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2019-07-15 03:30向冰
财会学习 2019年21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向冰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从单位及业务层面研究讨论当前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主要内控管理问题,然后给出相应的内控优化及改进策略,希望能为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一、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2014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各事业单位加快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通过一系列的内控手段、制度及措施规范内部业务操作行为,有效地降低和防范风险,促进事业单位经营的稳定、高效运转。就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来说,其进行内部控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农业科研单位经费主要构成为科研项目经费,并且一般科研项目课题数量多,一些农业实验基地又相对分散,加大了单位的资金管理难度,容易引发资金管理风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通过加强资金管理内控,能有效地降低这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其次,农业科研单位一般公益性质较强,为了更好地满足公共服务需要,必须不断通过加强内控提升自身的运营管理能力;再者,科研事业单位一般将重点放在科研项目的控制管理上,对财务管理相关的内容有所忽视,在处理财务信息时流程不规范,审批授权不严格,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在进行内部控制后,通过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制定财务内控制度,健全内控管理体系,加强业务处理流程约束,防范财政资金贪污腐败行为,进一步实现业财融合[1],提高财务管理的实效性和联动性;最后,由于在资产资金的使用管理上缺少必要的监管,导致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如果缺少内控会使一些财务信息在处理时陷入混乱,难以为单位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材料,不利于后续财务管理分析及优化工作的展开。

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层面

从单位层面上来说其问题主要表现在意识、制度、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四个方面。一是单位整体的内控意识普遍较弱,单位领导对内控重视不够,内控理念落后,不注重内控管理的全局性,错误地认为内控管理工作应属于财务管理部门的内部工作事务,单位人员的专业素质及综合性工作能力不强,没有积极地自我提升意识,不能自主地进行内控相关的政策理论学习;二是内控制度不健全,一些科研单位未组织建立完整的内控制度体系,其内控条例分散于单位内部的各种规章条例中,内部控制不够系统化,而且仅对财务支出等方面的控制有所加强,其他经营活动方面的控制管理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细化的制度实施条例,难以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力量,而且大多是制度监督仅涉及到问题发生后的控制管理,缺少全过程的制度规范条例;三是风险内控机制[2]缺失,事业单位内外存在由于流程混乱、资产流失、监管不力等因素引发的多种风险隐患,但单位内部却未对此采取积极的规避及防范策略,或者防控不及时,或者控制手段单一,往往给单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四是在组织结构方面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够,存在串岗现象,并且一些单位未严格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进行岗位设计,未能实现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权利分离,导致各岗位职责不清、权责不明,一旦出现工作问题就互相推诿扯皮,严重影响了内部工作效率。

(二)业务层面

从业务层面上来说,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内控控制问题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在预算管理上,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受财政拨款及地方相关政策等的诸多限制,体制障碍较大,编制的预算计划往往偏离了单位的实际运营情况,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而且虽为财政性拨款事业单位,但一些单位的财政保障水平仍旧较低,一些基础绩效及奖金福利主要靠单位自收自支,而作为农业科研性事业单位,其收入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无法进行准确地预测估计,因此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计划发挥的作用不大;二是在收支管理上,由于事业的经营收入无法估算,管控难度较大,在经费支出审批流程方面虽然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强,存在虚列生产资料、虛报人工费用的现象,比如有些面积不大的实验地,报销了大量的农药、种子等费用,违背了常理,财务人员在报销时缺乏相关知识。导致一些不法人员以此套取科研经费,存在较大的贪污腐败风险;三是在采购管理上,一些事业单位并未严格按照政府规定进行固定资产采购,采购监管部门对其也缺乏监管控制,使其采购行为随意性较大,存在诸多资产重复购置,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四是在资产管理方面,大部门科研单位虽然都按照政府制度规定进行资产管理,但在资产清查、盘点与处理方面仍存在不足,如一些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盘点不及时,资产随意处理,都会加大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难度。五是建设项目及合同管理,项目及其合同管理是科研单位内控管理中最为复杂且难度相对较大的环节,管理比较被动。目前问题主要存在于项目资金管理混乱、合同归口部门不清晰,合同执行不到位以及合同收益未能全部收回等方面。

三、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

(一)单位层面

单位领导首先要积极地学习内控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内控培训活动,同时完善单位的内控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办法》、《资产管理条例》等,系统地梳理单位内部业务管理流程,在风险高发环节设置关键控制点,将一些重要的风险因素纳入风险指标体系,对各个风险指标实时动态监控,形成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对控制点的人员加强岗位内控培训。可通过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小组统筹协调单位内部的风险控制工作,并且以定期轮岗的模式强化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严格分离不相容岗位,可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岗位说明书,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从预算、采购、项目资金等多个角度精细化内控管理流程,如果因资源限制等原因无法实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和轮岗制度的,单位可采取抽查交易文档、定期财产盘点、专项审计等替代性控制措施,加强内控管理的力度。

(二)业务层面

针对业务层面存在的内控管理问题,从以下角度进行改善和优化。首先,在预算控制环节要加强单位财务人员同各项目组的交流沟通,在双方的研究讨论下按照相关规定共同编制单位整体的预算计划,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3],预算一旦编制完成,不允许随意调整、追加,若必须做出调整,要提出书面申请,组织集体会签,严格审批控制。同时要形成预算执行及分析机制,定期就预算的执行情况召开专题会议,对执行异常的环节要积极讨论纠偏措施,保证预算计划执行的高效、有序,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奖惩,制定严明的奖惩措施,强化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其次,在收支控制环节健全授权审批控制制度,按金额等级分管控制,在进行收入确认时,将技术服务及副产品收入都纳入收入确认范围。在单位预算编制中也要有所体现,在进行经费支出时,按规定严格审查单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杜绝挪用专款现象,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保障经费支出环节的公开透明化。在进行资金支付时,要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进行支付申请,由会计审批后交由有关部门进行复核支付,防止扩大资金报销范围及金额或出现坐支等现象,可通过公务卡结算及转账方式减少现金报销,防范腐败滋生;然后,在采购控制环节要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同时加强验收环节的管理控制,要有详细的验收记录并由专人负责签字验收;最后,在资产及项目管理环节要定期维护并核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购置及处置要组织集体讨论审批,合同管理要明确归口部门,签订后不得对内容进行随意更改,要由专人完成合同登记归档工作,相关资料要有序、妥善保管,以便随时查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研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内控,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田桔红.基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 (31):56-57.

[2]徐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1):221-222.

[3]陈谊,苏绍萍,黄峥.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研究[J].中国市场,2017 (12):164-165.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方法初探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科研中的应用
浅析农业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的发展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