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课外自主阅读的重要性及指导实践

2019-07-19 09:34吴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2期
关键词:课外中学生课外阅读

吴捷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中学生英语课外自主阅读的不可替代性。它不仅仅是课内学习的必要补充,同时,它可促进学生“知情合一”、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扩充学生的视野、跨越文化的沟壑,提升学生人文等多方面素养,为学生终生学习做好铺垫。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还开展了一些促进课外阅读的实践活动,并提出从选择阅读内容、选定阅读时间、指导阅读方法、组织阅读活动、建立阅读评价五个维度来实践课外阅读。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 课外自主阅读 重要性 阅读量 知情并重 人文素养 跨文化 指导阅读实践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外阅读不仅是对课堂教材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通过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达成打开知识与思考之窗的目的。[1]

一、深刻认识英语课外自主阅读的重要意义,充分重视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1.英语课外阅读不同于课堂阅读

课外阅读在阅读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同于课堂阅读。课外阅读,具备更多的自主性与独立性。英语老师一般会结合本阶段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推荐或印发合适的阅读内容,或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兴趣,推荐报纸、期刊、英文学习网站、长、短篇文学作品;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或者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调节阅读量、阅读时间,做阅读笔记等,因此课外阅读考试的功利性较少,思考的维度更多,观点更鲜明。通过课外阅读,增加词汇量、获取新信息、深化理解内容、提升阅读水平。[2]

2.英语课外阅读是“知情并重”的教育

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不仅扩充了课堂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同时也在阅读的过程中,唤醒他们的情绪体检。美文共享,也是师生情感相互交流与沟通的过程,阅读文本的内涵被学生认知后能转换为丰富的情感,情感能带来学生学习的动机,能带来师生之间的认同与默契、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

3.英语课外阅读可促进学生多方面素养的提升

《英語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初中英语三级水平的学生的阅读量达到四万词,四级达到十万词,五级即初中毕业要求达十五万词。要完成这样的阅读量,课外阅读必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外英语阅读不仅是掌握语言技能、达成课标规定的阅读量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学习能力、学习品格,完善学生对社会认识的需要。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跨文化意识,培养具备国际化理念的新时代人才。

二、课外阅读的实践操作建议

既然课外阅读举足轻重,教师在实践中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阅读体系呢?笔者认为,应从选择阅读内容、选定阅读时间、指导阅读方法、组织阅读活动、建立阅读评价五个维度来实践课外阅读。

1.选择阅读内容。课外阅读的内容选择,题材要丰富,难度要适中。我们可以选取课外分级阅读材料,也可以订阅适合中学生的英语杂志、报纸。分级阅读系列有名著缩编,较为容易的有《黑骏马》、《雾都孤儿》、《简爱》等,较难有《福尔摩斯探案集》、《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等。时事报纸类可选择《21st century》、《China Daily》等。文学经典阅读,能够让学生通过品味人物性格、细节描写、小说人物命运的跌沓起伏,感受优美精确的词汇与表达力,获取人文精神的熏陶,领会人生的道理。时事报纸杂志刊物阅读,可使得学生获取前沿信息,习得最新流行表达形式,感受实用、地道、精简的语言的魅力。英文网站也能及时提供英语新闻,内容涵盖科技、农业、健康、自然、教育、故事等,保证时效性阅读。

2.指导阅读方法。课堂上所传授的阅读方法在课外自主阅读中也同样适用。阅读与思考相结合,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猜测词义与阅读工具相结合,摘录与反思相结合。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生词、个别句子的理解,而应抓住阅读材料的主体思想和整体结构。好的阅读习惯,能让阅读效果事半功倍。在这里,重点提出坚持做阅读笔记的学习方法。做笔记可以提高阅读质量,在读前进行预测,在读中进行摘抄及反馈,在读后进行反思,能加深对阅读材料的感知与理解,提升语篇分析能力,同时可以促进词汇、句型等语言素材的积累。

3.选定阅读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划定每天阅读的时间和任务,有利于阅读时提高专注力,不茫然,不仓促,不囫囵吞枣或止步不前。

4.组织阅读活动。组织各种阅读活动,创设阅读环境与氛围也是提高课外阅读兴趣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室里设置图书角,在家里开辟专门的阅读区域,列出书单,鼓励学生在阅读角借阅、交换阅读书籍,定期开展读后感交流、阅读海报展等活动。另外,课前三分钟安排读后感分享小演讲,每学期还可以举办一次英文戏剧表演,引导学生对阅读的故事进行重新编排,鼓励分角色表演,比赛人物对白的记忆。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阅读。

5.建立阅读评价机制。为促使阅读能持之以恒并保证阅读材料健康有益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我们应建立合理的阅读评价机制。这个标准包含,阅读的量(在单位时间内以词数或者篇幅计算)、阅读的反馈(读后感、批注等)、阅读活动的参与度、阅读能力(词汇量、阅读速度、理解能力等)的提高程度等。对学生的阅读评价应多维度。评价机制建立后应该每月一小结,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师评三结合,及时发现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调整,促使下一阶段的阅读更加高效。[3]

总而言之,引导好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较高的人文素养,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每一位英语老师也都应该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反思与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屈树新《新课程中旬》2015年第1期.

[3]谢忠平《中学英语阅读与教学》2017年4月.

猜你喜欢
课外中学生课外阅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