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浅析

2019-07-19 05:53肖三虎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泾县

肖三虎

摘  要:该文介绍了泾县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总体情况,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泾县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2-0122-2

泾县地处安徽省东南部,青弋江上游,地理坐标为北纬30°21′~30°51′,东经117°57′~118°41′,是长江南岸平原与皖南山区的相接地带。境内山高林密,溪涧纵横,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四季分明,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着良好的产地环境基础。泾县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发展,农业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扎实开展工作,农业工作重心逐步由增加农产品产量到提高农产品质量,于2017年成功创建安徽省第2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1 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总体情况

1.1 种养业现状 泾县是一个山区县,也是个传统的农业县。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9780hm2,产量12.83万吨;油菜种植面积3000hm2,产量0.6万吨;蔬菜复播面积6133hm2,产值3.04亿元;茶叶种植面积5933hm2,产量2700吨,产值3.9亿元;水果种植面积433hm2,产量550吨,产值0.2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787hm2;牲畜年存栏5.02万头,出栏9.01万头;家禽年存栏263.9万只,出栏1921.3万只;畜禽年总产量2.8928万吨。养蜂户197户,总养殖规模1万箱左右;水产品产量0.3万吨,产值0.6万元。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412家,家庭农场769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3家(其中省级以上13家)。

1.2 农业投入品规模 泾县农药、种子、化肥、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货源主要来自外地,县域内1家种子包衣剂生产企业,3家饲料生产企业,产品均以外销为主。持证农资经营门店68个,饲料、兽药经营门店6个。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薄弱环节

2.1 体制不顺,职能交叉 部门职能交叉的模糊地带,容易产生质量安全监管真空。比如泾县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但水、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还是县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监管,“三品一标”认证产品由县生态能源局负责证后监管,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由县农技推广中心配合监管。3个部门同为县农业农村局二级机构,同等级别,工作中难免造成监管真空,形成不了完整的监管体系,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2.2 监管队伍薄弱,人员年龄偏大 全县1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11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监管网络虽然健全,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实际在岗人员偏少,乡镇监管站也只是在农业技术推广站加挂牌子,由农技人员兼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没有增加编制和人员,没有专职人员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乡镇财政也没有农产品质量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预算。乡镇农技人员普遍年龄较大且其它工作任务繁重,只能勉强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

2.3 信用体系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泾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已初步建立泾县农产品生产单位和农业入品生产经营单位诚信档案,并根据“红黑榜”管理制度不定期上报、公示企业“经黑榜”信息。但企业信用等级评分不是很准确,还需结合日常监管深入调查,才能做好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

2.4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刚刚起步 在县委、县政府支持和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2017年泾县建成了1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平台系统。截止目前,全县68家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和16家食用农产品生产单位注册应用系统平台接受县级部门监管,还有很多的农产品生产单位未进入县监管平台系统;同时,进入到平台系统的企业基础资料不完善、数据更新不及时等现象也很普遍。目前,利用项目仅为8家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建立了以产品自检、生产过程视频监控、溯源管理软件资料生成二维码等内容的產品追溯管理系统;农业龙头企业尚未全面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还未全面建成,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3 对策建议

3.1 抓住改革契机,理顺工作关系 抓住当前农业机构改革的良好时机,整合种植业、养殖业及“三品一标”产地、产品的监管职能,全面掌握本县农产品生产单位各类信息,切实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与企业申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认证、参展等工作进行挂钩,督促各企业自觉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3.2 加强队伍建设,落实资金保障 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引进食品安全、法律等相关专业人员,定期培训县、乡、村3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及企业安全员等现有人员。全面落实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经费,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督检查、检验检测等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3.3 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按照“聚焦问题抓监管,担当作为抓落实”的总体思路,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进一步提高检测、追溯、执法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一要执行“最严谨的标准”:鼓励、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生产经营主体按标生产,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整建制实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开展良好农业规范宣传,推广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严格生产过程质量管控;加强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开展耕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进一步提高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抓好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病死畜禽等资源化利用,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施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工程;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 绿色发展”要求,培育出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二要坚持“最严格的监管”:认真实施泾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年度监测计划,强化风险评估问题发现能力,充分发挥农产品安全民生工程乡镇快检系统作用,加强监测信息报送和结果通报工作,对潜在风险及时预警,重视舆情监测和舆情应对工作;强化检测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运行条件、检测能力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测、监督抽查并重,市县监督抽查、乡镇速测筛查为主的监测功能定位,提升监管能力;认真开展农药残留、兽用抗菌药、“瘦肉精”、生猪屠宰、水产品“两鱼两药”等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扩大以电子追溯、包装标识标签、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等内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范围,积极与市场监管部门沟通、互动,落实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机制。三要坚持“最严厉的处罚”:牢固树立“发现问题是业绩,解决问题是政绩”的工作导向,以农产品生产者建立生产记录、农产品监督抽查等行政检查事项为重点,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及时发现和查处问题,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公布典型案件,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健全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及时报送和公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榜”信息,积极引导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经营。四要 坚持“最严肃的问责”:按照《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要求,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齐抓共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制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乡镇政府绩效考核范畴,对监管不力、失职渎职、推诿扯皮等行为,依法依纪查处;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一支既“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又“特别能担当、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抗压、特别有作为”的监管干部队伍,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高效务实、风清气正。

4 结语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泾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为主攻方向,坚持“四个最严”要求,不断夯实检测、追溯、执法监管基础,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责编:汪新国)

猜你喜欢
泾县
基层党校对外培训现状及其完善路径研究
“两山”理念指引下泾县生态旅游发展探析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研究
泾县举行纪念新四军将士殉难76周年活
新常态下泾县电机产业发展的研究
男子信用卡诈骗10万余元还不上钱玩“躲猫猫”
泾县基层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