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威龙 中国高铁

2019-07-19 06:07张毓书
人民交通 2019年11期
关键词:时速动车组高速铁路

张毓书

交通运输,国之重器。连起城市和乡村,串连起沿海和内陆,联通全球,带来富裕、通进民心。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高铁已累计运输旅客超过100亿人次,累计完成旅客周转量3.34万亿人公里。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中国铁路一路高歌前行,中国车挟风逐电驰骋南北——高铁势不可挡异军突起,复兴号飞驰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车轮滚动出崭新的中国画卷。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70年的时间,中国铁路机车实现了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乃至到后来“和谐号”、“复兴号”的诞生。从呱呱坠地长到成熟沉稳,时速从慢悠悠行驶的几十公里到疾速三百五十公里,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屡屡惊艳世界,不仅方便了国人的出行,更引得全世界羡慕,而今更是被统称为“传奇”。从常年被冰雪覆盖的高寒地带,到烈日骄阳下的热带海岛,中国高铁以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发展为依托,凭借在工程建造、装备制造、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中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这张每一天都在高速运行着的庞大网络,实现了中国荣光与梦想。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从2008到2018的10年间,我国高铁里程达2.9万公里,运行里程是世界其他国家高铁总里程的2倍,稳居世界第一位。它把100多座城市紧密连接在一起,高效又飞速的创建造能力,让这张大网时时刻刻都处在无限延伸之中。

这是被我们中国人视为最雄心壮志的伟大工程,也是让全体中国人激情燃烧热血沸腾最引以为傲的超级工程。高铁的建设和发展,全面提升了中国的路网质量,并使得区域经济得以进一步协调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系统,在全球取得了领先的地位,并且仍在不断挑战科技和自然环境的各种极限。无论从工程建设、科技突破还是运营管理等方面,中国的高铁系统都在向世界全面展示着大国智慧与凝聚力。

降生

自2003年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开通,中国高速铁路便以世界瞩目的速度成长壮大。

半个世纪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铁路客运重大移动装备——高速列车得到迅猛发展。而自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350公里/小时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后,高速铁路便开始在中国大陆迅猛发展。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对高速铁路的设计建造技术、高速列车、运营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并进行了广深铁路提速改造,修建了秦沈客运专线,实施了既有线铁路六次大提速。

1998年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为了研究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向瑞典租赁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由于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踏入高速铁路的开端。1998年6月,韶山8型电力机车于京广铁路的区段试验中达到了时速240公里的速度,创下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是中国第一种高速铁路机车。

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过渡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本线于2003年开通运营。以桥梁工程为代表,秦沈客运专线的线下工程完全符合国际对于高速铁路的定义标准,因为在此线投入运营之前,我国自主研制的高速列车分别在线上高速试验运行,并分别创造出292公里/时,321公里/时的试验记录,新线采用了最小5500M(困难区段3000M)和最大9500M的大曲线半径,650M的短站线长度和65公里的长距离站距设计,以及区间不设渡线的创造性建设。由于本线的工程设计和试验速度都超出了既有线的工程限制和承受范围,使得它在很多年后成为了是否为高速铁路这一话题的争论要点。

我国高速铁路的高标准定位包含了很多国际的政治因素。从国际视野来讲,2003年,为了提升中国铁路在世界的竞争力以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大刀阔斧地开展了“铁路跨越式发展”,并要求新建高速铁路的设计时速为350公里。铁路大跃进使我国对高速铁路的基础标准远远超过了国际标定,因而秦沈客运专线作为大跃进之前的新建线路,虽然符合国际对于高速铁路的设计要求,但最终没有被列为“中国高速铁路”的范畴。

然而,尽管没有被列入“高铁”之列,它依然和我国的其他提速线路有着很大的工程设计优势,包括改造后的京广线京武段、沪昆线沪长段、京哈铁路等线路,这要得益于它线下工程的高标准设计和过硬的工程质量,自CRH动车组被引進我国第六次大提速后,秦沈客运专线可以允许动车组全路以时速250公里甚至270公里的速度持续高速运行,相比于此,其余的提速既有线虽然也可以达到时速200公里/时,但是由于早期基础设计标准较低,提速改造工程施工难度过大,使得运营速度能真正实现高于200公里/时的线路长度比例严重受限,从而对列车的行车表定速度也会有影响。

入世

时间来到2004年,国务院在月初的常务会议中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了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因此广深铁路理所当然地被誉为中国高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到了2007年4月,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同时,“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

2008奥运年,原铁道部和科技部在2月底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于是,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便在八月通车运营了。而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时速350公里的京港高铁武广段则在次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至此,中国高铁已成功跻身世界一流排行榜。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连接中国中部和西部,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的高铁线路——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921公里的高铁,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连为一线,从哈尔滨到大连冬季只需4小时40分钟。哈大高铁以冬季时速200公里的“中国速度”行驶在高寒地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2013年以来,随着宁杭、杭甬、盘营高铁以及向莆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107公里,中国高铁总里程已达到12000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

至2014年10月,完全自主化的中国北车CRH5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高铁之脑”)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技术评审,获准批量装车,成为国内首個获准批量装车运行的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随后,装载中国北车自主化牵引系统的CRH5A型动车组在哈尔滨铁路局开展正线试验。不久后的11月,装载“中国创造”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的中国北车CRH5A型动车组正式进入了“5000公里正线试验”的最后阶段。这是国内首列实现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完全自主创新的高速动车组,也标志着中国高铁列车核心技术正实现由“国产化”向“自主化”的转变,中国高铁列车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将大力提升中国高铁列车的核心创造能力,夯实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底气。在这一年中,我国铁路新线投产规模已然创历史最高纪录,也是截至这一年,中西部铁路建设掀起高潮,营业里程达到8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的62.3%;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1.2万公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三年后。7月,连接中国中部和西部时速350公里,也是世界上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与高原区的沪兰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处世

从“四纵四横”迈向“八纵八横”

近年来,中国高铁依然持续保持着快速发展步伐,“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成形,技术成就与服务品质的不断攀升也赢得了国际层面的声誉。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一张见证时代发展的名片。

其实早在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便提出过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设高速铁路1.2万公里以上。到2008年重新修订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则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2011年《十二五规划》提出,建成“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建设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干线,建设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郑州至重庆等区际干线,基本建成快速铁路网,营业里程达到4.5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

而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位,且到2020年,全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届时,中国将建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现代高速铁路网。

中国大陆“四纵四横”客运专线是指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长途高速铁路。中国中长期铁路规划中,到2020年中国的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络全长将达到16000公里。

“四纵”客运专线即: 一是北京——上海客运专线。包括蚌埠至合肥、南京至杭州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三是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包括锦州至营口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四是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四横”客运专线:一是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二是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三是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四是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而城际高铁、西部新线以及海峡西岸铁路的修建,也展现着中国高铁整装齐发,一路昂首高歌,一路演绎着东方式速度与激情。

2017年,京张高铁终点站张家口南站破土动工,这同时也意味着曾开通运行60年的老张家口南站将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党的十九大以后,第一个开工建设的车站。而随着京张高铁新张家口南站的建设,塞外山城张家口也迎来新的时代、开启新的篇章。都称60年一甲子,火车站的变迁记录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也见证着中国铁路从起步到追赶,如今在高速铁路的引领下走在世界最前列的辉煌历程。

同年,宝兰高铁作为中国高铁网最长“一横”的“最后一公里”,堪称“四纵四横”高铁网的收官之作。宝兰高铁的开通使西部地区终于纳入全国高铁网,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不再是“高铁孤岛”,东中西部高铁运行实现了互联互通。

而由中铁二十二局承建的中国“八纵八横”最北“一横”枢纽高铁站——牡丹江新站也于去年年底正式竣工。据悉,新站建筑面积29515平方米,站房以“国花牡丹”为主立面造型,并且融入欧洲建筑元素进行重新设计,极具风情。

伴随着京广、沪昆、哈大、贵广、兰新、海南环岛等一批高铁重点项目建成通车,“四纵四横”高铁网已然成型。我国高速铁路与其他铁路共同构成的快速客运网早已超过4万公里,基本覆盖中国省会及50万以上人口城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群因高铁联系更加紧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更实现了高铁互联互通。

高铁成网运行,让区域和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东北、华北、华中、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形成1小时交通圈,“同城化”效应不断扩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哈尔滨、西安等大城市间实现1000公里内5小时到达,2000公里内8小时到达;特别是在西南山区等原本交通不发达的地区,这种变化尤为明显,2014年底开通的贵阳至广州高铁,也使两地之间的旅行时间由21小时压缩至4小时。

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大大提升了人们出行的快捷性,在普速列车开行对数和运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有效激发了人民潜在的高铁出行需求。2008年8月,京津城际开通运营;2011年10月,中国高铁动车组发送旅客突破10亿人次;2014年10月,高铁动车组旅客发送人数突破30亿人次;2016年7月,高铁动车组旅客发送人数突破50亿人次;而仅仅又过了1年,高铁动车组旅客发送人数就突破70亿人次。动车组列车占旅客发送量比重已由2008年的8.7%增长到52.3%,单日最高发送人数达760.7万人次。持续快速增长的客运量背后,是先进发达的中国高铁网巨大运能的强劲释放。

修炼

我国高铁具有三大优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价格低、性价比高;运营经验丰富。中国每建设一条铁路,其标准至少保证二十年不落后。

目前,中国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竞争对手。而中国高速列车保有量的1300余列,也居世界榜首。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种类最全;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约16亿公里,经验最丰富。施工成本和效率方面,中国企业更具优势。据测算,国外企业修建高铁平均成本为每公里0.5亿美元以上,中国只需约一半,且中国企业的工期短,施工效率又是外国企业的一倍以上。成本低,标准却更高。安全性能上,中国标准与欧洲标准基本一致,施工标准远高于欧标。中国企业施工中用到的钢筋、水泥等材料等级和用量都偏高。中国铁路装备最大的优势,一是性价比高,二是交货能力强。性价比高,并不是“故意低价换市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对成本的控制力。中国铁路的配套产业完整,包括上下游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发达,这是一般国外厂商无法做到的;中国产品交货及时,工人劳动效率高,同样的列车,国外制造要18-22个月,而我们最多只要12个月。

在实践中,中国高铁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成长,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建设运营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经验最丰富的国家。精密测量与三维选线技术、无砟轨道技术、桥梁技术、地质路基技术、隧道技术、大型客站技术、接触网技术、通信信号技术……除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速动车组,中国高铁还集成了诸多高科技成果。

3个矿泉水瓶上下垂直摞在一起,高铁列车以35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驰,经过20多秒瓶子不倒。这一景象,描述的是2016年6月郑徐高铁联调联试时的情景。铁四院郑徐高铁轨道专业设计负责人韦合导解释,3个瓶子不倒,得益于采用了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较此前京沪等高铁采用的德国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平顺性和精度均更胜一筹,且每公里造价节省12%~15%。

2016年7月15日,就是在这条首次全线采用三型板的郑徐高铁上,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在河南商丘民权特大桥上成功实现了时速420公里交会和重联运行試验,创造了运营线动车交会时速的世界最高纪录。中国标准动车组和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的结合,代表了目前中国最成熟的高铁技术。这种轨道结构更平稳、安全性更高、耐久性更好,也被铁路总公司称为“全国高铁的2.0版”。

穿越塞北风区,蜿蜒岭南山川,驰骋东北雪海,穿梭江南水乡……在更加成熟的2.0版高铁技术的支撑下,全国高速铁路网已迈入面向2030年的2.0时代。

而在这中国加速度的背后,却是高铁工程师们在一条名叫“复兴路”的大道上不断地迎接挑战,不停地攻坚克难,一往无前地奔跑着,也始终如一地付出着,努力着。

反复试验 找到更加优化的车头设计方案

青岛四方,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列车制造基地,中国有近一半的高速列车都在这里被设计和制造。这个庞大的工厂,每4天就可以为中国的高速网络提供3列全新的高铁机车。

这种新型列车曾跑出了486公里的时速,这是迄今为止在正式运营线路上跑出的世界最高速度。但是这款高速列车的设计师丁叁叁并不满足,虽然丁叁叁团队设计的车体已经是世界上具有最佳气动性能的车体之一。然而,他们继续挑战自己,为找到更加优化的车头设计方案。

经过反复的试验,未来经过空气动力学优化的车体结构会被设计和制造出来,它会有更高的强度,更光滑的车身和更好的气密性能,这些数据在这个星球上,可以骄傲地排在同类的前列。一年的时间,这个巨型工厂便生产了200列以上的新型高速列车,它们将助力中国编织一个更加庞大的高铁网络。

无缝轨道 连接起无缝的超级高速交通网

车轮和铁轨的关系,是轨道交通讨论一切话题的基础,无论高速行驶还是制动,列车都要靠轮轨的滚动接触得以实现。

列车飞驰,车轮跟铁轨的接触面积只有100多平方毫米,这个面积甚至还不及指尖的大小。在指尖大小的面积上承载不断变化的复杂载荷,这要求轨道必须绝对的平整。当列车高速行驶时,如果轨道上有两根头发丝直径的凸起,轨道和车轮产生的冲击力将达到7吨,这个力量对高速行驶的列车来说绝对是灾难。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高速轨道的安装被要求不能留下缝隙。怎样才能焊接出一根真正的无缝钢轨?

在安徽芜湖中国最大的焊轨基地之一,为了尽量减少焊接,钢轨从出厂时就达到了惊人的100米,这是我们熟悉的普通钢轨的8倍多。原始钢轨被运到焊接基地后,焊接机将这些100米长的钢轨再延长5倍。再通过对焊接点进行高精度打磨,最终接口的精度被控制在1/10毫米级,这是目前全球轨道焊接上的最高精度。

那么问题又来了,长达500米的钢轨如何吊装运往施工地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焊接团队想出了他们的解决之道。用36台龙门吊成列排开,所有500米长的钢轨会被拉到施工现场焊接在一起,形成一根超长无缝轨道,仅仅这个基地就焊接过5000公里的高速铁轨,这些焊接好的钢轨出发后,它们将被铺设到中国正在建设的高铁网络中,连接起无缝的超级高速交通网。

环境复杂 建高铁要先架桥

高铁,连接着中国最重要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经济和社会意义非同一般,但想要把它们连接起来,绝非易事。

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也是中国水网最稠密的地区,京沪高铁南端线路就位于这个水网密集区。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要让高速铁路尽可能笔直同时还要保证地基的稳固,是摆在工程团队面前的两大难题。

中国工程师想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500吨的自动架桥机,轻松穿过隧道,架设不同跨度的桥梁,这是中国工程师的杰作。凭借中国强大的桥梁建造能力,工程团队决定放弃传统路基,让整条高铁都架设在桥上。

高效安全 仰仗于最先进的列车控制和运营系统

中国每天都有高密度的列车出行,要保障线路高效安全运行,全仰仗于世界上最先进的列车控制和运营系统。

在上海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内包括京沪高铁在内,多达4100多趟列车,在这里被24小时实时监控。这是一套中国自主研发的调度指挥系统,从这里可以实时监控上海调度中心辖区内663座车站和40多条线路,同时监控的内容还包括线路上所有桥梁隧道的状况甚至包括每趟列车的车轴温度、行驶速度等实时数据,调度员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把线路的运输效率发挥到最佳。

除了这些,他们还要时刻面对一个巨大的挑战——多变的天气。在这里,即使面对恶劣的台风,只要通过严密的监测和调度,就能解决问题。

2万公里的高铁线路,每天运行4200多列高铁列车,同时要面对复杂的地质和气候变化,中国高铁面对的挑战史无前例。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些挑战的出现,才让中国积累了海量的运营和管理经验,这是世界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比拟的。

在列车生产过程中,需要一个能将列车激活的核心部件,这个部件的生产流程和参数至今被视为高铁列车生产的最高商业机密。

列车高速奔跑的动力来源于电力,IGBT正是对高速列车复杂的电力系统进行控制的芯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里生产的芯片就是高铁机车的心脏。8英寸生产线,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IGBT生产线,全世界达到这个工艺水准的也仅仅只有两条。这款新型IGBT的出现,让中国新型的高铁列车能耗降低了近三分之一。

到2025年,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将达到惊人的3.8万公里,覆盖中国240座中型以上的城市,它将彻底改变这片土地上距离与时空的概念。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高铁人的努力,离不开技术工作者夜以继日的攻坚克难,我们向所有踏实工作的技术工作者们致敬!

崛起

而今,中国高铁俨然成为中国发展、中国成就与中国价值的一张独特而靓丽的“名片”,并且走向世界,站在国际大舞台。甚至国家领导人在频频出访的同时,也不忘把这张名片“秀”出来,展示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也希望通过“一带一路”这样极具意义的发展规划让更多的国家参与进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所以说,无论是国内的高铁发展,还是随着“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深入,高铁作为中国名片、中国品质,都将给世界带去更多的惊喜与改变,让发展前景更加壮观,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几年前,还是“和谐号”动车组的“天下”,那个时候它极大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人们回家的旅程。现如今,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动车组,引领世界高铁最高运营速度。通车里程超过2万公里,跃居全球第一,并创下最高运营时速、最低运营温度纪录的中国高铁,近几年来频繁实现“走出去”,兴建土耳其第一条高铁、俄罗斯第一条高铁等等。同时,中国铁路总公司近年来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截至去年底共主持或参与制订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铁路联盟重要国际标准55项,成为国际铁路标准制修订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引领下,中国铁路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了中欧班列的做大做强,从蒙内铁路到中国列车首次出口欧洲再到“雅万高铁”等多个海外项目的积极推进,中国铁路在全球市场中都彰显着大国力量。

如今,“四纵四横”高铁网络的提前竣工,“八纵八横”高铁网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欧班列”在亚欧大陆上的驰骋,都促进了“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多项国家战略的发展,中国高铁理所应当地成为崛起的中国化身世界超级大国的最新象征。

中国高铁,民之便利,国之骄傲!70年来,大国铁路一直走在改革与改变的道路上永不止步,谱写时代最强音。

传奇——世界之最

TOP 1 世界等级最高的高铁——京沪高铁。2011年6月,京沪高铁建成投产,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它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全长1318公里。

TOP 2 世界首条新建高寒高铁——哈大高铁。2012年12月1日,中国首条也是世界第一条新建高寒地区长大高速铁路哈尔滨——大连高铁投入运营。哈大高铁营业里程92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纵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线设23个车站。根据近30年的气象记录,东北三省全年温差达到80℃,是中国最为寒冷、也是温差最大的地区。

TOP 3 世界单条运营里程最长高铁——京广高铁。2012年12月26日,全球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全长2298公里的京广高铁,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的重要“一纵”,北起北京,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等地,南至广州,全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

TOP 4 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铁——兰新高铁。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贯通。全长1776公里的兰新铁路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铁。除此之外,它还享有不少“第一”:一是它途经烟墩、百里、三十里及大阪城等四大风区,同时沿线有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固特等几处沙漠,是首条穿越沙漠大风区的高铁;二是横穿我国海拔最低的吐鲁番盆地和海拔最高的祁连山高铁隧道,16.3公里的祁连山隧道中的最高轨面海拔为3607.4米,被誉为“世界高铁第一高隧”。

TOP 5 谱系最全的动车组“大家庭”。我国拥有世界上从200公里——500公里各种速度等級的动车组,可谓种类最丰富、谱系最完整。初期引进的CRH1、CRH2、CRH3、CRH5,时速200——300公里不等,引进后提升到350公里;后面自主研发的有CRH380系列,时速可达380公里。之后还有CRH380AM时速500公里试验车和为城际铁路研发的CRH6系列动车组。

TOP 6 最惊人的高铁运量。2014年,有8亿多人次选择高铁出行,其中最繁忙的是京沪高铁,一条线就有过亿人次乘坐。

TOP 7 世界最先进的牵引技术。历时11年,累计1000万次试验,积累150G数据,耗资1亿元,中国中车旗下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称“株洲所”)攻克了第三代轨道交通牵引技术,即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掌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中国高铁制胜市场的一大战略利器。2015年5月16日,长沙地铁1号线使用的永磁同步电机成功交付。这是国内首次将永磁同步电机装载在整列地铁车辆投入装车应用。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德、日、法等国之后,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高铁永磁牵引系统技术的国家之一。

猜你喜欢
时速动车组高速铁路
时速90KM的追尾碰撞,这辆国产MPV带来“100KM/H”的惊喜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95后”动车组女司机的首个春运
时速600km高速磁浮运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江苏新增两条120km时速高速
动车组BTM带内干扰的排查与整治
时速600千米磁悬浮列车真的来啦!
CRH3型动车组轮对压装曲线研究
高速铁路动车组站内对标停车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