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其转移出去的可能是那些污染强度大,生产负外部性明显的产业。而低发展水平地区由于把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可能承接了该部分的产业转移。因此,对于低发展水平地区来说,融入大经济区或城市群,在获得产业转移和经济分工红利的同时,也可能面临更大的生态环境挑战。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着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转变时期,高质量发展,除了要保持必要经济增长速度外,同时还要将增长方式由传统环境消耗型转向清洁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4]。理论上,来自国际分工中的“污染避难所假说”(PollutionHavenHypothesis,PHH)表明,在推进国际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低发展水平地区可能面临高发展水平地区污染转移的威胁[5]。也就是说,当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时,由于对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偏好程度不一致,因而转移产业可能是有选择性的,那些环境要求标准较低的后发地区就可能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污染避难所”[6-7]。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的这一污染转移效应在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已经得到许多文献的支持。然而,关于一国内部区域一体化如何影响地区污染排放,是否会带来污染排放的空间转移,以及是否改变了当地的排污密集度等问题还缺乏有力的证据和充分的研究。城市群扩容所推动的区域一体化是否带来污染转移而影响经济高质量增长?污染转移效应具有什么特征?是规模效应还是结构效应?这些问题的研究对后发地区融入一体化区域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对于仍处于转型阶段的经济体制,在“晋升锦标赛”的理论假说下,地方政府有动力去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8],因而让中国地方政府更多扮演着一种发展型政府的角色[9-10]。工业部门的转移、集聚和扩散通常受到行政因素的影响,甚至可能通过行政手段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直接干预[11],包括直接投资、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土地供给和信贷优惠等在内的干预行为,对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升级等一系列经济结构产生重要影响[12]。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地方政府能够借助于区域一体化战略来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从而对市场整合带来显著促进作用[13]。而随着近年来地方市场分割势力的弱化和政府合作的深入,地区间产业转移日益频繁,与之伴随的污染转移也逐渐倍受关注,比如豆建民和崔书会[14]采用价格指数法从宏观上构建国内市场一体化指数,进而验证发现一体化的提高能显著降低区域污染产业比重。另外还有从区域内部角度展开的研究,如由珠三角向粤北地区的污染型产业转移研究[15],江苏省内由苏南向苏北的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研究[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产业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研究[17]。其中,与本文研究最为接近的是赵领娣和徐乐[18]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水污染影响的研究,认为一体化导致了整體负面的环境影响,但在逻辑上的形成机制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本文以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扩容为“准自然实验”(有关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扩容的更为详细的背景描述可参见刘乃全和吴友[2],其对长三角城市群协调会的产生背景和年度会议主题和内容进行了的总结,可参见在《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www.ciejournal.org)附件下载),从理论和实证上检验区域一体化合作所带来的污染转移效应,与已有文献相比,其可能的边际贡献主要有:第一,本文在区域一体化产业重配与污染产业转移相关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一体化带来污染转移的研究假说,并采用2003—2015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数据,通过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方法对城市群扩容的污染转移效应进行了实证识别。第二,本文对长三角城市群扩容的污染转移效应划分为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为区域一体化战略实施的政策效应提供新的认识视角,为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视域。第三,对区域一体化政策效应的研究,已有研究文献更多侧重于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3]。本文侧重于从环境视角出发,探讨区域一体化环境重配的“环境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丰富了区域一体化经济效应的研究。

2理论模型

首先,借鉴姚洋[19]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成机制的阐述,假设一个国家的总收入为Y,收入可以用于两个用途,一个是提供消费品,另一个是投资污染治理技术,享受清洁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假设社会效用函数为U(C,E),其中C为社会提供的消费品,E为产生的污染总量。按照消费者的福利最大化,假设U′C>0,即消费越多,效用水平越高;U′E<0,即污染越多,社会效用水平越低。同时,随着消费品数量的增加和污染排放增多,其对社会效用的边际水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进一步假设U″C<0,且U″E<0,该假设的意义在于,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但污染带来的边际负效用在提高。另外,U″CE=U″EC<0,即在给定消费水平的前提下,随着污染排放量的增加,消费的边际效用在下降,或者在给定污染排放水平的前提下,消费水平越高,污染带来的负效用增大,人们越来越觉得污染是厌恶的,即对清洁生活环境的追求随着消费水平上升而越来越高。

污染是由生产过程产生的,但可以通过治理污染技术的应用而得到降低。另E(Y)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排放总量,η代表社会投资于污染治理方面的花费,即治污支出。Φ(η)为通过治污支出减少的污染排放量,则最终污染排放量为:

其中,假设E′Y>0,Φ′(η)>0,Φ″(η)<0,即社会创造的总收入越高,产生的污染排放也相应更多。通过提高污染治理方面的技术投资,可以降低污染排放量,但随着污染排放的下降,减排的成本越来越高,同样投资所带来的减排量是递减的,或者说继续降低同样污染排放所需要的投资是递增的。社会总资源约束为:

上式左边为多投资一单位治污支出所损失的收入能够带来的效用,即治污投资的边际成本,它是关于η的增函数;上式右边为多投资一单位治污支出所带来的清洁环境收益,即治污支出的边际收益,它是关于η的减函数。因此,通过选择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治污支出水平,即为既定条件下的最优治污投资。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即收入上升时,通过式(4)两边分别对收入求偏导,容易得到治污投资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损失均会提高移动。从而在更高的治污投资水平达到新的均衡。即随着收入的提高,整个社会花费到治污上的投资在增加,表示为:

借鉴沈坤荣、金刚和方娴[20]的模型思路,首先考虑城市里的企业生产行为。假定存在两个城市,表示为城市1和城市2,在初始状态下,各自存在ω∈[0,1]的企业,企业的污染密集度满足0<σ(ω)<1,且σ′(ω)>0,即ω个企业是按照污染密集程度从低到高排序的。由于资本和劳动力都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因此生产要素的价格在两个城市间无差异。

由于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使得两个城市的最优治污支出不同。为进一步分析单个企业生产行为的城市差异,需要将宏观上的最优治污支出规模分解到微观的个体企业。假定地方政府的目标是当地居民的福利最大化,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强制要求企业按照最优的治污水平进行支出。同时为简单分析,参考Chenetal.[21]的思路将总体的最优治污支出分解到下一级的排污单元,即从城市到企业。假定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污染密集度,按照城市最优污染排放总量进行分担,即ηi=∑ωρiσ(ω),其中,ρ表示企业i的治污支出水平。显然,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下,城市1的企业治污投入大于城市2,即ρ1>ρ2。

假定两个城市企业进行生产的利润表达式均表示为:

其中,P为产品价格,由于所有企业面临的都是全国市场,尽管企业之间是生产差异化产品,但由于市场进入成本很低,因此每个企业都是价格的接受者。c(k,l)为企业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成本,由于假定了要素的自由流動,该成本在城市间均相同。因此,企业利润函数中的城市差异只体现在治污支出中,从而对处在城市1的企业而言,如果转移到城市2,则面临一个较低的治污支出ρ,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尽管如此,仍然不至于所有城市1的企业都会转向城市2,因为企业会面临一个较大的转移成本,限制了企业的跨城市转移。现考虑某企业ω从城市1转移到城市2,其期望的利润表达式变为(需要说明的是,企业转移后的期望利润表达式中,如果成本降低了,根据要素回报递减规律,长期均衡的企业会扩大规模,其产出水平会发生变化,这里没有考虑企业均衡产量的变化,相当于低估了企业转移的期望利润,因而不影响后面的结论):

其中,τ即为企业转移成本,主要包括整体的搬迁成本、装置成本、配套设施成本以及其他市场风险成本等等。因此,企业ω发生转移的条件为转移后的期望利润大于转移前的利润,即当且仅当ρ2σ(ω)+τ<ρ1σ(ω)成立时,企业才会发生转移。假定存在企业ω,使得临界条件ρ2σ(ω)+τ=ρ1σ(ω)成立,即τ=σ(ω)ρ1-ρ2。显然,只有当企业转移成本τ下降至τ<1ρ1-ρ2时,才会发生产业转移(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城市1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企业的治污支出也需要逐渐增加,根据公式(6),当企业在城市1的利润逐渐变为负,而转移成本又足够高到转移后的期望利润仍然为负,则该企业会被关停或淘汰而不是转移。比如大型化工、水泥、建材和造纸等重污染产业,一方面这些企业转移的搬迁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容易受到转入城市的环境规制从而也使得转移成本很高。因此,随着部分高污染企业的关停或淘汰,可能观察到转入城市的污染增加显著小于转出城市的污染下降幅度。实际上,后文的实证检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因为存在产业转移的高昂成本,使得在正常情况下,产业很难发生转移(比如许多研究表明,中国沿海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速度缓慢,以致想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不及预期,归根到底,还是企业转移的成本过高,转移的期望利润不足以形成真正动力)。而城市群地区间通过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关键在于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转移成本。这是因为,在缺乏政府合作的条件下,企业转移需要考虑迁入地的土地使用成本、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产业的交易成本,以及可能遇到的市场风险等等。其中,在中国政府高度参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土地和生产性基础设施的需求,如用水、用电和排污设施等依赖于外生的地方政府供给,反过来,这些土地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又需要满足一定的规模经济,即要有足够的产业支撑,才能使得这些投资是有回报的,否则地方政府的投资为零。因此,地方政府通过积极参与区域一体化的建设,一方面能在政府规划层面展开合作,通过合作建立工业园区、工业开发区等措施来集中提供公共服务设施,以实现其所需的最低产业规模;

另一方面能够显著降低产业转移的落地成本,促使更多的产业能够顺利转移。同时,单独产业所需要的配套和上下游关联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比如建立专门的电子工业区等。因此,区域一体化的城市之间更容易降低产业转移所需要支付的转移成本,从而促进转移的发生。为了进一步分析产业转移的行为差异,将产业转移的临界条件改写为:

根据假定,产业的排污密集度按照ω的升序排列,对于所有ω>ω的企业,其转移后的期望利润均大于转移前的利润,即发生产业转移。可见,当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企业的转移成本下降到一定临界值时,将会发生产业转移,并且跟企业的污染密集度有关,得到如下命题1。

命题1:存在发展水平差异的地区间推进区域一体化能够促进产业转移,并且污染密集度越高的产业,越容易进行转移,因此,从高发展水平城市转移到低发展水平城市的产业以高污染型产业为主,从而形成了城市间的污染排放转移。

进一步地,根据产业转移的临界条件(8)式可知,发生转移的产业污染密集临界值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转移成本τ的下降程度,二是城市间的治污投入差异ρ1-ρ2。因此,任何影响这两个因素的城市特征,都可能对污染转移的程度产生影响。首先,从经济发展水平上来说,在转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给定的条件下,这两个因素正好受到转入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反的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越有能力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设施,比如成熟的工业园区设施与管理、道路铺装水平等等,从而可以降低产业的转入成本τ。同时,转入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治污支出也更高,即ρ1-ρ2的值越小,越不利于企业的转入。因此,高发展水平城市对产业转入的污染密集临界条件的影响同时会降低(8)式右边的分子和分母,使得最终的结果不确定。而任何其他能够降低转入城市转移成本τ的因素,比如良好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降低运输成本,工业比重越高的城市更容易拥有关联性产业和工业集聚等,都可能降低产业发生转移的污染临界值,从而更倾向于承受污染排放。从而得到理论命题2。

命题2:城市间污染转移与转入地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转入城市同时可能降低企业的转移成本,以及提高了治污支出,因此对污染产业的转入存在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实证研究,而其他如道路基础设施、第二产业份额等因素则可能增加了转入城市承接污染转移程度。

3研究策略与变量选取

为考察区域一体化如何影响参与城市的工业污染排放水平,本文采用政策效应评估中广泛使用的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对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前后的工业污染排放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基本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i表示城市,t表示年份,Eit为工业生产的污染排放指标。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污染排放统计中,分别包括工业SO2排放量、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考虑到SO2作为主要的有害污染排放物,受到环保部门广泛关注和重点监管,更符合经济一体化的减排效应检验,因而本文的被解释变量表示为城市当年工业SO2排放总量(城市统计年鉴公开的污染排放数据中,还有工业废水和工业烟尘和粉尘,但废水排放缺乏详细的成分数据,工业烟尘和粉尘在2011年发生了合并,在2011年之前只公布了烟尘,与本分研究的时间节点非常接近,因而受统计标准变更的干扰因素较强,而没有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Cityi是地区虚拟变量(2010年发生城市群扩容的城市=1,其他=0,后文进行详细划分扩容城市样本),Yeart为时间虚拟变量(2010年及以后为=1,2010年之前=0),Xit为其他控制变量,λi和λt分别为城市是年份固定效用,以控制随城市但不随年份变化的因素,以及随年份但不随城市变化的因素。

猜你喜欢
区域一体化绿色发展
区域一体化视角的机动车协同环境管理研究
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研究
中国沿海地区区域政策研究与评价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浅议坚持法治环保 推动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发达国家或地区留学工作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区域一体化的整体性治理模式研究
加快推进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